女人自慰AV免费观看内涵网,日韩国产剧情在线观看网址,神马电影网特片网,最新一级电影欧美,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韩,黄色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ABO涨奶期羡澄,第一导航fulione,美女主播操b

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深度解密CI和IT非同尋常的愛恨情仇

cMdW_icsmart ? 來源:未知 ? 作者:胡薇 ? 2018-05-30 17:29 ? 次閱讀

最近大家熱議了兩家公司:華為和聯(lián)想。華為是CT(通信科技)業(yè)的一面旗幟。CT包括眾多種類的通信與網絡設備,以及我們都有的智能手機聯(lián)想則是IT(信息科技)業(yè)的一個代表。IT包括了個人計算機(PC)、服務器、存儲等各種信息化技術,以及基礎軟件與應用軟件。

第一階段,計算機就是計算機,電話就是電話,井水不犯河水。

第二階段,兩個行業(yè)幸福地相愛了,還生了個白胖小子——互聯(lián)網。電話交換機電腦都賣瘋了!

第三階段,隨著智能手機云計算的出現(xiàn),IT和CT相互之間進行了相互滲透,也有了激烈的競爭,再也難分你我。所以現(xiàn)在統(tǒng)稱:ICT!

這就是一個江湖。幾家歡樂幾家愁!本文中,描述了很多這樣的悲歡故事。比如:

——蘋果本是一個沒落的電腦公司,卻東山再起殺入通信領域。喬布斯定義的智能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替代了諾基亞曾經的王者地位。

——華為作為通信廠商(包括手機),卻沖入了IT戰(zhàn)團,不僅做服務器存儲,還做筆記本。

個人電腦(PC)席卷全球

二戰(zhàn)時期,為了破解納粹復雜的密碼,艾倫·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發(fā)明了計算機。戰(zhàn)后,他因性取向而被迫害。凄涼地去世的時候,身邊有個咬了一口的蘋果。大家說這是蘋果公司LOGO的由來。電影The Imitation Game重現(xiàn)了歷史。

1958年我國就建造了第一臺大型電子計算機—104機。在全球計算機發(fā)展的初期,中國是有自主研發(fā)能力的幾個大國之一,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不大。隨后的文化大革命,正好是國際上集成電路大發(fā)展的時期,中國掉了隊。改革開放后,計算機發(fā)展到了個人電腦(PC)時代,國內的技術一時趕不上,國內企業(yè)都是從代理國外的微機開始的。倪光南院士這樣介紹中國的計算機歷史。

1984年,***爺爺說:“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

也是1984年,13歲正上初中的馬化騰剛剛舉家搬到深圳,很快有了幾萬元一臺的個人電腦。真是”普通家庭馬化騰“。

也是1984年,劉強東10歲,讀小學四年級,他去鎮(zhèn)上公社,坐在門口看著電燈泡這么亮,被震撼了,覺得太不可思議了,這技術太高了!那一年,奶茶妹妹還沒出生。這是”不知妻美劉強東“。

也是1984年,聯(lián)想出生了!

三年前的1981年,IBM為了能進入到以前IBM不涉足的家用市場,做出了個人電腦(PC)。

IBM PC成功整合了Intel的x86架構CPU和微軟的DOS操作系統(tǒng)。比爾蓋茨的微軟從此發(fā)跡,他的母親Mary Maxwell Gates在任全國聯(lián)合勸募協(xié)會執(zhí)行理事會主席期間與IBM的首席執(zhí)行官John Fellows Akers共事。這就是“退學好少年蓋茨”!

1982年,IBM公開了IBM PC上除BIOS之外的全部技術資料,從而形成了PC機的“開放標準”,使不同廠商的標準部件可以互換。IBM真是具有大公無私的國際主義精神啊!

因為有開放標準,因此有了眾多主板生產商(華碩、微星等)和整機生產商(德爾,康柏,惠普,宏基等)。PC機產業(yè)火箭般上升。

我第一次上計算機就是30年前的1988年,高一的計算機課。應該就是IBM兼容PC。我用BASIC語言編了一個小程序,在桌面上顯示出一個三角形,激動萬分。好景不長,進入高二后,一切轉向高考指揮棒,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聯(lián)想是從代理IBM PC起家,后來又轉到了代理美國的AST(虹志)電腦,并在其中插入了倪光南在中科院開發(fā)的聯(lián)想漢卡,可很好地輸入輸出中文,火爆一時。

倪光南牽頭自研聯(lián)想的PC。聯(lián)想在國內第一個開發(fā)出主板,并于1989年在德國漢諾威的CeBIT博覽會上首次推出,速度比AST還快!聯(lián)想因此獲得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聯(lián)想因為有自己的主板,在電腦業(yè)后來居上,超過了長城(國產第一臺PC締造者)、浪潮、東海、方正等公司,后來居上,成為了國產微機第一品牌。 這與華為自研麒麟手機芯片,成為國產第一品牌何其類似!

不僅如此,聯(lián)想激光打印機通過自己設計ASIC芯片,從無到有,一度成為國內激光打印機第一品牌。

記得是***1992年南巡之后不久之后的6月,倪光南回到母校東南大學做報告,正在讀大二的我在臺下聽到了他充滿激情的聲音:自主研發(fā),自主研發(fā),自主研發(fā)!!!

