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講故事開始,互聯網的發展史是件很有意思的過程。
從1994年中國第一次接入互聯網到今天,中國的互聯網經歷了三次大的浪潮:
第一次浪潮以門戶和搜索為代表大約從1994年到2000年,互聯網門戶的開端是“瀛海威”公司的成立,在這個階段誕生了當前互聯網三巨頭BAT,同時也出現當前互聯網第二陣營中的新浪、網易和搜狐。
第二次浪潮從2001-2008年以從搜索到社交化網絡,博客與微博崛起。
第三個階段從2009開始,主要是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轉變。
在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一開始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廠商是兩條平行線,運營商專注著自己的固定電話、寬帶接入和234G移動通信業務,享受著做管道的巨大紅利,而互聯網廠商則做著搜索、電商和社交,井水不犯河水。
在2000年初兩個產業都在蓬勃發展,電信產業運營商利用自身在管道上的優勢,特別是功能機時代將各種業務與手機深度結合在一起,推出了各種基于手機上的增值業務,SP是那個時代的香餑餑,運營商的數據部在增值業務上有著呼風喚雨的能力。同時,由于運營商是重資產和需要牌照的管制行業,形成了外部幾乎無法逾越的競爭壁壘,那個時候能到運營商絕對是一份香餑餑工作。
與此同時,互聯網廠商出現百花齊放,競爭激烈的狀態,各種PC上的業務層出不窮 ,各種互聯網公司起起伏伏九死一生,但互聯網行業全面占領了PC,并且在業務的開發和運營上磨練的更加純熟。
在互聯網發展的前兩個階段運營商和互聯網廠商已經開始相互競爭,例如飛信與QQ的競爭,但這個階段對運營商來說沒有致命的威脅。因為,互聯網的能力主要集中在PC領域,在這個領域中運營商沒有上層業務能力,而運營商增值業務的主陣地還在手機相關的增值業務。
運營商與互聯網的真正交鋒還要從互聯網發展的第三個階段說起,因為這個時代轉變成了移動互聯網時代,PC上的互聯網業務與運營商在手機上積累的業務形成了直接的正面沖突。而導火索還要從喬幫主在2007年1月9日發布了劃時代的IPhone。智能手機的興起標志著運營商對傳統功能機時代的掌控能力全面喪失,移動互聯網時代所有人都成為公平的玩家,手機成為了新的大競技場。
關于移動互聯網業務,中國移動起步很早就開始業務布局來看,從2006年建立音樂基地開始,就陸續開始布局互聯網業務,截止2010年成立物聯網基地。中國移動完成九大基地的建設,包括設在四川成都的手機音樂基地、上海的手機視頻基地、遼寧的位置服務基地、湖南的電子商務基地、廣東的互聯網基地、杭州的手機閱讀基地、江蘇南京的手機游戲及12580基地、福建廈門手機動漫基地、重慶的物聯網基地等九大基地。電信和聯通都也推出了自己的關于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布局。依稀記得2011年在中國移動全球開發者大會上,九大基地業務首次聯袂亮相。
現在回過頭來看,幾乎都是默默無聞。這不由得引申出一個深度的問題,為什么電信運營商沒有做過互聯網?
關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主流的觀點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國有體制問題
這類觀點主要集中在運營商對外不能拿國家的錢隨意投資或燒錢,對內不能隨意裁剪員工或破格提拔兩個方面。這個問題客觀存在但并不是根本原因,如果在國內有各種各樣的限制,為什么全球200+的運營商也沒折騰出一個像樣的互聯網產品?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二、身形龐大無法發現新機遇
其實從上面中國移動的互聯網轉型的九大專業公司看,其中部分基地的成立時間并不晚,而且以基地化運營也足以顯示出對業務的高度重視。因此,體量太大無法發現新的機遇也是立不住腳的。
上面兩點都不是充分的解釋,我歸納主要原因來自兩個方面:
一、效率問題
互聯網的機會點是轉瞬即逝的,在用戶興趣點培養的初期一旦養成習慣就會形成正反饋,即使后來者做的再好替換成本很高或甚至超越,除非市場統治者自己犯錯,否則后來者就沒有機會了。互聯網廠商的一個特點就是能夠快速識別這種機會并完成快速開發上線,在眾多機會點中一旦某種業務一有起色,馬上就會重兵壓上,其他公司發現機會后一般已經晚了。Google母公司下不斷孵化眾多新業務領域就是這樣的考慮。因此,做傳統業務的公司不僅僅是運營商,很難跟上互聯網新業務的變化,跟不上變化就意味著不容易討好用戶,自然就不容易在這種“討好用戶”的長跑中獲勝。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社會是公平的,前者的業務效率更高,自然獲勝。
二、資源詛咒
在經濟學上,有一種叫資源詛咒的現象。阿根廷的人均可耕地是美國的近2倍,且白銀、銅礦、森林等各種物產非常豐富。阿根廷的人均資源也比美國要多。但奇怪的是,阿根廷沒有因豐富的資源強盛起來。100年前阿根廷和美國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經濟總量排名世界前十,但現在看來早已經今非昔比了。因此,決定核心競爭力的不僅僅是外部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內在因素。俗話說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對于業務的開拓進取上,運營商顯然瞻前顧后的東西要多的多。往往手中有一把的好牌但卻打不出好的結局。這或許也是資源的詛咒吧!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5文章
11242瀏覽量
106137 -
電信運營商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1瀏覽量
19377
原文標題:為什么電信運營商做不過互聯網?
文章出處:【微信號:hr_opt,微信公眾號:網優雇傭軍】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算力互聯互通火了,它到底意味著什么?

秒驗三網合一,打破運營商壁壘的用戶增長加速器
云互聯網是什么意思
運營商如何實現差異化連接
三大運營商角逐視聯網市場,誰將勝出
恒訊科技介紹:互聯網專線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優勢?

北美運營商AT&amp;T認證的費用受哪些因素影響

車聯網藍海:三大運營商的聯合之路
產品申請北美運營商AT T認證的優勢有哪些

北美運營商PTCRB認證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走進北美運營商認證:解讀PTCRB與北美三大運營商的關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