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走進創盈芯,會碰撞出怎樣的智慧火花?
4月25日,創盈芯特邀中南大學博士生導師、IEEE國際標準制定專家何世文教授開展《無線內生智能通信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專題培訓。
作為入選斯坦福大學《2024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的頂尖學者,何教授不僅分享了全球領先的AI通信技術,更結合創盈芯的產品特點與發展方向,提出了極具前瞻性的行業洞察,為團隊帶來了一場思想與技術的雙重盛宴。
小設備大模型:AI落地的創盈芯路徑
在培訓中,何教授特別提到“小設備大模型”這一前沿趨勢,并指出這與創盈芯的產品研發方向高度契合。隨著邊緣計算與輕量化AI技術的成熟,如何在資源受限的小型設備上部署高效智能模型,將成為行業突破的關鍵。何教授以實際案例展示了如何通過模型壓縮、分布式推理等技術,在低功耗設備上實現復雜AI功能,為創盈芯的智能硬件研發提供了重要啟示。
獨立“思考”的實體:智能化未來新機遇
互動環節中,何教授進一步提出:“未來,每一個實體都應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一觀點直指智能化發展的核心——從集中式控制走向分布式自主決策。何教授強調,創盈芯在物聯網、智能終端等領域的布局,正契合這一趨勢。通過賦予每個終端設備本地化智能,不僅能提升系統響應效率,更能解鎖全新應用場景,為公司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
產學研聯動,共筑技術護城河
本次培訓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產學研深度對話。何教授對創盈芯技術路線的認可,讓團隊倍感振奮。在問答環節,工程師們就“如何平衡設備算力與模型性能”“分布式智能的落地挑戰”等實際問題與教授展開熱烈討論,現場碰撞出多項可行性極強的技術思路。
以智應變,以新制勝!
何世文教授的分享,為創盈芯在AI+通信領域的探索注入了全新動能。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化與頂尖學術力量的合作,將“小設備大模型”與“實體智能化”的前沿理念轉化為產品競爭力,在智能時代浪潮中搶占先機!
審核編輯 黃宇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093瀏覽量
279527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文章
3138瀏覽量
405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創盈芯雙展連捷 AI MiniPC小主機引全球產業關注
直播預告 | @6/10 數字轉型的趨勢與變遷:從企業軟件系統到 AI Agent

兩岸同芯·AI賦能 創盈芯雙展亮相 文化與科技的精彩碰撞

兆芯攜手產業伙伴推動AI+教育信創融合發展
聯發科、瑞芯微推陳出新,芯片新品助力邊緣AI能力強勢進階

芯資訊|WT2605C藍牙語音芯片:AI對話大模型賦能的智能交互新引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