這個時期的聯(lián)想,扛起了民族自主的大旗,是中國的脊梁和驕傲!

不過,聯(lián)想只是做機器,計算機軟件生態(tài)還是要依賴大家。

最關鍵的文字處理方面,國產WPS文字處理軟件和CCED制表軟件一時火爆。WPS留了個后門,有個萬能密碼:qiubojun(求伯君),成了公開的秘密。

CCDOS是長城做的漢字操作系統(tǒng)(其實是DOS漢化),解決了漢字在計算機內存儲和顯示的問題,嚴援朝因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假以時日,本可以成為真正的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

但微軟的”吸星大法“實在太厲害,看到誰有好東西,就迅速學到手。Windows是學習的蘋果的圖形界面,Office是學的王安的WPS、Word Perfect和Lotus123, 瀏覽器則是抄的NETSCAPE。

在中國,微軟推出了中文Windows和中文Office,加上盜版橫行,國產操作系統(tǒng)和文本處理軟件就集體停擺了!

為了用好五花八門的國外軟件,涌現(xiàn)出了不少外掛式中文翻譯軟件,如歐陽浩哲帥鍋開發(fā)的晴窗中文大俠,直到今天,還可以下載使用!

蘋果PC界面好,第一個使用圖形界面和鼠標,Windows也是學的他。但是蘋果硬件和軟件全封閉,不敵IBM率領的群狼戰(zhàn)術。蘋果業(yè)務一落千丈,喬布斯被趕出了董事會,就去拍動畫片去了。

王安的文字處理機,段永基的四通漢字打印機,一度都非常火爆,但在IBM引導的PC潮流中,也都失敗了。王安是第一個在IT界青史留名的華人,致敬!

東南大學張波和孟憲農校友回憶了東南大學在改革開放后購買計算機的歷史。

1982年,學校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從美國進口了價值160萬美元的Honeywell公司DPS8/52中型計算機系統(tǒng),有60個終端。能有機會買到這么先進的系統(tǒng)的大學在全國也只有十家左右。

機器從上海進關,東大專門派了車隊去接。那時候路不好,晚上停車休息時,保衛(wèi)處還輪班站崗守護。

學校為此成立了計算中心,77屆冬天第一次高考錄取的孟憲農等10位畢業(yè)生分配進來了,負責接收和操作這臺計算機,為教學、科研工作服務。

主機在中心機房,學生上機的機房里擁有60個啞終端(dummy terminal),供學生上機,BASIC語言編程是基礎課程。早期還要打紙帶進行輸入。但我去的時候,已經是屏幕加鍵盤了。

去計算機中心上機,***,要經過好幾道門,要換鞋,穿上白大褂,然后才進入原木顏色裝修的機房。我當時很詫異,居然還不如我讀中學時用過的電腦!

我見證了這套系統(tǒng)的終結。東大后來就用IBM兼容PC了。霍尼韋爾自己也將計算機技術主要用于自動控制和傳感領域去了。

誰也沒有想到,現(xiàn)在的桌面云計算(京華科訊于全國首家推出),架構居然與這很類似,只是價格卻只有以前的零頭!

電話和手機都進入數字時代!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再談談上個世紀通信網絡技術的發(fā)展。

八十年代,學校傳達室有個搖把子電話(模擬制式),經常看到大人在大聲大氣地打電話。接線生問你要通哪里,然后通過插線的方式來人工轉接。

有天中午,電話響起,傳達室沒有人,我大膽地拿起話筒,沖里面鬼哭狼嚎了幾聲,在對方一連串“你是哪個小兔崽子”的追問聲中倉皇扔下話筒逃生。那種獨特的沙沙聲音(模擬制式),一直在記憶中。

老部長吳基傳決定引入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字程控交換機,這是個英明的決定。最早的一臺于1982年安裝在福州市!

也是在1987年,華為創(chuàng)立,起初是做深圳最熱火的貿易,甚至還賣過減肥藥。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華為開始代理香港的HAX企業(yè)用小交換機(模擬方式),從此開始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1990年左右,家鄉(xiāng)的小縣城也興起了裝電話的風氣。初裝費要5000元,還要找關系插隊。這個錢,當時可以買個房改房。我和弟弟戴斌因為都要出去讀書,家里裝不起,好羨慕”別人家“。

程控交換機,有七國八制。西方公司牛,價格貴。

1989年夏天,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同志到福州調研程控電話

1992年,華為和中興從企業(yè)用小交換機(模擬機),進入了郵電局用的數字程控交換機的開發(fā)。

任正非說:我們就在自己的家門口與西方公司正面競爭。

老部長吳基傳看到了他引以為傲的程控交換機“巨大金中華”集體突破。

電工業(yè)總公司出資數百萬元人民幣,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系38歲的鄔江興和他的團隊,于1991年11月研制出了第一臺國產大型數字程控交換機HJD-04。

聯(lián)想也開發(fā)出了程控交換機,并且在廊坊和中南海使用。倪光南的學生,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yè)的羅爭博士,是開發(fā)負責人。

眾所周知的柳傳志“貿工技”和倪光南“技工貿”路線的分歧就在此時誕生。

倪光南設想的是大力發(fā)展程控交換和芯片業(yè)。然而1995年6月30日,他在聯(lián)想的一切職務都被免去了。壯志難酬,長使英雄淚滿襟。

從此,聯(lián)想就成了一個銷售能力強的個人電腦公司。

1995年,廣州有了GSM數字移動通信,引領了中國潮流。我也在1998年擁有了人生第一臺手機:諾基亞5110。此時,愛立信、摩托羅拉、諾基亞三家如日中天!

