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駕駛、無人機航拍、海洋測繪等高精度定位領域,極小的誤差可能帶來巨大風險。單一導航方式(如GNSS、慣性導航等)已難以滿足復雜場景需求,ER-GNSS/MINS-03組合導航產品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技術,正成為行業的新寵。但這類產品是否真的“全能”?今天我們就來揭秘它的優缺點。
一、組合導航的核心優勢:1+1>2的協同效應
全天候、全場景適用
GNSS信號丟失?慣性導航補上!在隧道、地下車庫或城市峽谷等GNSS信號弱的環境下,組合導航通過INS持續輸出位置信息,避免“失聯”風險。
INS漂移?GNSS來校正!純慣性導航隨時間累積誤差,而GNSS的絕對定位可定期修正,實現長期穩定。
高精度與高可靠性
通過卡爾曼濾波等算法融合多源數據,可提供精準的組合導航信息,姿態可達0.02°,后處理0.01°,航向0.05°,后處理0.01°。遠超單一傳感器性能,尤其適合自動駕駛、精準農業等場景。
抗干擾能力強
電磁干擾、多路徑效應等問題對單一導航系統影響顯著,而組合導航設計大幅提升了系統的容錯能力。
二、組合導航的挑戰: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
成本較高
多傳感器融合意味著硬件(如高精度IMU、RTK模塊)和算法開發成本上升,可能不適合對價格敏感的消費級應用。
系統復雜度增加
需解決時間同步、標定校準、多源數據融合等問題,對技術積累要求較高,調試不當反而可能引入新誤差。
依賴環境適配性
例如在GNSS長期不可用(如深海)或動態極端(高機動飛行器)的場景下,仍需結合其他傳感器進一步優化。
三、如何選擇組合導航產品?關鍵看這3點
場景匹配度
車載導航?側重GNSS+INS的抗遮擋能力;
無人機?關注動態響應速度和姿態精度。
制造商技術實力
算法優化能力(如抗振動、抗磁場干擾)和售后支持(如標定服務)比硬件參數更重要。
性價比平衡
工業級應用可考慮高端組合導航系統,而消費級產品(如運動記錄儀)可選擇輕量級方案。
組合導航并非“萬能鑰匙”,卻是高精度定位領域不可超越的技術方向。隨著MEMS傳感器成本下降和算法的進步,未來ER-GNSS/MINS-03將滲透至更多民用領域。對于企業而言,早期布局意味著搶占技術高地;對于用戶,選擇匹配自身需求的產品才能真正釋放價值。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1文章
10862瀏覽量
187129 -
GNSS
+關注
關注
9文章
875瀏覽量
49429 -
組合導航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瀏覽量
7963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90文章
14344瀏覽量
170867 -
慣性導航
+關注
關注
2文章
61瀏覽量
138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為什么MEMS組合導航系統是未來高精度定位的終極解決方案?

自動駕駛汽車在隧道、山區如何精準定位?

海積信息推出高精度組合導航終端
愛普生GNSSM21模塊:開啟精準定位新時代

舵機精準定位背后的秘密

頂堅國產芯單北斗執法儀:精準定位鐵路隱患,保障行車安全

舵機精度大揭秘:微米級控制,引領精準定位新時代
超精準定位技術如何優化行業效率
如何實現室內精準定位?分享室內精準定位技術及方法

單北斗精準定位,頂堅北斗有源終端賦能行業新應用!

昱星通達B8900單北斗手持終端設備引領精準定位新潮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