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小米推出CyberOne;10月特斯拉發布Optimus并宣稱2萬美金的量產價格;11月,大規模語言模型ChatGTP橫空出世,2023年1月,優必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人形機器人再一次被推向風口……
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經歷了從簡單的機械裝置到現代復雜智能系統的演變。早期的人形機器人主要是木偶和機械式自動裝置,受制于技術水平的限制。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形機器人逐漸具備了更高級的功能,如自主運動、環境感知和人機交互等。
人形機器人技術極為復雜,涉及多個方面的核心技術,其中包括機械結構和執行器、控制系統、傳感器、人工智能、人機交互、能源管理、機器視覺等。這些技術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人形機器人系統的核心部分,對于實現機器人的高效運動、智能化交互、精準感知和高效決策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在科技快速發展下,人形機器人許多方面的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存在一些技術瓶頸,如機械結構和執行器的性能、控制系統的精確度、傳感器的實時性與精確性、人工智能算法的復雜性以及人機交互的自然性等。這些技術很大程度將影響人形機器人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和穩定性。
當前,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市場上真正意義上的玩家較少,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國、歐洲、中國等機器人產業鏈較為領先的國家和地區。多數產品還處于原型或者概念驗證階段,尚未實現大規模量產和廣泛商業化應用。已實現推出原型機/產品的公司包括日本本田、美國波士頓動力、美國敏捷機器人、中國優必選、中國小米和美國特斯拉等。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可以分為上中下游三個層次。上游主要是零部件和軟件系統供應商,包括電機、關節、傳感器、控制器、操作系統等等,這些零部件和軟件系統的質量和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機器人的性能和穩定性。中游是人形機器人本體的制造商,負責將各個零部件組裝成完整的機器人產品,并進行測試和質檢。下游則是人形機器人的終端應用市場,包括醫療、教育、救災救援、公共安全、生產制造、家庭陪護等多個領域。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圖示
資料來源: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
GGII認為,中短期內,人形機器人在制造業幾乎沒有規模化應用的可能性,一方面制造業場景對人形機器人性能要求較高;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相比于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不管是效率上還是成本上都不具備應用優勢;相比之下,人形機器人有望在對人形設計和AI需求更高的服務和特種領域率先商業化落地。預計2026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在服務機器人中的滲透率有望達到3.5%,市場規模超20億美元,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美元。
除技術瓶頸和價格門檻外,人形機器人在實際應用落地時,仍面臨許多風險與挑戰;一方面,機器人需要收集和處理大量個人和敏感信息。如何確保數據的安全和個人隱私不受侵犯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企業和研究機構需要采取有效的數據保護措施,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以維護用戶隱私。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作為進入人類日常生活的智能產品,必將面臨一系列倫理和道德問題,如機器人的權利與責任、人工智能的道德底線、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等。政府和社會需要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制定相應的法規和道德準則以指導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編制了《2023年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本報告系統地分析了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內容涵蓋了行業概況、產業鏈結構分析、市場競爭分析、核心技術與發展趨勢、應用領域前景分析、代表產品分析、行業風險與挑戰以及其他仿生機器人的相關信息。通過對人形機器人各個方面的深入剖析,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人形機器人行業結構、發展現狀和應用前景。
審核編輯 :李倩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3文章
29739瀏覽量
212863 -
機器視覺
+關注
關注
163文章
4597瀏覽量
12289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9018瀏覽量
249469
原文標題:GGII:2023年人形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
文章出處:【微信號:gaogong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華為、小鵬入局!人形機器人新品如何加速落地家庭、商業和醫療場景?

肇觀電子賦能人形機器人視覺技術革新
伺服電動缸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阿普奇榮獲年度優秀供應鏈企業:2024年人形機器人行業的高光時刻

專家:10年后每個人需要兩臺機器人
鯨啟智能機器人入選多項金融銀行機器人行業報告

機器視覺 歡創播報 Figure 02人形機器人發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