華為于1997年開發(fā)出移動通信系統(tǒng)。西方公司這次學聰明了,大幅降價和提升服務,對華為、中興、大唐等國產GSM企業(yè)圍追堵截。

1998年的生產定型鑒定會現(xiàn)場

1999年金秋,華為終于在福建省取得了史詩級的突破,并從這里輻射到全國,甚至全球。福建移動和時任福建省省長的***同志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詳見上觀新聞首發(fā)的戴輝寫的文章《華為的長征》。

2015年10月22日***主席訪問華為英國分公司

福建的GSM合同達到了3個多億,而華為以前的合同沒有上過億,所有的文檔和表格模板里都要臨時增加位數!

而這就是最近很有名的華為5G的前身。

計算機和通信網絡相親相愛,生出了互聯(lián)網兒子

過去30年的第二個階段,計算機和通信網絡幸福地相愛了,生出了一個白胖小子:互聯(lián)網。電話交換機和計算機都賣瘋了!

1995年,我在中山大學電子系讀研究生的時候,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開通了,這是中國最早的數據通信網絡之一。我也有幸成為了中國最早的互聯(lián)網用戶。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簡稱CERNET,是由國家投資建設,教育部負責管理,清華大學等高等學校承擔建設和管理運行的全國性學術計算機互聯(lián)網絡。

中山大學建設了自己的局域網絡。給我們上計算機網絡課程的余順爭教授來自北郵,他在課堂上說:盡管ATM未來更有前途,但是還不成熟,所以學校選用了成熟的FDDI令牌環(huán)網技術。他的學生古陶,后來參與創(chuàng)業(yè)了中國最高端的數據通信芯片公司——盛科網絡。

互聯(lián)網的火焰,在國內轟轟烈烈地燃燒起來了。

當時有了幾個互聯(lián)網業(yè)務:電子郵件、瀏覽器(WWW)、BBS(電子公告牌和論壇,如水木清華)、泥巴游戲(MUD)、FTP文件下載等。水木清華是當時最大的電子公告牌(BBS)。

請注意上面“本站服務器由曙光公司贊助”字樣。服務器后面講。

我還記得我們通宵達旦躲開老師上Playboy網站看每個月的封面女郎。很高分辨率的照片要極慢地一線一線地呈現(xiàn)下來,一張照片就要等兩個小時。等待的感覺,也是很美好的。

在網上與暨南大學一位馬來西亞的歸僑女生談得很開心,但是沒有敢去見面。是不是該遺憾?!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里,”痞子蔡”在網絡上因一篇Plan邂逅女孩輕舞飛揚,一來二去的網上聊天和之后的見面,輕舞飛揚又不辭而別,因“紅斑狼瘡”不幸去世。我頗感傷了一把。

張朝陽的搜狐于1998年2月成立,他來深圳做了一個報告,臺下有個叫馬化騰的年輕人聽得熱血沸騰,于同年的11月注冊了一個叫騰訊的公司。1999年,”悔不該創(chuàng)業(yè)“的馬云成立了阿里巴巴,2000年1月李彥宏成立了百度。BAT就全了。

1999年,在福建省省長***的大力推動下,開始了數字福建的建設。網速飛快,一個年輕人開始了專門搶域名的生意,他就是蔡文勝。

1997年我畢業(yè)的時候,拿到了廣州市電信局數據通信分局的OFFER。那個時候,通過電話線撥號上網,是最流行的方式。

廣州電信當年的日子好過得很。但我有著濃厚的產業(yè)情懷,還是南下深圳,后來加入了華為。這是多么痛徹心底的選擇!

豐富多彩的互聯(lián)網應用反過來推動了老百姓購買電腦的熱情!

2000年前后,個人電腦的銷售量開始井噴,聯(lián)想迎來了最輝煌的時代。

聯(lián)想在2003年收購了PC鼻祖IBM的PC業(yè)務,聯(lián)想一路”買買買“,形成了路徑依賴。

中國幾個全國性品牌的格局也基本形成了,聯(lián)想、長城、同方、方正等,后來,海爾也加入了戰(zhàn)團。

沒有任何背景,在華強北倒買倒賣的吳海軍賺了快錢,決定自己開發(fā)主板,并在國內的“攢機”市場里成了最大的大陸本地品牌。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上天,吳海軍熱血上頭,第二天就申請了神舟商標,開始做品牌電腦。吳海軍和倪光南一樣,都是東南大學的畢業(yè)生。

信春哥,得流行!

