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推進智能制造大背景下,工廠的制造模式、運營模式、管理模式正逐步向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尤其汽車行業需求較為明顯,在合裝領域、汽車裝配、汽車零部件轉運、汽車全廠柔性化操作乃至汽車下線后的物流轉運環節需求量較大,為促進行業全面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智能移動機器人在智慧物流的柔性化生產搬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正在成為汽車工廠生產線上備受矚目的焦點。
一、案例分享
項目背景:
該客戶是一家日本主要制造汽車零部件、汽車保修設備、五金、機械設備、電動工具等產品的世界500強企業,為更快捷聯結各生產線,改善勞動環境,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客戶訴求:
1. 生產節拍為41S/pcs,低容錯率
2. 機構自動化設計生產滿足高標準安全保障
3. 取代傳統人工搬運的同時物料可追蹤
客戶效益:
√ 峰值期間可實現30-51%的人工成本降幅
√ 減員比例達15%
√ 全程可視化,貨物可追蹤
二、案例分享
項目背景:
某汽車頭部企業車間物流作業壓力大,管理難,在智能化物流發展背景下,急需解決車間物料自主移載運輸的問題。
客戶訴求:
1. 發動機腔體配送
2. 搬運節拍:182s/次
3. 任務觸發:依次循環接料
客戶效益:
√ 實現柔性生產,提高了場地利用率
√ 管理成本降低,2-3年可回收投資
√ 搬運效率提升40%以上
三、案例分享
項目背景:
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開始進行定制化生產,生產物料種類也隨之增加,為滿足生產需求,不少企業擴大廠區生產面積,物料跨廠區的拉動配送成為難點。
客戶訴求:
1. 跨廠區物料轉運
2. 保障搬運安全
3. 提升智慧化物流水平
客戶效益:
√ 跨廠區智能化搬運,自主對接通道交通警示燈,保障人員及搬運安全
√ 搬運距離長,AMR24小時無人化作業,提升整場搬運效率
√ 助力工廠精益化管理,提升企業競爭力
四、案例分享
項目背景:
該客戶為全球著名輪胎生產企業,倉儲搬運需求量大,半成品跨廠區轉運效率低,物料重且需要高位存取,出入庫物料信息追蹤不及時,企業急需導入智能化搬運設備,降本增效的同時提升企業競爭力。
客戶訴求:
1. 保障高位存取精度及安排
2. 自主跨廠區物料轉運
3. 出入庫數據可追蹤
客戶效益:
√ 減少搬運叉車工8人,降低人員支出成本
√ 對接生產輥筒線,實現自動叫料,生產節拍準時率提升60%
√ 出入庫信息準確率達到100%
五、案例分享
項目背景:
該企業主營業務為汽車以及其他機電、電子行業新型電子元器件、樹脂充填機組、線圈組裝機組、線圈繞線機組,生產環境要求高,無人化水平低。
客戶痛點:
1. 無塵車間,生產環境要求高
2. 專人搬運,成本投入大
3. 協同搬運作業,效率低下
客戶效益:
√ 數據追蹤:RMS調度系統與MES系統互通互聯,數據實時追蹤
√ 代替人工搬運,降低人工成本
√ 單次節拍多層物料轉運,大大提升效率
六、案例分享
項目背景:
該用戶是一家德資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廠商,專業生產氣彈簧、阻尼器及電動開合系統等運動控制產品。廠內倉儲空間利用率低,生產節拍匹配不足,重型部件搬運困難,精密部件易損,急需優化物流動線,實現自動化轉型。
客戶痛點:
1. 自動化程度低,依賴人力轉運效率低
2. 老舊設備故障頻繁,影響整體效益
3. 物流信息滯后,協同效率低
4. 供應鏈協同不足,響應速度慢
客戶效益:
√ 實現4條生產線的智能物流運輸轉運
√ 物流周轉時間縮短20%
√ 打通上層系統,實時數據監控
√ 生產線供料響應速度提升至分鐘級
尋跡智行智能移動機器人AMR產品聚焦倉儲貨到人、倉儲托盤出入庫、生產制造產線自動搬運等應用場景,落實汽車行業廠內物流高效自主搬運,助力企業優化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尋跡智行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型的企業,自有一支強大的產品研發團隊,并且依托多年以來AMR移動機器人行業領域深耕和經驗積累,已成功覆蓋多領域的解決方案,通過整合自主研發的控制器、軟件系統(RMS調度系統、WMS庫位管理系統,WCS倉儲控制系統),為用戶提供定制化的智能倉儲搬運解決方案,業務內容涵蓋全系列智能搬運機器人AGV/AMR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組裝、銷售、上門部署實施、操作培訓、售后維護一體化服務。
審核編輯 黃宇
-
汽車零部件
+關注
關注
0文章
340瀏覽量
17691 -
尋跡智行
+關注
關注
0文章
73瀏覽量
1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微電機關鍵零部件制造誤差對其質量的影響權重分析
如何給汽車零部件進行疲勞耐久測試?

尋跡智行亮相2025汽車零部件物流大會,共探智慧物流新思路
汽車零部件開發項目管理
汽車零部件需要做哪些試驗?

射頻RFID讀寫器應用案例:汽車零部件無人搬運的自動化改造
智能零部件管理助力中電思儀的標準化管理
從汽車零部件檢測看變焦、變倍鏡頭應用差異

遠程 IO 模塊:汽車零部件產線的高效生產引擎

如何解決汽車零部件清潔度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