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整流二極管在高溫、高濕、振動、沖擊等極端環境下的可靠性,需通過一系列標準化實驗測試進行驗證。以下結合國際測試標準與工程實踐,系統介紹測試方法及實施要點:

??一、環境應力測試??
??1.高溫存儲測試(HTSL)??
??目的??:評估高溫對材料老化的影響。
??測試條件??:
溫度:150℃(硅器件)或175℃(SiC器件)
時長:168–1000小時(不通電)
??失效判據??:
反向漏電流(IR)增長>200%
正向壓降(VF)偏移>10%
??2.溫度循環測試(TC)??
??目的??:驗證熱膨脹失配導致的疲勞失效。
??測試條件??:
范圍:-55℃?125℃(車規級)或-65℃?150℃(軍規級)
循環次數:500–1000次(每循環≤30分鐘)
??失效判據??:
焊點裂紋(X射線檢測)
熱阻(RθJA)增加>15%
??3.濕熱試驗(THB/H3TRB)??
??目的??:檢測濕氣滲透引發的腐蝕與漏電。
??測試條件??:
85℃/85%RH+反向偏壓(如80%VRRM)
時長:500–1000小時
??失效判據??:
IR增長>1個數量級
金屬遷移(SEM觀測)
二、電應力測試??
??1.浪涌沖擊測試??
??目的??:模擬雷擊或開關浪涌的耐受能力。
??測試條件??:
波形:8/20μs(電壓浪涌)、10/1000μs(電流浪涌)
等級:工業級(1kV/1kA)、車規級(2kV/3kA)
??失效判據??:
擊穿電壓(VBR)偏移>10%
硬失效(短路/開路)
??2.高溫反向偏壓測試(HTRB)??
??目的??:評估高溫高壓下的漏電穩定性。
??測試條件??:
125℃+80%VRRM(如600V器件施加480V)
時長:168–500小時
??失效判據??:
IR>5μA(硅器件)或>1μA(SiC器件)
??3.高溫工作壽命測試(HTOL)??
??目的??:驗證長期通電下的性能退化。
??測試條件??:
125℃+額定電流(IF)
時長:1000小時(加速因子由阿倫尼烏斯模型計算)
??失效判據??:
VF漂移>10%
熱失控(紅外熱像儀監測局部熱點)
三、機械應力測試??
??1.隨機振動測試??
??目的??:模擬運輸或車載環境的機械疲勞。
??測試條件??:
頻率:10–2000Hz
加速度:5–50Grms(車規級要求>20Grms)
??失效判據??:
引腳斷裂(X射線或聲學掃描)
焊點脫落(染色滲透檢測)
??2.機械沖擊測試??
??目的??:驗證瞬時沖擊下的結構完整性。
??測試條件??:
半正弦波:5000G/0.5ms(軍規MIL-STD-883H)
三軸沖擊(X/Y/Z方向各3次)
??失效判據??:
封裝開裂(顯微鏡觀測)
鍵合線斷裂(FIB-TEM分析)
??四、失效分析技術??
??電參數分析??:
使用半導體參數分析儀(如Keysight B1500A)測量IR、VF、VBR漂移。
??微觀結構檢測??:
X射線斷層掃描(3D-CT):定位內部裂紋、分層。
聚焦離子束(FIB)+TEM:觀察晶格缺陷、金屬遷移。
??熱成像分析??:
紅外熱像儀(如FLIR A655sc)捕捉熱分布不均或局部過熱點。
五、測試標準與評估體系??

??總結:測試設計要點??
??多應力耦合測試??:
實際工況常為多應力疊加(如高溫+振動+電浪涌),需設計綜合測試(如HAST試驗箱同步施加85℃/85%RH+電應力)。
??加速模型應用??:
阿倫尼烏斯模型:通過提高溫度縮短測試周期(如125℃下1000小時≈25℃下10年)。
韋伯分布:預測批量器件的失效率(如Fit值)。
??失效根因閉環??:
測試→失效分析→設計改進(如SiC替代硅、陶瓷封裝替代塑封)→復測,形成可靠性提升閉環。
-
測試
+關注
關注
8文章
5705瀏覽量
128850 -
整流二極管
+關注
關注
5文章
414瀏覽量
3217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整流二極管,整流二極管是什么意思
整流二極管參數_整流二極管有什么用
整流二極管的檢測方法
整流二極管的檢查方法 整流二極管可以檢波嗎?
如何外觀檢測整流二極管的好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