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鉑科新材(300811)發布 2024 年度報告:全年營業收入 16.63 億元,同比增長 43.54%;歸母凈利潤 3.76 億元,同比增幅達 46.90%。鉑科新材在金屬軟磁粉、金屬軟磁粉芯及芯片電感產品領域的多維突破,為行業呈現了一份極具參考價值的發展答卷。
一、多元業務矩陣構建增長極細分領域全面開花
鉑科新材業務涵蓋金屬軟磁粉、金屬軟磁粉芯及芯片電感產品領域,多元化業務模式成為增長重要驅動力。
金屬軟磁粉末業務表現出色,銷售收入 3994 萬元,同比增長 47.31%。產能端,鉑科新材已啟動籌建年產能達 6000 噸的現代化粉體生產基地,首期工程于2024 年建成,新增產能 2000 噸。
今年,鉑科新材還將加速推進泰國高端金屬軟磁材料及芯片電感(磁元件)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力爭早日實現產能。
金屬軟磁粉芯業務作為公司的和核心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2.34 億元,同比增長 20.2%,如今,鉑科新材已建立了全球領先的可覆蓋 5kHz - 10MHz 頻率段應用的金屬磁粉芯體系,從“鐵硅 1 代” 升級到 “鐵硅 5 代”,精準覆蓋多個高端應用場景的性能需求。
在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領域,公司金屬軟磁粉芯持續獲得比亞迪、華為等品牌認可,海外市場也取得重大突破;數據中心、光伏儲能、空調應用等領域銷售均實現收入增長,產品贏得麥格米特、中興通訊、固德威、錦浪科技、格力等客戶信賴。
芯片電感產品則呈現爆發式增長,芯片電感產品銷售收入達 3.86 億元,占總營收23.21%,同比激增 275.76%。芯片電感產品在 GPU、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大算力應用場景需求旺盛,公司不僅深化與現有客戶合作芯片電感業務,芯片電感產品還成功進入多家知名半導體廠商供應商名錄,拓展了如 ASIC 等新應用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2025 年 2 月完成 3 億元定向增發,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擬在已有的芯片電感產品生產工藝和產線設計經驗的基礎上新建生產基地,針對性地在芯片電感廠房標準、芯片電感環境條件、芯片電感產線布局、芯片電感自動化應用等方面進行系統性升級。
二、研發投入構建技術壁壘 專利矩陣護航長期競爭力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鉑科新材連續三年持續加碼研發。2024年,鉑科新材研發費用高達 11713.67萬元,較 2023 年增長 56.78%。研發人員數量占比從 7.53% 提升至 9.73%,達到257人。
在研發項目上,公司積極開展鐵硅三代系列損耗升級、多圈線電感產品開發、磁粉芯電感一致性工藝研究等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公司累計獲得授權專利 110 項,其中發明專利 13 項。
以芯片電感為例,鉑科新材針對芯片電感業務開發出適用開關頻率可達5kHz~10MHz 的金屬軟磁復合材料,為金屬軟磁材料進入更高頻率段的半導體應用領域提供了可能性。在此基礎上,公司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發,結合獨創的高壓成型結合銅鐵共燒工藝,制造出了具有更高效率、小體積、高可靠性和大功率的芯片電感產品。
報告透露,2025年,鉑科新材將一如既往地加大研發投入,在生產技術和工藝方面,大力推動新工藝技術的研發,組建自動化設備開發團隊,搭建全自動化生產線。這種對研發的高度重視和持續投入,使公司在技術上保持領先,構筑起堅實的技術壁壘。
三、結語:從鉑科實踐看行業破局之道
鉑科新材的年報為行業勾勒出清晰的增長路徑:技術攻堅是底層邏輯,從鐵硅五代產品到芯片電感工藝突破,1.17 億元研發投入印證長期主義;市場嗅覺決定賽道價值,在AI 算力、新能源汽車等爆發領域提前卡位,綁定全球頂尖客戶;制造效率構建成本壁壘,6000 噸粉體基地與自動化產線規劃,展現規模擴張中的精細管控能力。
對于行業而言,在材料性能迭代加速、全球供應鏈重構的當下,唯有攥緊“技術 + 市場 + 產能” 的組合拳,才能在磁性材料的高端化競爭中占得先機。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和授權,不得轉載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05瀏覽量
440778 -
電感
+關注
關注
54文章
6202瀏覽量
1042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