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在人形機器人控制系統中,每個關節都需要通過傳感器去確定關節的位置和狀態,從而通過算法去對多個關節進行相應的控制,多個關節聯動實現復雜的動作執行。
那么如何確定關節的位置和狀態?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編碼器了。在機器人系統中,編碼器是實現精確運動的核心傳感器,典型的人形機器人上,14個旋轉關節共需要28個編碼器,14個線性關節共需要14個編碼器,雙手共需要12個編碼器,整機總共需要用到54個編碼器。
編碼器的核心功能是,將機械運動(旋轉或直線位移)轉換為電信號(脈沖或數字編碼),從而讓機器人控制器實時獲取運動部件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或方向信息。
具體來說,編碼器可以檢測電機、關節的實時位置,比如機械臂關節的旋轉角度、移動機器人輪子的轉動圈數等;或是在線性關節中,計算關節的運動速度;編碼器能夠反饋實際運動狀態,與控制器的指令進行對比,實現“指令-執行-反饋”的閉環控制,比如修正機器人的位置偏差、防止過沖。
編碼器有多種類型,如果根據輸出信號是否以來初始位置來區分,編碼器可以分為增量式編碼器和絕對式編碼器兩種。
其中增量式編碼器是通過運動部件旋轉時,通過遮擋光或是磁場來產生周期性的脈沖信號,通過脈沖計數計算位移,這種編碼器結構簡單,成本低,在鼠標滾輪上非常常見。不過缺點也非常明顯,就是斷電后系統無法知道當前的位置信息,隨著時間可能會累積誤差。
絕對式編碼器是指每個位置,比如角度、距離都有對應的編號,所以編碼器可以根據這些編號來確定位置,不依賴初始的位置,斷電后也能夠知道當前的位置。但缺點是結構相對增量式編碼器更復雜,成本高3-10倍,一般是用于精度要求較高的場合。
如果按照檢測原理,編碼器又可以分為光電編碼器、電磁編碼器、霍爾編碼器。光電編碼器將編碼盤上細密的透光柵放置在激光器和傳感器之間,通過遮擋光線來產生脈沖,精度可以非常高,但對環境潔凈度敏感,因為灰塵可能會遮擋光路。
電磁編碼器則是基于磁場變化產生信號,通過永磁體和霍爾元件、磁阻傳感器等產生信號,可以適用于復雜環境,不受粉塵干擾,但精度相對光電編碼器較低。
霍爾編碼器是利用霍爾效應,即磁場變化改變半導體電壓,通過電壓的變化來檢測位置,這種編碼器精度相比電磁編碼器更低,可以用于一些低精度的消費級機器人場景。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3文章
29748瀏覽量
212888 -
編碼器
+關注
關注
45文章
3808瀏覽量
13805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MT6701 磁性角度編碼器 IC:引領機器人控制技術創新
MT6701高速磁性角度編碼器芯片引領機器人行業創新與突破

增量型編碼器與絕對值型編碼器怎么選擇?
多維科技攜機器人關節高精度磁編碼器方案,亮相美國Sensors Converge 2025

優先編碼器:高效數據選擇與編碼的解決方案
軸編碼器與無軸承編碼器,到底如何選擇?

DISCOAA編碼器應用領域
編碼器在機器人技術中的應用 編碼器在傳感器系統中的作用
如何選擇合適的編碼器及其作用
如何選擇合適的磁編碼器 磁編碼器在機器人技術中的角色
二進制編碼器與絕對編碼器的區別
二進制編碼器在機器人中的應用
磁電編碼器和光電編碼器的區別
旋轉編碼器的類型以及選擇與設計注意要點

機器人關節模組為何選擇雙編碼器設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