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正在經歷一場數字化變革,物聯網(IoT)解決方案正在改變產品的制造及日常使用方式。而流程更高效、停機時間更少、能源使用量更少等優點,都有助于提升企業獲利。在向智能工廠邁進的過程中,制造業是工業物聯網(IIoT)中大量投資、采用和創新的地方。
據Connected World報導,市調機構IDC預估,到2020年全球IoT整體支出將達到1.29兆美元,而投資物聯網最多的會是制造業。而2016年制造業對全球IoT支出的貢獻估計為1,780億美元,而IoT投資第二多的運輸業貢獻780億美元,比制造業低1,000億美元。
從營運到生產資產管理和維護到現場服務,制造業中的IoT用例至少可說非常有說服力,所以此領域通常被認為是工業物聯網(IIoT)的領導者。
為了讓制造業保持這種角色,就得持續探索IoT技術的新制造用例。克利夫蘭基金會(Cleveland Foundation)最近向凱斯西儲(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大學和克利夫蘭州立大學(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捐贈175萬美元,使其推出名為IoT Collaborative的計劃。
IoT Collaborative是致力于IoT發展和進步的區域性公私學術合作。這種合作將促進理念和資產共享,展開研究并教育未來的領導者,使他們能將IoT應用整合到制造、能源、醫療保健業和公共基礎設施中。
IoT Collaborative將探索的趨勢之一是霧運算如何在制造業中發揮作用,以及如何在未來發揮作用。透過利用IoT技術,工業公司正在推動史無前例的性能和生產力水平。盡管云端運算已成為數字轉型的重要參與者,但霧或邊緣運算正迅速成為當今IIoT方程式的關鍵部分。
邊緣運算并非新概念。但到目前為止,邊緣運算在工業系統中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吸收、儲存和篩選數據,并將其發送到云端。然而,時代正在迅速改變。當今的邊緣設備能具備更多的運算、儲存和分析能力。對制造商和其他工業企業而言,保持數據處理接近邊緣的能力非常有價值。
它為自動操作邊緣設備打開了大門,這是實現效率最大化的關鍵。效率是制造商和其他工業企業希望從其IIoT解決方案中獲益的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將云融入工業營運中對于從大量數據中獲得洞察力的制造商來說仍然很重要,邊緣邊算對實現IoT的承諾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隨著融合趨勢使當前的邊緣運算更加可行。GE Digital已將這些關鍵驅動因素列入基本列表。首先,運算和傳感器的成本下降,使得邊緣運算更經濟合理。其次,現在能在占地面積較小的設備上使用更多的運算能力,這再次有助于霧運算的可行性。
第三個趨勢是從工業機器收集越來越多的數據可轉化為網絡邊緣的智能行為。還有一些工業用例可真正從霧中受益。例如,霧運算能讓偏遠地區連通性較差的工廠或工業現場受益。它還有利于依賴非常低延遲或需要立即分析的用例。另個不容忽視的好處則是符合數據安全和隱私法律。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文章
46242瀏覽量
3923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