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基于TOPCon的太陽能電池結構,即BICS(背接觸交叉指式載流子選擇性)太陽能電池。BICS結合了PERC、IBC和TOPCon的優勢,在標準條件下(室溫、20%反射率)實現超過30 mW/cm2的輸出功率密度。
美能溫濕度綜合環境試驗箱用于環境模擬試驗,為了驗證評估BC電池的可靠性,并通過熱疲勞誘導失效模式,早期識別制造缺陷。
BICS的電池結構
BICS 電池結構
BICS太陽能電池結構:
BICS電池結合了局部TOPCon技術和全TOPCon技術,分別應用于發射極和背表面場(BSF)區域。這種結構利用了PERC的雙面性、IBC的背接觸以及TOPCon的載流子選擇性接觸。
結構優勢:
局部TOPCon(局部隧道氧化層鈍化接觸)應用于發射極區域,有助于提高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全TOPCon(全隧道氧化層鈍化接觸)應用于BSF區域,進一步增強了電池的性能。結構設計使得電池能夠利用來自正面和背面的光,提高了光吸收和電池的整體效率。與HBC+的比較:
與HBC+電池相比,BICS電池的設計不依賴于透明導電氧化物(TCO),這有助于提高電池的光吸收和輸出功率密度。BICS電池的設計預期在標準使用條件下提供更高的性能,而HBC+電池則更適合高溫操作。BICS的功率密度與摻雜類型
在雙面光照(100%正面 AM1.5G 和 20%背面 AM1.5G)條件下,采用三種工藝參數(標準、改進、高端)對 BICS 電池性能進行評估。三種工藝下BICS不同電池周期距離時的功率密度變化工藝條件對性能的影響
隨著工藝從標準到改進再到高端的提升,BICS 的整體電池性能逐步提高。在高端工藝下,細胞性能顯示輸出密度超過 30mW/cm2,這表明工藝改進對于提升 BICS 的功率密度具有顯著作用。
電池周期距離的影響
較小的電池周期距離對BICS更為有利,意味著BICS具有較高的內部電阻,適當減小電池周期距離有助于優化 BICS 的性能。
前表面摻雜類型對比
IBC電池具有兩種前表面摻雜類型FFE和FSF,結果顯示FSF類型在這些條件下表現更優,這與之前對雙面IBC電池評估中FFE更具優勢的結果不同。原因在于FFE在BICS中不利于載流子傳輸,進一步說明在 BICS 結構中FSF是更合適的前表面摻雜類型選擇。BICS的J-V曲線與性能參數
BICS電池在不同照明條件下的J-V曲線
在三種光照條件下的最佳電池的 J-V 性能
雙面光照下,BICS的輸出功率密度達到30.35mW/cm2,相比之前研究的HBC +約高出 1mW/cm2,表明 BICS 結構在雙面光照時具有更高的輸出功率優勢。
正面光照時,BICS的性能參數也表現良好,如Jsc為41.25mA/cm2、Voc為 725.6mV、FF為83.4%、Pmax為24.96mW/cm2,展示了其在正面受光時的發電能力。
背面光照下,BICS同樣表現出色,Jsc為42.87mA/cm2、Voc為726.8mV、FF為83.5%、Pmax為26.03mW/cm2,背面電池效率超過26%。
與HBC對比:BICS的Jsc更高,這有助于提高電池的輸出功率,但Voc略低(約 750mV)。總體而言,BICS在光學性能方面表現更優,復合性能也較為出色。BICS 和 HBC+在不同溫度下的性能表現
BICS 和 HBC+溫度依賴性及在室溫下的損失分析
在室溫下,BICS電池的輸出功率密度比HBC+高出約1 mW/cm2,但在溫度升高到45°C以上時,HBC+的性能更優。
隨著溫度的升高,BICS太陽能電池的性能退化比HBC+更為顯著。這表明在高溫環境中,HBC+可能是更合適的選擇。
BICS 結合了 PERC電池的雙面方案、IBC電池的背接觸以及 TOPCon電池的載流子選擇性接觸的優點,其在標準反照率(20%)條件下具有超過 30mW/cm2 的輸出密度。在室溫時,BICS 性能優于 HBC+,但HBC +具有良好的溫度特性,在溫度超過45°C時表現更優。故而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安裝地點的氣候條件來選擇 BICS 或 HBC+,以確保太陽能電池達到最佳性能。美能溫濕度綜合環境試驗箱
確定太陽能電池承受高溫和潮濕以及零下溫度影響的能力,滿足標準:IEC61215-MQT12(濕凍試驗)、MQT13(濕熱試驗)
- 溫度范圍:-50~150℃
- 濕度范圍:20%-98%RH
美能溫濕度綜合環境試驗箱可以模擬各種氣候條件下的溫濕度環境,對BICS和HBC+太陽能電池進行全面的性能測試和優化。這樣的試驗箱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控制環境,以精確評估太陽能電池在不同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的反應和耐久性,確保它們能夠在極端天氣條件下保持最佳性能。
原文出處:Back-Contact Interdigitated Carrier-Selective Cell: Numerical Demonstration of 30 mW/cm2 Output Power Density in Standard Albedo Condition
*特別聲明:「美能光伏」公眾號所發布的原創及轉載文章,僅用于學術分享和傳遞光伏行業相關信息。未經授權,不得抄襲、篡改、引用、轉載等侵犯本公眾號相關權益的行為。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司進行刪除。
關于我們
「美能光伏」涵蓋太陽能光伏的整個產業鏈:從機理研究到組件以及發電廠的質量保證。我們的研發范圍旨在與行業合作,促進在市場上推出新的創新產品。我們的目標是降低制造成本并支持中國光伏產業參與國際競爭。
公司研發出美能在線濕法工作站,在線四探針,在線poly膜厚檢測儀,微晶晶化率測試儀、量子效率測試儀、美能二次元測試儀、美能3D顯微鏡、美能TLM等一系列先進光伏電池片制程檢測設備。同時針對光伏組件 IEC61215、IEC61730測試標準以及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標準,為光伏組件實驗室提供綜合專業的綜合測試解決方案,產品涵蓋力學可靠性,環境可靠性,電性能測試和化學材料分析等測試設備。同時我司積極布局終端電站運維以及上游硅棒硅片檢測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博士6人,25名行業應用專家,以及超過110名資深行業工程師,能為廣大客戶提供光伏測試整體解決方案。
-
模擬試驗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6155 -
試驗箱
+關注
關注
0文章
977瀏覽量
16443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1078瀏覽量
13501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轉帖]夏季生活中的小常識
夏季高壓變頻器的運行維護注意事項
德國高溫燃料電池創世界紀錄,壽命7萬小時!
夏季高壓電容損壞的原因
如何在高溫環境下確保線纜的耐用性
重載變頻器在高溫環境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及如何進行散熱

如何確保設備在高溫環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HBC電池新突破!中山大學王根順教授Nature發布27.09%的高效異質結背接觸太陽能電池

HBC電池新突破!中山大學&amp;隆基最新NC:27.09%的高效異質結背接觸太陽能電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