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
2022年10月,教育部印發《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要求將綠色低碳發展融入校園建設,完善校園能源管理工作體系。
2023年04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在印發的《北京市高等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規范(試行)》中指出,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實現能源控制、管理、運維一體化。 技術支持 187 0211 2087
一、系統方案介紹
AcreIEMS-EDU綠色校園能源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化、物聯網等先技術手段,對學校各類能源實現集中管理,方便學校相關部門通過能耗數據采集、在線監控、統計分析、能耗預測、能耗診斷、節能評估、能耗設備和計量設備管理等多種信息化手段對能源能夠精細化管控。實現全校用電能源設備的統一管理。通過全面的數據采集、標準化的分析模型和量化的能效指標幫助學校進行科學的能耗問題診斷。確保校園正常教學與科研的能源需求且實現有效節能,建立智慧能源監控平臺,掌握校園電能耗的實時數據、對校園各種能源系統進行分智能化實時監控與管理。
多層級架構設計,打破不同系統及不同設備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數據互通、信息互融。
二、平臺建設目標
1.建立校園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實現通過能源審計工作,發現用能中存在的問題,完善管理制度,優化能源管理。此外,可應用節能技術和設備,對用能系統進行節能改造,最終實現節能量化目標。
1. 建立校園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實現通過能源審計工作,發現用能中存在的問題,完善管理制度,優化能源管理。此外,可應用節能技術和設備,對用能系統進行節能改造,最終實現節能量化目標。
2.實現大范圍監測,促使節能監測向縱深發展
3.提供豐富的用能管理手段,學校領導、管理者及能源管理數據中心管理專員僅需在中心平臺的控制室就可以通過軟件系統查看各個區域、各個部門的用能情況,能及時提醒和預警重點用能部門、樓棟,促使各用能院系和部門自覺調整月度或年度用能額度,為學校領導和用能管理機構提供了豐富靈活地用能管理手段。
4.
實現用能總量控制和精細化管理為高校用能管理和調配提供科學管理手段、為用能單位內部提供精細化管理和有效決策依據。為用能管理提供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撐,促使學校、各院系、各群團結構實現總量控制和節能任務指標分配,宏觀上實現總量控制,微觀上實現各部門指標精細化控制。
三、核心價值
①安全效益:排除校園能源設備的安全隱患,有效提高能源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更好的保障校園的日常生活。
②節能效益:通過采用高性能設備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實現節能效益,降低用能成本。
③運營效益:通過綜合改造,節約人力物力,大大降低學校運營成本
④社會效益: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我國低碳循環經濟發展。
審核編輯 黃宇
-
智慧校園
+關注
關注
1文章
275瀏覽量
128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安科瑞 AcrelEMS-EDU:為校園注入智慧節能 “大腦”,構建綠色低碳新生態

教室 “人走燈未滅”、宿舍 “待機能耗高”?安科瑞 AcrelEMS-EDU 為校園裝上節能 “智慧大腦”

智慧校園建設的深遠意義與價值
校園智慧能源管理平臺 驅動校園綠色發展新變革推動校園能源新生態

基于數字孿生的零碳高校能源管理系統:技術模型構建與實時優化優勢驗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