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不到40歲的中國青年,5年內打造出一間營收逾新臺幣700億元的公司,這是半導體產業數十年來不曾有過的傳奇。
一月中旬,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退休前最后一次出席法人說明會,各家外資分析師最興致勃勃的熱門關鍵字,不是iPhone,也不是人工智能(AI),而是“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如比特幣、萊特幣等虛擬貨幣)。
他們做的虛擬幣挖礦芯片
與手機芯片并列臺積電動能
“近來,我們觀察到來自加密貨幣挖礦的需求,急遽上升,”法說會開場,臺積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將加密貨幣與過去驅動半導體產業成長的CPU(中央處理器)、GPU(繪圖芯片)、智能型手機芯片等重要動能相提并論。
使加密貨幣成為臺積電近兩季法說會焦點、并上調今年營收預測的,是2013年才成立的中國企業——比特大陸(Bitmain)。
它是一間自行設計芯片,生產銷售比特幣挖礦機,并有“礦池”、“云端挖礦平臺”及AI解決方案的企業(詳見第62頁圖)。其發展速度如乘火箭一般,去年初約300名員工,至今年1月已擴張至1500人。
“從營收看,我們已經是大陸IC設計公司第2大,”比特大陸共同創辦人暨共同執行長詹克團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首度對外透露其2017年營收約25億美元(約合新臺幣733億元),超越中國手機芯片廠展訊。
不僅如此,比特大陸自去年下半年起,已成為臺積電中國第2大客戶,今年更可能躋身全球前5大客戶。里昂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侯明孝估計,加密貨幣挖礦芯片,今年占臺積電營收上看7%,其中,約8成訂單來自比特大陸,“它今年對臺積電的營收貢獻,甚至可能超過(華為旗下)海思。”
雖然其與傳統IC設計公司不同,非直接銷售芯片,而是將芯片搭載在礦機上出售,并有比特幣挖礦收益,但保守估計,光是其今年在臺積電下單金額,就已超越***第二大IC設計公司聯詠去年全年營收。
他被傳為中國比特幣首富
推比特幣分裂,降交易成本
傳奇的序章,由今年僅32歲的比特大陸共同創辦人暨共同執行長吳忌寒寫下。他提出比特大陸的創業構想,主掌業務與財務,更是傳說中的中國比特幣首富,市場推估其個人持有的比特幣價值超過新臺幣13億元,但比特大陸否認此說法。
這位比特幣大亨形象兩極,有人視他為比特幣在中國的“布道者”。原任職創投業的他,在比特幣兌美元匯率首次達到1:1的7年前,和兩位朋友成立中國最大的區塊鏈論壇“巴比特”,試圖扭轉大眾對比特幣是騙局的疑慮。他也是中國第一位翻譯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之論文的譯者。
不過,加密貨幣媒體Coindesk將吳忌寒選入2017年區塊鏈10大人物,他的肖像畫卻是漫威電影《雷神索爾》中亦正亦邪的“邪神洛基”。
爭議緣于去年,吳忌寒大力支持比特幣分裂,以降低交易成本、促進流通,讓比特幣更近于流通貨幣,因此誕生稱為“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的比特幣分支。但反對者認為,支持分裂的多為經營比特幣生意之廠商,若話語權落入少數商人手中,將違背比特幣的“去中心化”思想。此爭議尚未有定論。
他筑起帝國護城河
看好比特幣能解通膨亂象
若說吳忌寒擘劃出比特大陸的骨干,在他背后為這座王國填起血肉、筑起護城河的,則是技術背景出身的詹克團。
今年39歲的詹克團,喜愛思考哲學,閱讀歷史書籍及科幻小說。受訪時,常常經過數秒思考,才悠悠的回答問題,句子精短,有時僅答一個“是”字。專訪結束后他自嘲的說:“我可能是你采訪過最安靜的CEO。”
2013年,吳忌寒找上詹克團,希望他協助研發挖礦芯片,隔天,詹克團只花了兩小時閱讀比特幣相關資料,便毅然決定加入比特大陸。