計算機軟件領域,也在這個階段,飛速發(fā)展起來了。

基礎軟件艱難起步。國產的操作系統(tǒng)基本上都是基于開源的Linux,可以用于PC或者服務器深度Linux(Deepin)、中標麒麟(NeoKylin)、銀河麒麟、優(yōu)麒麟(UbuntuKylin)、startOS(起點操作系統(tǒng))、中興新支點、威科樂恩Linux(WiOS)、凝思磐石、思普、中科方德、一銘等。

數據庫(南大通用、人大金倉等)、中間件(金蝶、東方通)等基礎軟件,也發(fā)展了起來! 我在華為的時候,組織測試了華中達夢數據庫(中軟),華為也自研了內存數據庫。

再說應用軟件,更是“遍地開花”。除了大家熟知的殺毒軟件和金山詞霸,南金蝶北用友的ERP外,東大阿爾派(東軟)、中國軟件、潤和軟件等眾多軟件廠家也開發(fā)了大量針對行業(yè)的五花八門的應用。

在中國有了自己的文檔標準之后,微軟就開放了文檔接口。WPS英雄歸來,我現(xiàn)在正用著呢!

2001年,我曾與印度Infosys的老板納拉亞納·穆爾蒂(N.R.NarayanaMurthy在機場親切交流。他說起中國的founder,我當時沒有反應過來,后來才想起是方正。

2016年,我的以色列朋友Aviad邀請我去以色列參加英菲尼迪基金AmirGal Or組織的中以創(chuàng)新論壇。我與東軟主席劉積仁同行,和科技偶像從未如此接近。

聯(lián)想也做過醫(yī)院信息化軟件(HIS),惜未成功。東軟則是此中英雄。

其實我也曾是編程圣手。讀研的時候,編寫了好幾套基于FOXBASE的商用數據庫管理軟件賣錢,還是培訓學校《數據庫中高級編程》的教師。好漢不提當年勇!

IP完勝ATM,計算機和通信徹底融合!

上一節(jié)中所說的成功,是基于IP(互聯(lián)網協(xié)議)的廣泛使用基礎之上。

當年如日中天的電信設備供應商,如北電、朗訊等都在大力推廣ATM異步傳輸模式。ATM面向“連接”,過于復雜,難以實現(xiàn),代價高昂。

1984年才成立的思科作為“屌絲”,全身擁抱IP(互聯(lián)網協(xié)議),其“Best Effort”(盡力而為)的理念,證明是最現(xiàn)實而且經濟的解決方案,簡單粗暴!

游牧民族打敗了錦衣美食的貴族,屌絲逆襲成功。ATM最終失敗了,IP完勝!我有幸親身見證了這個偉大的過程。

港灣狂賭IP極大地刺激了華為。華為調轉槍口,從ATM轉過來猛撲IP,也不管什么IPD流程了!因此從這點來看,男哥對中國的數據通信和互聯(lián)網產業(yè)是有貢獻的。

中國的程控交換和移動通信都比西方國家起步晚很多,但在數據通信及互聯(lián)網等新經濟上,緊跟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二!

從IP勝利的那一刻起,傳統(tǒng)的通信學科已經不存在了。計算機領域的思想大量入侵通信領域,導致了通信計算機化。我研究生就讀的中山大學,就把通信和計算機歸并成信息科技學院。對了,我有一個牛掰的嫡親師兄,就是小米的林斌。

華為在2001年IT泡沫破滅最艱難的時候,也曾經想將北京研究所的數據通信IP業(yè)務賣給當時如日中天的聯(lián)想,小幾個億,但是聯(lián)想覺得價格高了些,沒有買,失去了一個計算機與通信網絡融合發(fā)展的好機會。

華為在美國賣了幾臺路由器,惹了一個大官司。思科起訴。華為和虧損累累的3COM成立了合資企業(yè),從事企業(yè)級的數據通信業(yè)務。于是,思科又與華為和解。華為和3COM這對難兄難弟,“誰背誰過河”?

傳統(tǒng)的程控交換機從TDM電路型逐步演變?yōu)閟oftswitch(軟交換)架構,又逐步演進為IMS架構。硬件現(xiàn)在都是基于各種形態(tài)的服務器(也是一種計算機)了。

去年,中國電信最后一臺傳統(tǒng)TDM電路型交換機正式下線,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IP的勝利導致了一個致命的后果,就是運營商淪為太平洋一樣寬廣的管道,而騰訊等互聯(lián)網企業(yè)迅速崛起!!華為也不得不成了管道制造商。

智能手機異軍突起,通信業(yè)和計算機業(yè)開始PK

過去30年的最后一個階段,計算機和通信業(yè)相互滲透進入對方地盤,開始了激烈地爭斗。

早期的功能機(feature phone),也就是打打電話,發(fā)發(fā)短消息。

2007年,蘋果喬布斯推出了他定義的智能手機,從計算機領域悍然進入通信領域!

喬布斯發(fā)明的APP模式,使得基于移動通信的3G/4G數據業(yè)務急劇發(fā)展,運營商樂開了懷。

蘋果跨界成了新的王者。曾經的王者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卻大大衰落了。

其實手機也是一種PC,而且使用起來要靈活得多,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微信、支付和導航。2017年,兩男子跨省赴杭州搶劫,連搶3家店只搶到1800元,我們這里沒有現(xiàn)金!

