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輸線變成了電路元件
傳輸線用來將信號或電能量從一點傳輸?shù)搅硪稽c。比較熟悉的傳輸線為大街上的輸電線,電話線,電子技術中PCB電路板上元器件之間的連線等等。在基本電路原理分析中,假設元件之間的傳輸線長度可以忽略不計,即可以用拓撲結構表示信號之間的連線。在這種假設下,認為在源端所測的時間與電路中任意位置所測的時間相同,信號之間無延時,正弦波形的相位差為零。
當源端與終端之間的距離足夠大時,時間延遲效應就會變得足夠大,同一時間點測試的源端和終端的正弦波形的相位差就可以觀測到。
對于電阻,電容,電感這幾種基本元件,在集總參數(shù)理論中,元件上的傳輸時間延遲可以忽略不計,當他們的尺寸足夠大,或者元件上的連線足夠長,就需要把它們看成分布參數(shù)元件,這就意味著這些元件的電阻,電容,電感參數(shù)必須按單位長度分塊計算。
傳輸線足夠長時,它就具有了分布參數(shù)特征,因此,傳輸線本身就變?yōu)榱穗娐吩?/p>
傳輸線電路的構成
線路自感
無論傳輸線是什么形狀,當傳輸線流過電流I,在線路上就會產(chǎn)生磁通Φ,磁通讓線路產(chǎn)生自感:
這是結果對于工程實踐者,直接引用即可,因此,當線路中通過高頻信號時,信號流過線路產(chǎn)生的感抗會變得很大,不能被忽略。
傳輸線間的電容
任意兩條無限長的傳輸線,他們由兩根平行的圓柱形導體組成。它們分別帶有相反電量的電荷。假設一根導體為零電位,另一根導體半徑為b,電位為V的圓柱導體,它們之間的軸線距離為h,那么,它們之間的容值為:
電容值只與導線長度L,導線距離h,導線半徑b有關;與導線間的電壓無關。
對于長度為L的導體,與零電位導電平板距離越小,容值越大,這個特性與平板電容特性一致。由于電容特性為并聯(lián)越多,容值越大,這樣,N個長度為L的導體連線,導線間電容值就放大N倍。
導線之間的電位差影響的是等效線電荷密度:
這個容值公式非常重要,如果把傳輸線分割為長度為L的線段,則每個線段對應的電容值為C,而多個長度為L的線段之前是并聯(lián)關系,線路長度越長,線路間容值越大。由公式也可以得到線路間隙越大,電容值越小,線徑越小電容值也越小。
理解這個道理,可以用極限法,假設線路間隙無窮大,電容值一定無窮小,假設線徑無窮小,幾乎看不見,則電容值也一定無窮小。而對于長導線L,當導線長度L無窮大,必定電容值無窮大。
這就給工程實踐帶來了指導意義,對于高頻信號線路,要盡一切可能減小線長,增大線路與地之間的間隙,高頻信號下面不要鋪設數(shù)字地平面。信號線使用最小線寬,目前一般PCB加工工藝可滿足6mil線寬,有些PCB企業(yè)可加工4mil線寬。
這樣就可以利用集總電容和集總電感來建立給定傳輸線的模型:
傳輸線中信號傳播
假設傳輸線無損耗,輸入信號全部功率最終都被傳輸給輸出端。
在t=0時刻,閉合開關S1,電壓信號V加在傳輸線輸入端。在開關閉合時,電壓V不可能一瞬間就出現(xiàn)在傳輸線的各個點上,電壓以確定的速度從輸入端相接收端傳播。
在上圖中,用綠色表示是在某一瞬間,電壓已經(jīng)充至V的一段傳輸線,用黑色表示了還未被充電的其余一段傳輸線。
隨著傳輸線充電,信號波以速度v從左向右前進,當波傳播到達終端時,電壓波和電流波全部或一部分將會被產(chǎn)生反射。反射的大小依賴于傳輸線終端的連接特性。
1 如果連接在終端的電阻被斷開,終端未消耗能量,信號波前電壓將會被全部地反射回去。
2 如果連接在終端的電阻被接入,終端消耗一部分能量或全部能量,只有部分入射電壓或無電壓被反射回去。
傳輸線模型中元件的工作過程
S1開關閉合,S2開關斷開情況
當開關S1閉合時,L1中的電流開始增大,并且C1開始充電,當C1充電完成后,L2中的電流開始增大,接著是C2開始充電,這樣逐次向前充電,直到全部電容都完成充電為止。
信號波前進的速度不僅取決于每個電感電流達到其最大值的速度,也取決于每個電容電壓達到其最大值的速度。如果L,C的值都比較小,信號波前進的速度就比較快。
可以證明信號波速度與電感和電容乘積所確定的某一函數(shù)成反比:
S1開關閉合,S2開關開通情況
當一個電阻接在已經(jīng)充好電的傳輸線輸出端,靠近電阻R的電容C首先通過電阻放電,同時電感產(chǎn)生反電動勢,然后是C2放電,然后是C1放電,當所有電容都放電完成時,電阻兩端形成一個電壓尖峰。
傳輸線電路模型
在傳輸線上,還應該包含有串聯(lián)電阻R,串聯(lián)電阻值與導體中的電導率有關,電導率小的導體對應的電阻值大,相應的損耗大。
同時,還包含有并聯(lián)電導G,電導用來表示傳輸線間電介質中流過的漏電流。電介質的電導率大,漏電流越大,電導G越大。
串聯(lián)電阻R與并聯(lián)電導G都是頻率的函數(shù)。這樣,就獲得了傳輸線電路模型
-
pcb
+關注
關注
4346文章
23363瀏覽量
405779 -
電路板
+關注
關注
140文章
5073瀏覽量
101147 -
傳輸線
+關注
關注
0文章
378瀏覽量
24459 -
高頻信號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3瀏覽量
21937 -
電路元件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8瀏覽量
11217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PCB傳輸線模型行為特征分析
高頻信號傳輸線傳輸高頻的使用方式
PSPICE中傳輸線模型求解?
傳輸線效應詳解
為什么低頻信號在較短傳輸線不考慮反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