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技日報》4 月 27 日報道,兩個科研團隊在 26 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分別讓僅為蜘蛛絲直徑幾倍的成對振動鋁片、寬度可伸縮硅制梁發生了糾纏,將量子糾纏擴展到肉眼可見的領域,且糾纏時間更長,向構建量子互聯網又邁出了一步。
兩個科研團隊在 26 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分別讓僅為蜘蛛絲直徑幾倍的成對振動鋁片、寬度可伸縮硅制梁發生了糾纏,將量子糾纏擴展到肉眼可見的領域,且糾纏時間更長,向構建量子互聯網又邁出了一步。
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的一個特性,指兩個物體的屬性相互交織,測量其中一個屬性會立即揭示另一個的狀態,即便兩者距離遙遠。但量子力學通常適用于原子、電子等微觀粒子,而不適用于人們日常所見的較大物體。
芬蘭阿爾托大學物理學家米卡 · 西蘭帕(M. A. Sillanp??)的團隊在實驗中,讓兩個肉眼幾乎可見、直徑為 15 微米的圓形振動鋁片發生了糾纏。每塊鋁片由約 1 萬億個原子組成,其像鼓面一樣振動,并與在微腔內來回跳動的微波相互作用,微波就像樂隊指揮,使兩個鼓面的運動保持同步。
在以前的許多糾纏演示中,量子糾纏持續的時間較短,但新實驗獲得的量子糾纏持續了 30 分鐘。西蘭帕表示,這一量子糾纏理論上可以持續更長時間,“甚至永遠進行下去”。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洪孫坤(音譯,Sungkun Hong)團隊,也在實驗中讓 15 微米長的、部分寬度可伸縮硅制梁發生了糾纏。但他們沒有使用微波,而是另辟蹊徑,使用通常在光纖電信網絡中傳輸的紅外光。
洪孫坤說:“這是首次展示人造機械系統的糾纏,也是首次在人類制造的肉眼可見的結構中看到量子糾纏。”
-
量子力學
+關注
關注
8文章
101瀏覽量
21305 -
量子糾纏
+關注
關注
0文章
38瀏覽量
10299
原文標題:Nature:科學家首次實現肉眼可見的量子糾纏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era,微信公眾號:新智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應用分享 | 精準生成和時序控制!AWG在確定性三量子比特糾纏光子源中的應用

量子計算最新突破!“量子+AI”開啟顛覆未來的指數級革命

PanDao:光學設計中的制造風險管理
當花粉“肉眼可見”:高光譜遙感技術如何破解城市過敏難題?

量子技術最新進展 首款高精度量子糾纏光學濾波器問世 還有量子計算機運行十億級AI微調大模型
量子處理器的作用_量子處理器的優缺點
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的關系
菱形石墨烯結構及其中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我國量子科技取得顯著創新成果
華為公開量子計算新專利
糾纏光子對實現隱藏圖像編碼

基于time-bin量子比特的高速率多路糾纏源——PPLN晶體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