“我發現這(比特幣)是個偉大的東西,這就是我一直要找的!”詹克團表示,他自10年前開始思考通貨膨脹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為什么現在的人們都要不停的跑,才不至于被通貨膨脹給甩出去?當我看到比特幣馬上就明白,這可能是解藥。”
當時,比特幣雖處于戰國時代,業內有約五十家廠商投入礦機芯片開發,但對臺積電而言,這仍是未知的領域,“它看到兩個年輕人來找我做芯片,感覺我們是不是騙子?”詹克團笑著回憶。
詹克團向臺積電的北京業務團隊做了比特幣的簡報,并以預先付款方式取得信任,從相對成熟的55奈米制程開始投片,再進展到28、16奈米等先進制程,“他們有個北京的業務女孩,還因為這事(指理解比特幣、接下比特大陸訂單)在內部得到很多獎勵,被稱為臺積電的『比特幣女王』。”
比特大陸能在5年內營收從零成長到逾700億元,固然跟比特幣近年暴漲的行情有關,但其能成為礦機產業少數坐大的贏家,在于兩項關鍵。
首先是詹克團的中庸哲學。比特大陸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能設計出單位耗電量內,運算效率最高的挖礦芯片。初期,挖礦芯片有大、小尺寸之爭,大尺寸芯片運算效能強,但耗電量高,散熱問題難解決,設計時程長,拖累產品上市速度,小型芯片特性則相反。
“從哲學層面考慮,大和小之間,中國人講求中庸之道,”喜愛思辨的詹克團選擇設計中型芯片,試圖在能耗比與產品開發時程取得平衡,“一開始想說我會不會做錯了?但幾年下來,跟我不一樣的都掛了,應該還是我對了。”他笑了起來。
其次,則是在高峰時就預備過冬。2014年,比特幣匯率從最高1:950美元,一路跌到約1:309美元。當時比特大陸因現金水位較高,幸運存活,并且相較多數對手資金斷鏈倒閉、或縮減研發資源,其在低谷時沒停止研發,隔年推出新一代芯片與礦機后,就此橫掃市場,如今品牌市占率逾8成5。
“對傳統公司來說,今年生意這么大,明年生意這么小,他們肯定受不了3對我們來說,大的時候,就要想好明年會這么小,要準備更多現金,未來即使幣價低迷三年,公司還是要能很好的活著。”詹克團表示。
分散風險,做起AI芯片
研發人力超過挖礦芯片團隊
有鑒于公司若將所有業務壓在比特幣上,不利于長期發展,加上挖礦芯片市場若持續做大,其他IC設計大廠很可能加入競爭。兩位比特幣界的霸主,如今也已啟動轉型。
前年起,詹克團開始研發AI芯片,希望能打破IC設計界“一代拳王”魔咒。目前以影像辨識為方向,并套用其在比特幣礦機經驗,不是只賣芯片,而是將芯片連同軟件、演算法都包裹在伺服器內,整機銷售,提高附加價值。
為了招聘適合人選,降低進入AI領域的門檻,詹克團和吳忌寒兩人時常親自出馬,登門挖角,“一代拳王是很真實的狀況,我們是抱著二次創業的心態進入AI市場,重點是要夠謙虛,確實不懂,就多跟人學習。”詹克團表示,AI芯片研發人力現已有300人,超過比特幣挖礦芯片的研發團隊規模。
同時,眼前更要解決員工數在一年內變為5倍,很現實的管理議題,“現在我們努力建設,公司的文化、制度,到IT系統,這些基本的東西,要迅速表現出來。”詹克團透露,自己正在閱讀美國創業圈的暢銷書《精實創業》(The Lean Startup),加強管理能力。
未來,比特大陸將持續跟臺積電密切合作,預計采用7奈米等更先進制程,同時也已不須預先付款。此外,它也與***的封測、被動元件及主機板廠合作,并在臺招聘工程師,采訪的這個星期天一早,詹克團就約了應征者面談,他一季至少來***一次。
一間成立5年的公司,能迅速成為今年預計貢獻臺積電逾六百億營收的大客戶,吳忌寒與詹克團當年“敢賭”的眼光,決定了一半的成功。但未來,當比特幣熱潮冷卻,甚至所有礦藏挖完的那一天,AI二次創業能否成功?兩人的名字能否繼續留在半導體業的名人榜上?考驗著兩位比特幣帝國的霸主,能否將勇氣與野心,轉化為管理和執行。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755瀏覽量
169823 -
比特幣
+關注
關注
57文章
7007瀏覽量
1433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