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GA原理
VGA(Video Graphics Array)是IBM在1987年隨PS/2機一起推出的一種視頻傳輸標準,具有分辨率高、顯示速率快、顏色豐富等優點,在彩色顯示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支持熱插拔,不支持音頻傳輸。
顯示與時序:
通用VGA顯示卡系統主要由控制電路、顯示緩存區和視頻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即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程序三個部分組成。控制電路如圖1所示。控制電路主要完成時序發生、顯示緩沖區數據操作、主時鐘選擇和D/A(Digital to Analog即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轉換等功能;顯示緩沖區提供顯示數據緩存空間;視頻BIOS作為控制程序固化在顯示卡的ROM(Read-Only Memory即只讀存儲器)中。
VGA時序分析:
通過對VGA顯示卡基本工作原理的分析可知,要實現VGA顯示就要解決數據來源、數據存儲、時序實現等問題,其中關鍵還是如何實現VGA時序。 VGA的標準參考顯示時序如圖2所示。行時序和幀時序都需要產生同步脈沖(Sync a)、顯示后沿(Back porch b)、顯示時序段(Display interval c)和顯示前沿(Front porch d)四個部分。幾種常用模式的時序參數如表1所示。
VGA時序實現:
首先,根據刷新頻率確定主時鐘頻率,然后由主時鐘頻率和圖像分辨率計算出行總周期數,再把表1中給出的a、b、c、d各時序段的時間按照主計數脈沖源頻率折算成時鐘周期數。在CPLD中利用計數器和RS觸發器,以計算出的各時序段時鐘周期數為基準,產生不同寬度和周期的脈沖信號,再利用它們的邏輯組合構成圖2中的a、b、c、d各時序段以及D/A轉換器的空白信號BLANK和同步信號SYNC。
SRAM地址:
主時鐘作為像素點計數脈沖信號,同時提供顯存SRAM的讀信號和D/A轉換時鐘,它所驅動的計數器的輸出端作為讀SRAM的低位地址。行同步信號作為行數計數脈沖信號,它所驅動的計數器的輸出端作為讀SRAM的高位地址。由于采用兩片SRAM,所以最高位地址作為SRAM的片選使用。由于信號經過CPLD內部邏輯器件時存在一定的時間延遲,在CPLD產生地址和讀信號讀取數據時,讀信號、地址信號和數據信號不能滿足SRAM讀數據的時序要求。可以利用硬件電路對讀信號進行一定的時序調整,使各信號之間能夠滿足讀SRAM和為DAC輸入數據的時序要求。
數據:
如果VGA顯示真彩色BMP圖像,則要R、G、B三個分量各8位,即24位表示一個像素值,很多情況下還采用32位表示一個像素值。為了節省顯存的存儲空間,可采用高彩色圖像,即每個像素值由16位表示,R、G、B三個分量分別使用5位、6位、5位,比真彩色圖像數據量減少一半,同時又能滿足顯示效果。
二、DVI原理
DVI是基于TMDS(TransitionMinimizedDifferentialSignaling),轉換最小差分信號技術來傳輸數字信號,TMDS運用先進的編碼算法把8bit數據(R、G、B中的每路基色信號)通過最小轉換編碼為10bit數據(包含行場同步信息、時鐘信息、數據DE、糾錯等),經過DC平衡后,采用差分信號傳輸數據,它和LVDS、TTL相比有較好的電磁兼容性能,可以用低成本的專用電纜實現長距離、高質量的數字信號傳輸。TMDS技術的連接傳輸結構如圖1所示。數字視頻接口(DVI)是一種國際開放的接口標準,在PC、DVD、高清晰電視(HDTV)、高清晰投影儀等設備上有廣泛的應用。
DVI原理上是將待顯示的R.G.B數字信號與H.V信號進行組合編碼,每個像素點按10bit的數字信號按最小非歸零編碼方式進行并→串轉換,把編碼后的R.G..B數字串行碼流與像素時鐘等4個信號按照平衡方式進行傳輸,其每路碼流速率為原像素點時鐘的10倍,以1024×768×70的分辨率為例,碼流時鐘為70Mbps×10,折合為0.7Gbps。一般DVI1.0的碼流在0.24Gbps到1.65Gbps之間。
三、HDMI原理
HDMI是(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的縮寫,意思是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是一種數字化視頻/音頻接口技術,適合影像傳輸的專用型數字化接口,可同時傳送音頻和影像信號,最高數據傳輸速度為48Gbps(2.1版)。同時無需在信號傳送前進行數/模或者模/數轉換。HDMI可搭配寬帶數字內容保護(HDCP),以防止具有著作權的影音內容遭到未經授權的復制。
這張圖是HDMI接口的架構示意圖。從左邊的信號源中你可以看到,HDMI接口的信源可以是任何支持HDMI輸出的設備,而接入端也可以是任何帶有HDMI輸 入接口的設備。無論他們是音頻設備、視頻設備還是控制設備,HDMI接口都可以應用其中。