華為因為在全球悍然“強拆”其他廠家的GSM,因此布局很好,在3G升級中大賺特賺。這個模式起始于2004年,我孤身去菲律賓,拓展出將首都馬尼拉整個GSM網絡強行搬遷的寶貴機遇。DMPI的董事長對來訪的華為副總裁徐直軍說:你們的對手告訴我,在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整網搬遷,全世界都沒有成功先例。全世界都等著看我們兩家的笑話!

智能手機使用了基于ARM架構的芯片,在處理器方面引發(fā)了另外一場革命!!蘋果、三星高通、華為、小米、聯(lián)發(fā)科、展訊等的智能手機芯片,都基于ARM,采用精簡指令,省電節(jié)能!

而Intel的CPU(復雜指令)在智能手機領域徹底敗北!!

2016年夏,劍橋ARM總部

手機的操作系統(tǒng)被Google的安卓和蘋果的IOS兩種壟斷了。堅稱不是安卓但是很象是安卓的Yunos份額還是小。

幾年前有大名鼎鼎的“中華酷聯(lián)”說法。這是傅軍提的,當時華為還要沾沾其他三家的光。

AI財經社《死于公元2011》一文中寫到:2011,是手機行業(yè)山雨欲來的風暴前夜。有人還在夢里,有人倉惶驚坐起,還有人挾著變法之勢氣勢洶洶。唯獨華為嗅出苗頭不對,急得任正非連夜開會破口大罵,你們都落后了,還低調!另一邊,革命派干將雷軍的小米粥剛剛下肚,變法大計走出第一步。而OPPO和vivo一大早起來,來不及伸一個懶腰,發(fā)現(xiàn)潮水的方向變了,整個世界都不好了。

2014年,迎來了中國的運營商取消手機補貼的歷史性轉折。選擇大力做品牌的華為、小米、“藍綠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過分依賴運營商渠道的”中酷聯(lián)“則集體衰落。不過,中興借助于雄厚的通信背景,在美國還是占據了10%的市場空間,如果能挺過這次難關,未來還有機會。

但手機行業(yè),是快速消費品,變化實在太快。聯(lián)想悔不該在2014年并購了摩托羅拉手機,背上了一個大包袱,也是聯(lián)想海外虧損的重要原因。

其實是有前車之鑒的。BENQ買西門子手機是慘敗,TCL買的阿爾卡特也已經不見影蹤。

在消費品領域,通信公司對計算機領域吹起了進攻的號角。華為和小米在通信終端成功后,氣勢洶洶地殺入了筆記本電腦市場。我現(xiàn)在敲打的還是lenovo的E431,下一個筆電我該買誰的呢?

華為在3G、4G、5G上都有數量不菲的基礎專利,同樣適用于手機,這也是華為為什么可以從蘋果和三星得到專利授權費的原因。

高通一直是移動通信標準領域里大的玩家。好玩的是,美國還有家公司叫InterDigital,孜孜不倦地找高通收取專利授權費,強中更有強中手!

中國屬于世界。在國際規(guī)則下進行大國博弈,未來將是常態(tài)。

云計算改變了這個世界,同樣在PK

為了對付“黑色星期五”的瘋狂搶購,亞馬遜建立了龐大的數據中心。但是平時資源又閑置得很厲害,亞馬遜就于2006年對中小企業(yè)提供了公開的云計算服務,AWS!

在此之前,企業(yè)在要買一些服務器,來裝公司的軟件(如財務軟件和ERP等)和數據。員工電腦與服務器之間通過B/S或者C/S架構進行通信。

有了云計算業(yè)務后,企業(yè)就可以再也不用購買物理服務器和維護了,而是可以直接去AWS、Azure、阿里云、華為云、UCLOUD、青云、華云等上面去租用一個虛擬主機。容量可以自己定義,按需付費!

用戶可以用電腦接入,也可以用智能手機直接接入。你可以一邊洗腳按摩一邊工作!

更進一步,有些公司還為你提供云計算的SAAS業(yè)務,如金蝶的云之家、阿里的釘釘等。最有名的是美國salesforce的CRM業(yè)務。

云計算的發(fā)展,離不開廣泛、可靠而廉價的通信連接,如寬帶和4G。這個好理解。

云計算的重要技術基礎是虛擬化技術Virtualization,這個不好理解,可以直接跳過。

虛擬化技術是1960年代IBM發(fā)明的。當時大型機是十分昂貴的資源,因此IBM對大型計算機進行邏輯分區(qū)以形成若干獨立的虛擬計算機,以充分利用投資。換一句話說,就是將一個大電腦虛擬成很多小電腦,可以同時給很多人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電腦。但是IBM并沒有大規(guī)模對外推廣這個技術。

VMware的創(chuàng)始人Mendel Rosenblum 當時是斯坦福計算機系的副教授,他和妻子Diane Green于1998年共同創(chuàng)辦了虛擬化軟件公司Vmware,次年,該公司推出了在Intel的x86芯片上進行虛擬化的軟件。

世界級物理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張首晟是VMware的天使投資人,他說:我們是鄰居,當我們兩家小孩聚在一起踢足球的時候,我和Mendel Rosenblum就在一旁聊天。他和我說起他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我十分感興趣,覺得很有發(fā)展空間,這樣我就成為了它的早期投資人。

