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我國電氣安全現狀
據公安部消防局近5年的統計分析,在電氣火災發生的場所中,住宅發生火災的事故量高居首位,占比51%,第 三產業占比其次,占比26%,庫房和廠房占比19%。 電氣火災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電線短路、過載、接觸不良、漏電等。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內容。
一、國家政策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安委[2020]3號)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國務院安委會日前印發 《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國部署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專 項整治三年行動從2020年4月啟動至2022年12月結束,分為動員部署、排查整治、集中 攻堅和鞏固提升四個階段。
《北京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
本次消防領域三年行動的主要目標:通過2020至2022三年時間的整治,使全市火災總 量和亡人數量實現總體下降,較大火災事故得到有效減少和遏制,并實現“四個明顯”整治 目標。
《江西省《加快推進“智贛119”應用推廣工作方案
在國家層面“規定動作”基礎上,緊密結合江西實際,將“九小”、地下空間兩類場所 整治和公共消防基礎建設納入三年行動重要內容,突出針對性和操作性,確保三年行動定好 向、把好舵。
二、CET智慧安全用電管理平臺業務模式
數據云托管
平臺方提供、協助用戶完成智能終端設備(智能監測儀表、電氣火災探測器、剩余電流互感器溫度傳感器、通信組網設備)的現場安裝和調試用戶將數據上傳至平臺方的云平臺,由平臺方負責云平臺數據的管理和維護。用戶按設備接入點數向平臺方支付管理服務費。
自建云平臺
用戶自行搭建私有云或者租用云平臺(阿里云百度云),需要購買云平臺管理軟件。將現場各種智能終端設備數據上送至云平臺,由用戶自行負責云平臺的維護和管理。
三、CET智慧安全用電管理平臺
CET智慧安全用電管理平臺運用“物聯網+電氣安全”技術,將電氣安全數據傳輸到云端,通過手機APP或PC端等 平臺進行實時監控、故障預警、消息推送、運維及安全評估等,及時發現異常及故障,有效監控電氣火災隱患,降低企業 投入成本并提升安全運行效率。以最少的投入建設最優的企業智慧安全用電管理系統。


三、主要功能
數據采集與分析:采集各回路的數據,進行監控、分析、預警;任意時間段、多次采集、分析、統計;
有效的趨勢曲線查詢與分析:歷史數據(如剩余電流、溫度)統計對比(同 比、環比),分析異常回路的報警原因;
精準定位報警位置和遠程管控:通過本地工作站,全面了解各單位用電狀態, 一旦提示異常,可快速定位位置、回路,及時進行處理;
事件統計分析:對歷史事件進行統計分析,按照管理區域、管 理單位、設備類型、報警類型、處理狀態等進 行分類統計,并通過餅圖、棒圖、表格等方式 展示分析結果;
信息管理:設備基礎信息錄入和用戶資料錄入,便于平臺 或APP快速查詢與管理用戶及設備信息,幫助 用戶建立設備檢修維護計劃;
安全評估報告:海量數據存儲,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 定期向客戶提供專業的電氣安全評估報告;
安全權限管理:自定義用戶賬戶,建立安全權限分配管理功 能,通過對不同的賬戶分配不同的管理和查看 權限,確保平臺數據的安全;
四、產品介紹
PMC-350-F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

PMC-T411故障電弧探測器
近10年來,我國電氣火災一直呈現多發、高發態勢,占比為全國各種火災原因之首,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由短路、過載、過壓、漏電、超溫等原因導致的電氣火災,可以通過熔斷器、斷路器、帶剩余電流和溫度的電氣火災 監控探測器進行預防和保護。但還存在一些未被及時檢測到的末端線路電氣故障,如線路老化、絕緣破損、電氣連接松 動、接觸不良等,這些異常情況產生故障電弧,出現打火現象,會持續產生3000℃以上的高溫,并伴有金屬熔化物噴濺, 當周圍有可燃物時,極易引起火災。
因此,對末端電氣線路由于各種異常情況引起故障電弧的監控預警就顯得非常重要。

PMC-T412電氣防火限流式保護器
CET長期從事電氣防火監控行業,深入理解末端線路短路故障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自主研發PMC-T412電氣防火限 流式保護器(滅弧式保護器),該產品采用導軌式設計,通過安裝于220VAC低壓配電空開下端來實現對各類末端單相用電 回路電氣安全進行監控和保護,當發生短路故障時能超前于開關動作,在微秒級時間內瞬間切除故障,不產生危險電火 花,防止短路點短路能量的聚集以至引發火災事故。

為了讓客戶放心的使用我們的產品,我們為智慧安全用電的產品投入產品責任險。為安 全用電再加一道強有力的保障。

-
電氣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210瀏覽量
54334 -
安全用電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4瀏覽量
11420 -
用電管理
+關注
關注
0文章
64瀏覽量
705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連接歐亞,智造未來——CET中電技術參展2025土耳其工業博覽會(WIN EURASI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