在HDMI接口中的數據信號采用的是TMDS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協議。這種數據傳輸協議曾經在DVI接口上得到廣泛的應用。而HDMI接口上的數據信號也沿用了這種協議。這種協議會將標準8bit數據轉換為10bit信號,并且在轉換過程中使用微分傳送。微分傳送這種技術也曾經被廣泛的應用于千兆以太網的數據傳輸中。
在HDMI接口中音頻、視頻數據的傳輸時可以使用三條TMDS數據通道。視頻信息在傳送時被轉換城連續的24bit像素數據,每個時鐘周期可以傳送10bit的數據。像素時鐘周期傳輸比率大約在25MHz至165MHz之間。一般來說標準的NTSC 480i隔行信號的像素時鐘傳輸比率大約為13.5MHz。若傳輸信號的比率小于25MHz,HDMI會采用自動循環技術填補碼率,將信號的碼率提升到25MHz的水平。而HDMI接口最高每秒可以傳輸165M像素的數據量,這個數據吞吐能力是相當驚人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足以應付高碼率,高數據流家用電器的信號傳輸任務。
HDTV最高的標準是1080p,它每屏的分辨率為1920X1080,若每秒傳輸60幀圖像(1080p@60),那么最終的像素時鐘傳輸比率為124.4MHz。由此看來HDMI接口完全可以從容應付當今的消費電子產品的各項應用。
四、VGA、DVI、HDMI的三大誤解
誤解一:HDMI是高清,VGA不是。
這三者不是等同關系,HDMI和VGA均是是信號傳輸方式,而高清是指一種視頻分辨率。HDMI支持高清,VGA也同樣支持。HDMI目前最高支持1920*1080P的高清格式,VGA支持從640*480一直到高達2560*1600的各種分辨率,但VGA極容易受其它信號干擾,所以高清分辨率顯得有點虛,為了避免畫面受干擾,在1920*1080P分辨率以下,可以使用VGA接口。
誤解二:HDMI帶寬高,VGA帶寬低。所以HDMI比VGA好。
HDMI的帶寬是數字信號帶寬,VGA是模擬信號帶寬,這是兩種不同技術的傳輸方式。如果要比較的話,可以在傳輸同樣的分辨率的情況下進行比較,比如高清,HDMI需要2.2GHz帶寬,而VGA僅僅需要172MHz帶寬。但是帶寬高并不等于HDMI傳輸了更多的視頻信號,這僅僅是因為傳輸技術的不同而已。
誤解三:HDMI信號不需要數模轉換,沒有信號損失;VGA信號需要數模轉換,信號損失大。
HDMI雖然不需要數字模擬轉換,但是還是要經過數字對數字的轉換。無論它是怎么樣的轉換過程,轉換成什么,終究是對模擬電信號的描述。他們的關系如下圖:
數字信號描述的信號是由一個個點組成的,在信號的變化中是不連貫的,而模擬信號的變化是一個連續的曲線,所以模擬信號的給人的真實感更好。當數字信號轉換至模擬信號的時候,直接出來的也是一個個的點(數字信號的采樣點),而沒有描述的部分會由轉換程序自動生成(類似與3D的抗鋸齒技術)以形成連續的模擬信號波形。模擬信號轉換至數字信號的時候,連續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描述一個個點的數字信號,信號變得不完整。從這個過程看,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是有增強而不是有損失,而模擬信號轉換到數字信號才會有損失。
而在VGA傳輸過程中,VGA轉LVDS驅動液晶面板的信號損失可以忽略,因為在前后端數字采樣率相同的情況下,這些損失的信號本來就是(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的時候)程序自動填補的部分,不是數字信號源原本信號的損失。如圖:
五、VGA、DVI、HDMI的區別
1、VGA接頭:針數為15的視頻接口,主要用于老式的電腦輸出。VGA輸出和傳遞的是模擬信號。大家都知道計算機顯卡產生的是數字信號,顯示器使用的也是數字信號。所以使用VGA的視頻接口相當于是經歷了一個數模轉換和一次模數轉換。信號損失,顯示較為模糊。
2、DVI接口:DVI接口有兩個標準,25針和29針,如下圖所示。直觀來說,這兩種接口沒有區別。DVI接口傳輸的是數字信號,可以傳輸大分辨率的視頻信號。DVI連接計算機顯卡和顯示器時不用發生轉換,所以信號沒有損失。
3、HDMI接口:HDMI接口傳輸的也是數字信號,所以在視頻質量上和DVI接口傳輸所實現的效果基本相同。HDMI接口還能夠傳送音頻信號。假如顯示器除了有顯示功能,還帶有音響時,HDMI的接口可以同時將電腦視頻和音頻的信號傳遞給顯示器。HDMI有三個接口。主要考慮到設備的需要。如數碼相機的體積小,需要小的接口,就使用microHDMI。三種接口只是在體積上有區別,功能相同。
六、VGA、DVI、HDMI相互轉換說明
1、VGA和DVI互轉: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轉換,視頻信號損失,造成失真。最好不要這樣轉換。
2、DVI和HDMI互轉:都是數字信號,轉換不會發生是真。可以轉換。但是從HDMI轉換成DVI時會自動舍去音頻信號
-
HDMI
+關注
關注
33文章
1830瀏覽量
155339 -
DVI
+關注
關注
2文章
200瀏覽量
68740 -
VGA
+關注
關注
5文章
572瀏覽量
6458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