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壓計和揚壓力計本質上是同一種傳感器——振弦式壓力計,其核心工作原理完全相同:通過水壓力作用于感應膜改變鋼弦張力,輸出頻率信號換算壓力值。兩者的差異主要源于安裝位置和測量目標的不同,導致工程中形成不同稱謂。
一、滲壓計:監測內部滲透壓力的核心工具
滲壓計用于測量土體或結構內部的孔隙水壓力(即滲透壓力)。其典型安裝方式為直接埋入目標區域:
土體內部:如邊坡、路基或地基中,監測水分滲透對土體的影響。例如三峽大壩壩基埋設的滲壓計群,實時追蹤滲透壓力變化,防止土體液化。
混凝土結構內部:嵌入隧道襯砌、大壩壩體等位置,分析結構內部滲流狀態。
由于傳感器完全埋入封閉環境,數據受大氣壓影響極小,但結構內部溫度波動顯著,必須進行溫度修正。若安裝時未飽和透水石或回填砂粒徑不匹配(推薦中粗砂,粒徑0.25~0.5mm),可能導致數據失真。
二、揚壓力計:專攻底部頂托力的監測方案
揚壓力計專用于測量結構底部的向上頂托水壓力,安裝方式與滲壓計顯著不同:
吊裝于測壓管內:預埋在水閘底板、大壩壩基等位置的測壓管中,傳感器懸掛于水下。
暴露于大氣環境:與大氣連通,需同步記錄大氣壓力值。
其典型場景包括水閘抗浮穩定性評估或基坑抗浮樁驗證。因水體溫度相對穩定,通常無需溫度修正,但必須進行氣壓修正。若測壓管傾斜導致氣泡滯留,或未定期清理管底淤泥(建議每月1次),會嚴重影響數據準確性。
三、工程選型與運維的核心差異
選型邏輯
需監測土體內部滲流或結構滲透壓力時,選用滲壓計并埋入目標層位。
需監測底部向上頂托力時,選用揚壓力計并吊裝于測壓管中。
運維要點
滲壓計:每季度校核零點頻率,重點關注透水石飽和狀態與溫度修正參數。
揚壓力計:每月清理測壓管沉淀物,定期驗證氣壓傳感器精度(大氣壓記錄誤差需<0.5kPa)。
四、振弦式技術的通用性優勢
振弦式傳感器因物理穩定性強、信號抗干擾,可同時滿足兩類需求:
滲壓計模式:全封閉埋設,依賴自動化系統(如MCU單元)實現溫度實時修正。
揚壓力計模式:開放環境測量,通過軟件自動完成氣壓補償。
滲壓計與揚壓力計是同一設備的兩種工程應用形態,選型核心在于明確監測目標:埋入土體/結構內部測滲透壓力 → 滲壓計(溫度修正是關鍵);吊裝底部測壓管測頂托力 → 揚壓力計(氣壓修正是核心);規范安裝(滲壓計飽和透水石、揚壓力管垂直安裝)與定期維護,可保障15年以上穩定運行,為結構安全提供雙重支撐。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5文章
52995瀏覽量
767369 -
壓力計
+關注
關注
0文章
53瀏覽量
932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彈簧管壓力計的測壓原理是什么
峟思:什么是滲壓計,使用滲壓計能做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