年輕時候的張首晟,右邊是翁帆小姐的親密愛人

Vmware一躍成為了全球第三大軟件公司,張首晟的投資也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由于開源軟件的出現(xiàn)(KVM虛擬引擎,以及Openstack等),現(xiàn)在華為等“一大八小”中國企業(yè)進入了服務器虛擬化主戰(zhàn)場,做得可圈可點。境外的微軟、Citrix也是重要玩家。

AWS以前一直是自己在CITRIX的XEN上面進行開發(fā)和改良,前段宣布開始使用開源的KVM技術了。

然而,巨無霸IBM一直輕視云計算的發(fā)展,向企業(yè)和政府賣其昂貴的小型機是其巨大的利潤來源。

美國中央情報局招標,AWS亞馬遜中標,6億美元,IBM出局。IBM憤而起訴。美國政府說:AWS的方案,無論是技術和商務,都優(yōu)于IBM。

痛定思痛,藍色巨人徹底調整思路,堅定云化。受刺激的還有Oracle, 微軟等傳統(tǒng)IT大佬。

國內的公有云領域,阿里云是最有名的,這是心理學博士王堅同學拉馬云下水的。據說當時阿里高層都反對,但是王堅一直在堅持。

華為也大規(guī)模地進入到了運營行業(yè):公有云。盡管這件事情直接打破了華為基本法的第一條: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yè)。

BAT三家,金山、盛大都殺入了戰(zhàn)團。AWS和微軟的Azure也進入中國。

主要的公有云中,唯有Ucloud是沒有什么產業(yè)背景創(chuàng)業(yè)做大的,季昕華在華為騰訊盛大都工作過。

再來說說x86服務器。

浪潮在1993年做出了第一臺有自主品牌的服務器SMP2000。2013年1月,浪潮發(fā)布中國第一款自主研發(fā)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主機產品——天梭K1,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

此處要有浪潮

2014年9月,聯(lián)想23億美元收購了IBM的x86服務器業(yè)務。成為全球前三大x86服務器廠商、中國最大的x86服務器廠商。整合是基本成功的。

當然,其實聯(lián)想本也可以考慮自己做x86服務器的,服務器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加大號的PC,供應商和PC也差不多。只是聯(lián)想對通過并購擴大規(guī)模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

華為從事的通信的核心網絡已經全部演進到了基于各種服務器的架構,實現(xiàn)了與計算機的深入融合。老是買也不是辦法,就開始自研了。華為陳安虎團隊通過給BAT定制服務器,在商業(yè)上獲得了成功。

現(xiàn)在華為、聯(lián)想和浪潮,經常在國內撕逼,誰是國產第一。曙光(主攻高性能計算)和寶德(太極收購)、長城、中興、華三等在邊上看戲。

阿里云的服務器據說是直接去和Intel談CPU的價格,然后找富士康代工。Google和亞馬遜也是也是這么干的。馬云喊話要上300萬臺的ARM服務器,我問一個國際主流的ARM CPU公司的人,他笑了:阿里是故意這么喊,好和Intel談價格呢!

商用電腦受到了桌面云計算的沖擊

政府和大企業(yè)采購的商用電腦,絕大部分是臺式電腦,也有一些一體化電腦。國內一年大概有兩千多萬臺的采購量,總金額有好幾百億人民幣。這也是聯(lián)想業(yè)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臺式PC已經有超過三十年的歷史了,也面臨著桌面云這樣的新興技術的競爭。桌面云是俗語,學名是桌面虛擬化基礎設施(VDI),首創(chuàng)者是美國的CITRIX(思杰)。

以華為為例。09年以前,所有人都使用聯(lián)想的臺式機和便攜機。09年開始,研發(fā)和管理體系逐步引入CITRIX公司的桌面云。現(xiàn)在華為已經基本上不再使用臺式電腦了。但是便攜機還是使用聯(lián)想的THINKPAD。邁瑞、中興、華星光電、蘇寧等也一樣一樣的。

本地只是一個啞終端,計算和存儲在云上。一方面信息更加安全,實現(xiàn)了本地不存密,網絡不存密。另一方面是,大大節(jié)省了軟硬件維護的人力和負擔,效率也大大提高。

Computer Profile有一個調查結果。截止2016年9月,在荷蘭政府超過50人的地方,桌面云滲透率已經高達了67%!

桌面云本質上是一種基于服務器集群的操作系統(tǒng)。桌面云領域,國內已經實現(xiàn)了群體突破,有了京華科訊、華為、星網銳捷、深信服等有影響力的廠家。

他們有個共同點,都是從通信網絡領域跨越傳統(tǒng)界限入侵過來的。

京華科訊創(chuàng)始人曾浩文曾是華為C&C08程控交換機(128模100萬用戶)的研發(fā)總裁。2010年,京華科訊就已經在中國第一個做出了自主可控的桌面云操作系統(tǒng)。回憶往事,曾浩文說:自主研發(fā)真的很重要!

