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公布 2024 年團體標準應用推廣典型案例名單的通告》(工信部科函﹝2025﹞19 號),由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主導、必德電子牽頭制定的《電子設備用穿心磁珠》團體標準成功入選 104 項典型案例。
這一成果不僅標志著中國磁性元器件行業在基礎元件標準化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更為整個磁性元器件產業鏈的協同發展開創了全新范式。
一、標準制定:破解行業痛點的關鍵之舉
穿心磁珠作為磁性元器件領域的核心基礎器件,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便廣泛應用于電子設備的高頻濾波場景。然而,盡管其歷史悠久且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行業長期面臨 "標準真空" 困境:產品名稱混亂、型號代碼繁雜、外形尺寸與電氣參數缺乏統一規范。
SMB貼片穿心磁珠 圖源必德電子官網
這種亂象不僅導致制造商與用戶之間的溝通成本高企,更制約了產業鏈協同效率 —— 例如不同企業生產的穿心磁珠因編帶尺寸差異,可能導致自動化貼片設備無法兼容,造成生產中斷。
隨著新能源汽車、光儲充、數據中心等新興領域對磁性元器件產品一致性和可靠性提出嚴苛要求,標準化需求尤為迫切。在此背景下,由必德電子牽頭,聯合11 家頭部企業參與的《電子設備用穿心磁珠》團體標準制定工作,成為破解磁性元器件行業痛點的關鍵舉措。
本次標準制定從基礎規范、供應鏈適配、可靠性體系三大維度展開,從立項到發布僅耗時 12 個月,較傳統國標制定周期大大縮短,快速響應了新興領域的迫切需求。華為、麥格米特等終端企業的深度參與,推動上下游技術協同,形成 “需求 - 指標 - 工藝” 的閉環銜接。
二、以標準為引領 錨定磁性元器件產業升級新范式
在全球產業鏈重構與技術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標準化正成為磁性元器件品牌價值提升的核心驅動力。當終端客戶對 “車規級可靠性”“儲能系統壽命” 等磁性元器件技術指標的關注度持續提升,品牌溢價正從概念層面的競爭轉向硬核技術實力的比拼。
對于磁性元器件企業而言,參與磁性元器件行業標準制定、布局核心專利、獲取認證,已成為突破高端市場的必要路徑。
《電子設備用穿心磁珠》團體標準的實踐表明,“企業主導、需求牽引” 的標準化模式,正成為破解磁性元器件等基礎元件 “卡脖子” 問題的有效路徑。該標準在新能源汽車、光儲充等戰略新興領域的深度應用,其價值遠超填補標準空白的層面。
通過規范產品定義、優化生產工藝、提升質量門檻,不僅構建了技術協同與產業升級的新框架,更向全球行業輸出了 “中國方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磁性元器件產業鏈協同為支撐,實現標準研制與技術創新的同頻共振。
工信部此次典型案例的發布,既是對我國磁性元器件行業標準化成果的認可,更是對 “以標準引領創新、以規范驅動發展” 的戰略期許。當技術創新與標準化形成良性互動,將持續賦能中國磁性元器件產業,向高端化加速邁進。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和授權,不得轉載,
審核編輯 黃宇
-
磁性元器件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4瀏覽量
145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華南磁性元器件峰會參會證告急,發生了什么

全固態電池火爆!中國推出團體標準,寶馬全固態電池汽車測試上路
華大九天牽頭制定車規級EDA團體標準
天馬Micro LED標準入選2024年團體標準應用推廣典型案例
超預期!磁性元器件行業普及性培訓班滿意度指數87%

磁性元器件產業新趨勢:生態圈構建引領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