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IDM模式龍頭企業士蘭微發布了2018年三季報。報告顯示,士蘭微2018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22.12億元,同比增長9.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12.1%。
士蘭微自成立以來專注于集成電路、半導體分立器件、LED產品等的設計與制造,并面向計算機、通信、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領域。2003年登陸上交所A股市場。
8英寸產能年底增至3至4萬片
近幾年,因受到物聯網、汽車電子、智能手機等終端需求市場的帶動,主要的8英寸晶圓代工廠如臺積電、聯電、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都出現8英寸產能吃緊的現狀。根據有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19年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仍維持緊張狀態。
受市場需求推動,國內外代工廠開始重新重視8英寸生產線并大力加緊布局。如今年SK海力士宣布與無錫市政府下屬投資公司無錫產業發展集團合資組建8英寸晶圓代工廠,預計于今年下半年開工,2019年下半年完工,2020年正式啟用生產。
作為國內集成電路領域IDM龍頭的士蘭微也致力于加快芯片生產線的布局。2015年3月,士蘭微審議通過了《關于擬投資建設8英寸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的議案》。8英寸芯片生產線由士蘭微子公司士蘭集昕在2015年開始建設,投入逾10億元。2017年上半年已投入試生產。
今年上半年,士蘭微8英寸芯片生產線投產進度得到加快,包括高壓集成電路、高壓MOS管、低壓MOS管、肖特基管、IGBT等多種產品開始導入量產。據統計,上半年月產出芯片約2萬片,總共產出芯片約10.2萬片。
從建設到如今已過去3年多時間,截至今年9月,這條生產線實際產出8英寸圓片已超過32000片,預計年底將實現月產出芯片3至4萬片目標。隨著8英寸生產線產能放量和高壓集成電路、IGBT等工藝進入量產爬坡期,士蘭微的營收及市場占有率將逐步提高,縮小了士蘭微與國際同類型半導體企業之間的差距。
12英寸芯片生產線項目落戶廈門海滄
與12英寸生產線的技術節點優勢相比,8英寸生產線依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布局12英寸芯片生產線有利于與后者進行優勢互補。作為國內IDM模式的代表廠商,士蘭微在先進制程方面自然也不能不布局。
去年年底,士蘭微啟動了12英寸芯片生產線建設。12月18日,士蘭微與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合作建設12英寸特色工藝芯片項目和先進化合物半導體項目。合作協議顯示,士蘭微與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擬共同投資170億元,在廈門(海滄)建設兩條12英寸90~65nm的特色工藝芯片生產線。生產線主要用于MEMS傳感器和功率器件的生產,針對的是目前士蘭微重點關注的兩大類的產品,也是士蘭微的優勢產品。該項目共分3個階段進行。
據悉,其中第一條12英寸產線,總投資70億元,工藝線寬90nm,達產規模8萬片/月,分兩期實施:一期總投資50億元,實現月產能4萬片。二期總投資20億元,新增月產能4萬片。一期預計2020年完成廠房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2021年實現通線生產,2022年達產。項目二期將于2022年前后啟動,2024年達產。
第二條12英寸產線為項目三期,初步概算總投資100億元,工藝線寬65nm--90nm。另外,在化合物半導體項目方面,雙方將在廈門(海滄)合作建設一條4/6英寸兼容的化合物半導體生產線。該條產品線定位為第三代功率半導體、光通訊器件以及高端LED芯片。項目總投資50億元,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產能540萬片/年,二期新增產能852萬片/年。
該項目一期預計在2019年第一季度完成廠房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2019年實現通線生產,2021年達產。而項目二期則計劃2021年啟動,將于2024年達產。
對于此次與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合作,士蘭微方面曾表示,有利于士蘭微結合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的技術、市場、團隊、運營、資金等優勢,加快士蘭微半導體產業鏈的布局,降低項目在營運初期的投資風險,將有助于公司擴大生產規模、以及提升技術水平。
隨著8英寸生產線的產能放量以及12英寸生產線項目的大力布局,士蘭微與國際卓越IDM廠商的差距將逐步縮小,盈利能力也將逐步提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81瀏覽量
440577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424文章
12042瀏覽量
368375 -
士蘭微
+關注
關注
1文章
75瀏覽量
1918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