2017年4月,京華科訊桌面云成功運行在采用中晟宏芯Power芯片的中太服務器上,支持了一個x86瘦客戶機和一個ARM瘦客戶機,并使用國產Linux OS(麒麟)。這是國內首次在采用國產CPU的服務器上進行桌面云DEMO。

中太服務器戚連生與本文作者戴輝于DEMO前

國產芯片和國產操作系統(tǒng)

國產自主可控的處理器芯片主要是飛騰(ARM)和龍芯(MIPS),這兩款芯片目前只支持Linux操作系統(tǒng)。

長城電腦基于國產處理器和國產操作系統(tǒng)做了安全PC,生產基地在湖南株洲。安全PC在保密崗位上用得已經比較多了。

飛騰和龍芯也已經可支持服務器,并和申威一起,剛剛進入了央采名單。龍芯胡偉武表示:這對國產芯片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義。

IBM開放POWER來對決英特爾。蘇州的中晟宏芯購買了Power 8的源代碼授權,做出了國產服務器CPU。在某些場景下,power的計算能力遠超過intel。中太服務器第一家做出基于該芯片的服務器,并實現(xiàn)了規(guī)模商用。

國產Linux操作系統(tǒng)既可以用于服務器,也可以用于PC。主要開發(fā)商之一的深度科技公司劉聞歡在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表示:“國產Linux操作系統(tǒng)已經基本能夠滿足政府辦公使用。最近在一些市政府、國家部委的試點也取得了關鍵性進展,雖然試點中‘x86 CPU+國產操作系統(tǒng)’的總量仍然比較多,但也有相當部分是‘國產芯片+國產操作系統(tǒng)’形式的存在。“

由于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很多應用其實都在手機上實現(xiàn)了。政府崗位在PC上的應用其實越來越刻板,根據場景來適配是可以做到的。Windows10的新功能,并不一定真的必需。

超級計算機和高性能計算HPC

天河和神威太湖之光,是國內兩大超算體系。核心技術是多CPU的通信和協(xié)同

前者用飛騰基于ARM的CPU,后者用申威的CPU(來自DEC的alpha),兩者都實現(xiàn)了完全國產自主可控。

我曾經參觀過美亞柏科公司內的廈門超算中心,就是神威。

使用國產芯片的超算可以很好地用于要求很強計算能力的場景,但目前暫時還未能用于云計算。天河一號曾使用的 intel Xeon E5540芯片可支持云計算。

HPC是高性能計算的意思(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指的是以計算為目的,使用了很多處理器的單個計算機系統(tǒng)或者是使用了多臺計算機集群的計算系統(tǒng)和環(huán)境。前者指的就是超級計算機。

HPC用到的處理器,既包括CPU(如Intel的Xeon),也包括GPU(如Nvidia的TESLA)。

2016年3月,我應邀赴硅谷參加GPU(圖形處理器)大會,并赴英偉達(Nvidia)公司進行虛擬化的交流。一路之隔,就是華為的研究所。

我以前覺得GPU就是用于圖形圖像處理、動漫渲染和3D加速的,但這次訪問令我眼界大開。

GPU因在并行計算、浮點以及矩陣運算方面的強大性能,成為了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的技術基礎,也成為了HPC的重要技術基礎。

大會中,我看到華為、曙光、浪潮、聯(lián)想等公司的高性能計算服務器大量用到了GPU。石油大學的老師告訴我,HPC中的GPU用來對石油勘探中的大量數據進行處理,還可用于仿真、物理化學、氣象環(huán)境等的計算。

結 語

不打不相識。

IT(信息科技)和CT(通信科技)已經合在一起,統(tǒng)稱為ICT(信息通信科技)。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分不清界限了。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聯(lián)想
    +關注

    關注

    3

    文章

    2679

    瀏覽量

    63430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

    文章

    35037

    瀏覽量

    255114

原文標題:華為和聯(lián)想的背后:通信與計算機愛恨情仇三十年

文章出處:【微信號:icsmart,微信公眾號:芯智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老文章新視角:從靜態(tài)測試到CI/CT生態(tài)的進化

    從靜態(tài)測試工具到CI/CT生態(tài)的進化,不僅是技術功能的疊加,更是軟件工程方法論的范式躍遷。未來汽車行業(yè)的CI技術將不再是簡單的“工具鏈拼接”,而是以虛擬化測試為底座、場景化為導向、標準化為紐帶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5-26 10:50 ?993次閱讀
    老文章新視角:從靜態(tài)測試到<b class='flag-5'>CI</b>/CT生態(tài)的進化

    Jenkins和Docker自動化CI/CD全流程

    要想做到一個高效的CI/CD流程,需要有能力整合DevOps工具鏈及多環(huán)境適配,并且設計之初以自動化為原則,如一鍵部署、一鍵升級。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5-14 11:50 ?210次閱讀
    Jenkins和Docker自動化<b class='flag-5'>CI</b>/CD全流程

    基礎篇-開關電源的同步與非同

    ,IQ2減小,電感電流減小。 3 非同步與同步開關電源的介紹根據續(xù)流電子器件不同,開關電路可以分為非同步整流和同步整流。那么二者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呢?以下內容均以Buck電路為例。 非同步開關電源
    發(fā)表于 04-17 11:49

    【Android開發(fā)者必看】使用JetBrains TeamCity為Android項目構建CI/CD管道詳細指南

    CI/CD】定義明確的構建、測試和部署工作流對Android應用的開發(fā)至關重要。JetBrains TeamCity是一個用于構建可靠管道的CI/CD平臺,可與流行的Android開發(fā)工具無縫集成,具有人性化的界面來配置構建和測試的各個階段。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3-21 15:42 ?477次閱讀
    【Android開發(fā)者必看】使用JetBrains TeamCity為Android項目構建<b class='flag-5'>CI</b>/CD管道詳細指南

