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經調研發現,今年上海德朗能的進步不僅得益于多年的技術及市場積累,還與行業形勢、資本助力等多重因素有關。未來動力電池行業形勢無疑會更加嚴峻,加之圓柱三元領域的強者甚多,上海德朗能的勝算又有多大?
隨著國家政策的深度調整,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目前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家市場占比接近50%,前十大動力電池企業的市場份額接近80%,一線企業通過高質量、高產量持續蠶食市場份額,市場逐步進入寡頭壟斷時期。
嚴峻形勢高壓之下,欲在激烈洗牌的動力電池行業中占得一席之地,個別動力電池企業正通過加大資本投入、提升技術實力、擴大產能規模、積極開拓市場等途徑快速崛起,并以“黑馬”之勢沖擊第一陣營。上海德朗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德朗能”)是其中之一。
經調研發現,今年上海德朗能的進步不僅得益于多年的技術及市場積累,還與行業形勢、資本助力等多重因素有關。未來動力電池行業形勢無疑會更加嚴峻,加之圓柱三元領域的強者甚多,上海德朗能的勝算又有多大?
對接資本曲折 乘物流車東風崛起
動力電池企業欲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最不可或缺的要素是雄厚的資金。上海德朗能明白這一點,并在擴張過程中積極尋求資本支持。
2015年12月18日,佛塑科技發布的一份關于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停牌的公告顯示,佛塑科技計劃投資3.5億元收購上海德朗能35%的股權。
然而,這項股權收購計劃最終沒能成行。據佛塑科技于今年6月17日披露的公告顯示,由于公司與合作方在《合作框架協議》有效期內未能就約定事項達成一致并簽署正式法律文件,《合作框架協議》于2016年6月18日到期自動終止。
2016年8月13日,美都能源公告顯示,子公司美都墨烯與其余4家公司簽訂《股權收購意向協議書》,美都墨烯計劃與相關方共同出資1億元成立美都動力電池合伙企業,美都動力擬以不超過3.968億元現金收購時空動力、上海霞易合計持有的上海德朗能49.6%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佛塑科技當時披露方案來計算,上海德朗能100%股權對應價格為10億元。而根據美都能源公告來計算,上海德朗能100%股權對應的價格則為8億元。因此不難看出,從2015至2016年不到一年時間,上海德朗能100%股權的估值下降了2億元。
數據顯示,上海德朗能2015年度實現凈利潤130萬元,2016年1-6月實現凈利潤854萬元。這是由于其主要產品處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部分業務處于虧損狀態導致。
隨著業務調整的完成,美都能源在當時回復交易所問詢函稱,經過初步測算,預計上海德朗能2017年銷售額為10億元,凈利潤為1億元;2018年銷售額為12.5億元,凈利潤為1.25億元;2019年銷售額為15.6億元,凈利潤為1.56億元(以上數據未經審計與評估)。
經過一再售賣,最終獲得美都能源支持的上海德朗能在2017年發展果然提速。
2017年5月,高工鋰電發起的“鋰電供應鏈好產品全國巡回調研活動”走進上海德朗能得知,公司產品以三元圓柱形電池為主,擁有上海、寧波、張家港三大生產基地,彼時產能3.5Gwh,處于滿產狀態。
在提升能量密度方面,公司以改進正負極材料性能為主,量產的三元電芯比能量達250wh/kg左右,預計在2018年電芯能量密度達到280Wh/kg,在2020年批量供貨比能量300-350Wh/kg的動力電池產品。
經梳理1-10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發現,上海德朗能給多家車企配套動力電池,其中乘用車方面主要配套東風汽車;專用車方面,主要配套南汽集團、成都大運、東風汽車、中植一客、廈門金龍、時空新能源、山東吉海新能源、山東凱馬、大運汽車等。
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上海德朗能在新能源專用車領域取得不錯的成績。這除了與其自身成長因素有關外,還與新能源物流車市場的崛起及三元電池占比大幅上升有莫大關聯。
據了解,得益于隨著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逐漸成熟,支線、派送線等城市物流由于多為短途且路線固定,對于符合城區排放要求的電動物流用車的需求逐漸增大。
數據顯示,2017年1-9月,新能源汽車專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3642輛和19219輛。GGII《2017年中國新能源專用車市場調研報告》預計全年新能源專用車產量規模有望超過90000萬輛。
毫無疑問,相比于客車市場的下滑,物流車成為2017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的一大亮點,這推動了包括上海德朗能在內的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快速發展。
18650電池強者林立 德朗能勝算多大?
雖然上海德朗能在18650三元電池領域深耕多年,具備技術積累及市場優勢,但仍面臨來自競爭對手及行業路線轉向的極大挑戰。
高工鋰電了解到,18650電池由于單體能量密度高,技術、配套等相對成熟,成為不少上市公司選擇的標的對象。遠東福斯特、智航新能源、卓能、天鵬電源已分別被智慧能源、尤夫股份、凱恩股份、澳洋順昌收購或擬收購。也就是說,不止上海德朗能背后有資本支持,其競爭對手也有。
在產能方面,自2016年以來,除德朗能以外,包括鵬輝能源、遠東福斯特、億緯鋰能、橫店東磁、廣西卓能、超威創元、天能能源、猛獅科技、天鵬電源等10多家電池企業也都加大了在18650動力電池領域的布局。
根據投產進度,一輪大范圍的18650動力電池產能將會在2017年集中釋放。隨著18650動力電池產能過剩開始凸顯,上海德朗能面臨的競爭壓力明顯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特斯拉提出要用21700電池替代18650之后,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就掀起了一股關于21700的討論熱潮。在肯定了21700電池在能量密度、成本和輕量化方面的優勢之后,隨即就有多家電池企業宣布即將投產21700電池。
截至目前,在宣布布局21700電池的力神電池、億緯鋰能、猛獅科技、遠東福斯特、天鵬電源、深圳比克等電池企業當中,力神電池和億緯鋰能已經正式量產了21700電池。而且,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和北汽(常州)汽車有限公司各有一款純電動廂式運輸車已經采用了力神電池的NCM體系的21700電池。
業內分析認為,在動力電池領域,18650電池被21700電池替代的進程正加速到來。
既有來自18650電池企業的強勢競爭,又面臨著在專用車領域導入加快的21700電池的威脅,上海德朗能面臨的挑戰的確不小。未來該公司發展狀況如何,高工鋰電將持續報道。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602瀏覽量
79471
原文標題:【新宙邦?資本】動力電池領域再現“黑馬” 這家企業憑啥沖擊第一陣營?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創新航動力電池通過首批新國標認證
魏牌全新高山動力電池、哈弗動力電池首批通過電池新國標檢測
動力電池自動點焊機:新能源汽車制造的智能焊接利器
短刀才是新一代!吉利神盾短刀電池成為動力電池最主流趨勢

動力電池點焊機:新能源時代的焊接之星
寧德時代連續8年穩居全球動力電池榜首
激光焊接機:新能源動力電池焊接的高效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