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Quantum平臺由庫和系統組成,可供研究人員推進量子編程模型
cuQuantum是用于量子電路仿真的加速庫。IBM Qiskit、Google Cirq、百度量易伏、QMWare. QuEra、Xanadu Pennylane、Agnostiq和AWS Bracket。它可將NVIDIA GPU連接到量子計算機以極快的速度進行糾錯。
Spark RAPIDS是NVIDIA加速的Apache Spark數據處理引擎。數據處理是全球5000億美元云計算支出的主要工作負載。
我們正在將RAFT的加速引入到Meta的開源FAISS AI相似性搜索,超過1000家組織使用的對于構建專有大型語言模型的組織而言,向量數據庫至關重要。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NVIDIA
+關注
關注
14文章
5302瀏覽量
106312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976瀏覽量
139970 -
數據處理
+關注
關注
0文章
627瀏覽量
29161 -
gtc
+關注
關注
0文章
73瀏覽量
45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研華科技亮相NVIDIA GTC 2025大會
研華科技亮相2025 NVIDIA GTC大會,展示最新邊緣計算解決方案,涵蓋生成式AI邊緣系統、服務型引導機器人及醫療AI設備三大主軸,并發布工業級MGX模塊化邊緣服務器,全面展現軟硬整合能力,助力產業加速AI應用落地。
NVIDIA加速的Apache Spark助力企業節省大量成本
隨著 NVIDIA 推出 Aether 項目,通過采用 NVIDIA 加速的 Apache Spark 企業得以自動加速其數據中心規模的分析工作負載,從而節省數百萬美元。

英偉達GTC2025亮點:NVIDIA、Alphabet 和谷歌攜手開啟代理式與物理AI的未來
、優化能源電網等。在 NVIDIA GTC 全球 AI 大會上,來自 Google DeepMind、Isomorphic Labs、I

商湯絕影王曉剛亮相NVIDIA GTC 2025并發表主題演講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商湯絕影CEO王曉剛在NVIDIA GTC 2025發表演講《激發通用人工智能的創造力,引領智能汽車走向全新的未來》。
NVIDIA GTC2025 亮點 NVIDIA推出 DGX Spark個人AI計算機
和聯想)提供。 NVIDIA 發布了由 NVIDIA Grace Blackwell 平臺驅動的 DGX 個人 AI 超級計算機。 DGX Spark(前身為 Project DIGITS)支持 AI

英偉達GTC25亮點:NVIDIA Blackwell Ultra 開啟 AI 推理新時代
英偉達GTC25亮點:NVIDIA Blackwell Ultra 開啟 AI 推理新時代
NVIDIA GTC 2025精華一文讀完 黃仁勛在GTC上的主題演講
AI 發展的人才和創意。對于創造新機會、新解決方案和新思維方式而言,GTC 無疑是絕佳選擇。 在 GTC 大會,您可以了解最新新聞、聆聽業內討論、觀看機器人演示,并思考變革行業的重大趨勢。 GTC

NVIDIA 宣布推出 DGX Spark 個人 AI 計算機
和聯想)提供 ? ?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 —— GTC —— 太平洋時間 2025 年 3 月 18日 —— NVIDIA 今日發布了由 NVIDIA Grace Blackwell 平臺驅動
發表于 03-19 09:59
?317次閱讀

汽車行業領軍企業即將亮相NVIDIA GTC 2025
全球 AI 盛會NVIDIA GTC將于 3 月 17 日至 21 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 NVIDIA 汽車合作伙伴將在本屆大會上演示交通運輸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并展示下一代汽車。
NVIDIA GTC 2025大會即將啟幕
NVIDIA 宣布,全球頂尖的 AI 盛會 GTC 2025 將于 3 月 17 至 21 日重返美國加州圣何塞,屆時 AI 領域的精英人士將齊聚 GTC,展示當前物理 AI、代理式 AI 和科學
NVIDIA GTC 2025大會預告
NVIDIA CEO 黃仁勛的主題演講將于北京時間 3 月 19 日(星期三)凌晨 1:00(當地時間 2025 年 3 月 18 日上午 10:00)在圣何塞 SAP 中心舉行。
RAPIDS cuDF將pandas提速近150倍
在 NVIDIA GTC 2024 上,NVIDIA 宣布,RAPIDS cuDF 當前已能夠為 950 萬 pandas 用戶帶來 GPU 加速,且無需修改代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