    解密光伏新能源發(fā)電變壓器三相380V變660V的深度技術

    解密光伏新能源發(fā)電變壓器三相 380V 變 660V 的深度技術 在光伏新能源發(fā)電領域,實現(xiàn)高效穩(wěn)定的電力傳輸與適配是關鍵環(huán)節(jié)。三相 380V 變 660V 變壓器作為其中的核心設備,承載著提升電壓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2-17 11:05 ?576次閱讀
    <b class='flag-5'>解密</b>光伏新能源發(fā)電變壓器三相380V變660V的<b class='flag-5'>深度</b>技術

    CI522 NFC刷卡電動車儀表方案

    電動車NFC一鍵啟動 NFC智能刷卡解鎖,為你解決四處尋找鑰匙的困擾,提升電動車智能化。 Ci522是一款高度集成的13.56MHz非接觸式讀寫器芯片,專為電動車NFC一鍵啟動系統(tǒng)(包括儀表總成
    發(fā)表于 12-26 15:52

    CI/CD方案:推動智能汽車開發(fā)的高效利器

    在智能化和自動駕駛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汽車軟件開發(fā)的復雜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面對市場對效率、質量和快速迭代的高需求,傳統(tǒng)開發(fā)模式已然捉襟見肘。作為提升開發(fā)效率和質量的核心工具,CI/CD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2-18 10:03 ?974次閱讀
    <b class='flag-5'>CI</b>/CD方案:推動智能汽車開發(fā)的高效利器

    4G模組加解密藝術:通用函數的深度解讀

    今天是對加解密通用函數的深度解讀,我將詳細講解,建議收藏,不可錯過。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12 09:58 ?568次閱讀
    4G模組加<b class='flag-5'>解密</b>藝術:通用函數的<b class='flag-5'>深度</b>解讀

    三菱PLC解密工具

    三菱PLC解密工具能夠讀取機械設備的PLC鎖密碼并輕松將其解鎖,輕松解決忘記PLC鎖密碼導致設備無法使用的問題,并且三菱PLC解密工具也可以用來給設備設置PLC鎖。KK下載站為您提供三菱PLC解密
    發(fā)表于 11-06 10:51 ?9次下載

    AUTOSAR架構下,持續(xù)集成CI的最佳實踐

    集成(CI)流程。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基于AUTOSAR架構的CI流程實踐,并通過對流程的詳細講解,展示其在實際開發(fā)中的重要性和優(yōu)勢。什么是AUTOSAR架構?首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0-24 08:06 ?869次閱讀
    AUTOSAR架構下,持續(xù)集成<b class='flag-5'>CI</b>的最佳實踐

    CI24R1——精簡版Si24R1,高性價比替代XN297開發(fā)資料

    CI24R1為了減低用戶的開發(fā)時間,將2.4G芯片開發(fā)出2.4G小模塊,用戶直接貼片調試,大大降低了開發(fā)時間跟生產工序。廣泛應用在燈控、鼠標、玩具等智能物聯(lián)網產品。 CI24R1小模塊(內置天線
    發(fā)表于 09-29 16:07

    蘋果AI模型訓練新動向:攜手谷歌,未選英偉達

    近日,蘋果公司發(fā)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揭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又一重要戰(zhàn)略選擇——采用谷歌設計的芯片來訓練其AI模型,而非行業(yè)巨頭英偉達的產品。這一決定在業(yè)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在當前英偉達GPU占據AI訓練市場高達80%份額的背景下,更顯得非同尋常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01 18:11 ?1082次閱讀

    啟英泰倫CI13LC系列:打造AI語音芯片性價比之王!

    在智能家居、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語音識別技術已深度融入各類設備。通過嵌入語音芯片,這類設備可識別并執(zhí)行用戶的語音指令,無論是啟動、調節(jié)還是關機,僅需一句話即可完成,極大地簡化了操作流程。智能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12 08:15 ?931次閱讀
    啟英泰倫<b class='flag-5'>CI</b>13LC系列:打造AI語音芯片性價比之王!

    啟英泰倫CI13LC系列:打造AI語音芯片性價比之王!

    在智能家居、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語音識別技術已深度融入各類設備。通過嵌入語音芯片,這類設備可識別并執(zhí)行用戶的語音指令,無論是啟動、調節(jié)還是關機,僅需一句話即可完成,極大地簡化了操作流程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11 15:23 ?661次閱讀
    啟英泰倫<b class='flag-5'>CI</b>13LC系列:打造AI語音芯片性價比之王!

    2.4GHz無線MCU芯片手冊解讀:Ci2451和Ci2454有何不同?

    一、2.4GHz無線MCU芯片的背景介紹 1、開頭我們先聊聊,關于南京中科微2.4GHz無線MCU芯片(Ci2451、Ci2454、CSM2433)是建立在現(xiàn)有的2.4GHz射頻芯片基礎上面,它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1 16:14 ?1105次閱讀
    2.4GHz無線MCU芯片手冊解讀:<b class='flag-5'>Ci</b>2451和<b class='flag-5'>Ci</b>2454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