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題目來源于 LeetCode 第 394 號問題:字符串編碼,難度為「中等」,根據評論區的反饋,近期華為面試、字節面試都出現過。


一、題目描述
給定一個經過編碼的字符串,返回它解碼后的字符串。
編碼規則為:k[encoded_string]
,表示其中方括號內部的encoded_string
正好重復k
次。注意k
保證為正整數。
你可以認為輸入字符串總是有效的;輸入字符串中沒有額外的空格,且輸入的方括號總是符合格式要求的。
此外,你可以認為原始數據不包含數字,所有的數字只表示重復的次數k
,例如不會出現像3a
或2[4]
的輸入。
示例 1:
輸入:s ="3[a]2[bc]"
輸出:"aaabcbc"
示例 2:
輸入:s ="3[a2[c]]"
輸出:"accaccacc"
示例 3:
輸入:s ="2[abc]3[cd]ef"
輸出:"abcabccdcdcdef"
示例 4:
輸入:s ="abc3[cd]xyz"
輸出:"abccdcdcdxyz"
提示:
-
1 <= s.length <= 30
-
s
由小寫英文字母、數字和方括號'[]'
組成 -
s
保證是一個有效的輸入。 -
s
中所有整數的取值范圍為[1, 300]
二、題目解析
注意示例 2 ,可以發現字符串中存在括號內有嵌套括號的情況,這個時候,只有先把內層括號解碼成功,才能再去解碼外層括號。

也就意味著后面訪問的括號比前面訪問的括號還更早的進行處理,與棧的先入后出特點對應。
所以,本題使用棧來處理。
具體操作如下:
1、構建兩個棧,一個是數字棧numStack
,在遍歷編碼字符串過程中記錄出現的數字;一個是字符串棧strStack
,在遍歷編碼字符串過程中記錄出現的字符串。
2、初始化兩個變量,一個是digit
,用來記錄訪問到字符串之前出現的數字;一個是res
,在訪問編碼字符串的過程中,把得到的結果存放到 res 中。
3、接下來,開始從頭到尾訪問編碼字符串,在訪問過程中,字符會出現 4 種情況。

4、如果是數字,需要把字符轉成整型數字,然后更新到digit
上,代表后續的字符串需要重復digit
次。
5、如果是字符,說明它就出現一次,可以直接存放到 res 中。
6、如果是"[" ,這個時候出現了嵌套的內層編碼字符串,而外層的解碼需要等待內層解碼的結果,那么之前已經掃描的字符需要存放起來,等到內層解碼之后再重新使用。

