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對華半導體設備出口呈上升態勢,今年初的出口額已超越了兩年前行業鼎盛時期的記錄。此趨勢受諸多因素驅動,包括行業整體復蘇及中國在美方施壓下對傳統半導體的重視程度加深。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GACC)4月30日發布的數據,今年1月中國從韓國進口半導體設備(海關編碼848620)達1.4969億美元,2月則為1.4899億美元。這一數字遠超2022年同期。相較于兩年前,1月進口額上漲7.8%,2月進口額飆升20.2%。
過去一年中,中國穩步提升從韓企購買設備的規模。2023年1月進口額為4905萬美元,12月激增206.4%至1.503億美元。這一增幅與日本同期的154.7%不相上下。鑒于日本和美國均擁有頂尖的半導體設備制造商,中國對韓國設備商的青睞可見一斑。
業界專家普遍認為,出口增長主要得益于半導體行業的回暖以及韓國企業在中國推進工藝升級。隨著企業加大對人工智能(AI)計算優化半導體的采購力度,人工智能的繁榮帶動了半導體設備需求的增長。作為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進口量大幅攀升。
韓國設備廠商的大部分銷售額源自三星電子等知名半導體企業。觀察家們指出,這些企業對中國工廠的升級投入或有助于推動出口增長。
分析師們也認為,中國傳統半導體產業的近期擴張對韓國設備公司而言是利好消息。盡管傳統半導體的附加值相對較低,但其在武器系統、汽車、飛機和機器人領域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占據了半導體總需求的75%。
盡管韓國在與美國、日本和荷蘭等頂級半導體設備強國的競爭中稍顯遜色,但隨著競爭范圍擴展至傳統設備領域,韓國設備制造商已尋找到更為明確的機遇。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傳統設備所承受的競爭壓力小于先進設備,這為韓國設備制造商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間。盡管個別合同可能存在差異,但在定價方面仍有充足的余地展現競爭力。”他補充說,“由于美國、日本和歐洲在設備生產上實現自給自足,且中國以外的市場有限,因此該行業向中國傳統半導體的拓展備受期待。”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3文章
29735瀏覽量
21285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9014瀏覽量
249433 -
半導體設備
+關注
關注
4文章
395瀏覽量
160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全球半導體進出口(1-3月):日本設備出口增長14.1%,韓國集成電路出口增加1.6%
韓國半導體對華出口暴跌 信息通信產業出口額減少31.8%
調查稱韓國半導體技術全面落后中國
韓國半導體出口動態:2024年對華出口下滑,對臺越出口增長
2024年韓國芯片出口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3.9%
全球半導體市場持續增長,中國集成電路出口表現亮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