7、如果是"]" ,此時,內層解碼已經有結果,需要把它和前面的字符串進行拼接。
8、拼接的方式就是先通過 numsStack 的棧頂元素獲取重復的次數,再通過 strStack 的棧頂元素獲取前面的字符串。
9、最后返回 res 就行。
三、參考代碼
1、Java 代碼
//登錄AlgoMooc官網獲取更多算法圖解
//https://www.algomooc.com
//作者:程序員吳師兄
//代碼有看不懂的地方一定要私聊咨詢吳師兄呀
//字符串解碼(LeetCode394)//leetcode.cn/problems/decode-string/
classSolution{
publicStringdecodeString(Strings){
//創建數字棧,在遍歷編碼字符串過程中記錄出現的數字
DequenumStack=newLinkedList<>();
//創建字符棧,在遍歷編碼字符串過程中記錄出現的字符串
DequestrStack=newLinkedList<>();
//在訪問編碼字符串的過程中,用來記錄訪問到字符串之前出現的數字,一開始為0
intdigit=0;
//在訪問編碼字符串的過程中,把得到的結果存放到res中
StringBuilderres=newStringBuilder();
//從頭到尾遍歷編碼字符串
for(inti=0;i//在遍歷過程中,字符會出現4種情況
//先獲取此時訪問的字符
charch=s.charAt(i);
//1、如果是數字,需要把字符轉成整型數字
//注意數字不一定是1位,有可能是多位
//比如123a,在字母a的前面出現了123,表示a重復出現123次
//那么一開始ch為1,當訪問到ch為2的時候,1和2要組成數字12
//再出現3,12和3組成數字123
if(Character.isDigit(ch)){
//先將字符轉成整型數字ch-‘0’
//補充知識:將字符'0'-'9'轉換為數字,只需將字符變量減去'0'就行
//因為字符和數字在內存里都是以ASCII碼形式存儲的
//減去'0',其實就是減去字符'0'的ASCII碼,而字符'0'的ASCII碼是30
//所以減去'0'也就是減去30,然后就可以得到字符對應的數字了。
intnum=ch-'0';
//再將這個數字和前面存儲的數字進行組合
//1和2組成數字12,也就是1*10+2=12
//12和3組成數字123,也就是12*10+3=123
digit=digit*10+num;
//2、如果是字符
}elseif((ch>='a'&&ch<=?'z')){
//說明它就出現一次,可以直接存放到res中
res.append(ch);
//3、如果是"["
//出現了嵌套的內層編碼字符串,而外層的解碼需要等待內層解碼的結果
//那么之前已經掃描的字符需要存放起來,等到內層解碼之后再重新使用
}elseif(ch=='['){
//把數字存放到數字棧
numStack.push(digit);
//把外層的解碼字符串存放到字符串棧
strStack.push(res);
//開始新的一輪解碼
//于是,digit歸零
digit=0;
//res重新初始化
res=newStringBuilder();
//4、如果是"]"
}elseif(ch==']'){
//此時,內層解碼已經有結果,需要把它和前面的字符串進行拼接
//第一步,先去查看內層解碼的字符串需要被重復輸出幾次
//比如e3[abc],比如內層解碼結果abc需要輸出3次
//通過數字棧提取出次數
intcount=numStack.poll();
//第二步,通過字符串棧提取出之前的解碼字符串
StringBuilderoutString=strStack.poll();
//第三步,不斷的把內層解碼的字符串拼接起來
for(intj=0;j//拼接到outString后面,拼接count次
outString.append(res.toString());
}
//再把此時得到的結果賦值給res
res=outString;
}
}
//返回解碼成功的字符串
returnres.toString();
}
}
2、C++ 代碼
classSolution{
public:
stringdecodeString(strings){
//創建數字棧,在遍歷編碼字符串過程中記錄出現的數字
stack<int>numStack;
//創建字符棧,在遍歷編碼字符串過程中記錄出現的字符串
stack<string>strStack;
//在訪問編碼字符串的過程中,用來記錄訪問到字符串之前出現的數字,一開始為0
intdigit=0;
//在訪問編碼字符串的過程中,把得到的結果存放到res中
stringres;
//從頭到尾遍歷編碼字符串
for(inti=0;i//在遍歷過程中,字符會出現4種情況
//先獲取此時訪問的字符
charch=s[i];
//1、如果是數字,需要把字符轉成整型數字
//注意數字不一定是1位,有可能是多位
//比如123a,在字母a的前面出現了123,表示a重復出現123次
//那么一開始ch為1,當訪問到ch為2的時候,1和2要組成數字12
//再出現3,12和3組成數字123
if(ch>='0'&&ch<='9'){
//先將字符轉成整型數字ch-‘0’
//補充知識:將字符'0'-'9'轉換為數字,只需將字符變量減去'0'就行
//因為字符和數字在內存里都是以ASCII碼形式存儲的
//減去'0',其實就是減去字符'0'的ASCII碼,而字符'0'的ASCII碼是30
//所以減去'0'也就是減去30,然后就可以得到字符對應的數字了。
intnum=ch-'0';
//再將這個數字和前面存儲的數字進行組合
//1和2組成數字12,也就是1*10+2=12
//12和3組成數字123,也就是12*10+3=123
digit=digit*10+num;
//2、如果是字符
}elseif((ch>='a'&&ch<=?'z')){
//說明它就出現一次,可以直接存放到res中
res+=ch;
//3、如果是"["
//出現了嵌套的內層編碼字符串,而外層的解碼需要等待內層解碼的結果
//那么之前已經掃描的字符需要存放起來,等到內層解碼之后再重新使用
}elseif(ch=='['){
//把數字存放到數字棧
numStack.push(digit);
//把外層的解碼字符串存放到字符串棧
strStack.push(res);
//開始新的一輪解碼
//于是,digit歸零
digit=0;
//res重新初始化
res="";
//4、如果是"]"
}elseif(ch==']'){
//此時,內層解碼已經有結果,需要把它和前面的字符串進行拼接
//第一步,先去查看內層解碼的字符串需要被重復輸出幾次
//比如e3[abc],比如內層解碼結果abc需要輸出3次
//通過數字棧提取出次數
intcount=numStack.top();
numStack.pop();
//第二步,通過字符串棧提取出之前的解碼字符串
stringoutString=strStack.top();
strStack.pop();
//第三步,不斷的把內層解碼的字符串拼接起來
for(intj=0;j//拼接到outString后面,拼接count次
outString+=res;
}
//再把此時得到的結果賦值給res
res=outString;
}
}
//返回解碼成功的字符串
returnres;
}
};
3、Python 代碼
classSolution:
defdecodeString(self,s:str)->str:
#創建數字棧,在遍歷編碼字符串過程中記錄出現的數字
numStack=[]
#創建字符棧,在遍歷編碼字符串過程中記錄出現的字符串
strStack=[]
#在訪問編碼字符串的過程中,用來記錄訪問到字符串之前出現的數字,一開始為0
digit=0
#在訪問編碼字符串的過程中,把得到的結果存放到res中
res=""
#從頭到尾遍歷編碼字符串
forchins:
#在遍歷過程中,字符會出現4種情況
#先獲取此時訪問的字符
#1、如果是數字,需要把字符轉成整型數字
#注意數字不一定是1位,有可能是多位
#比如123a,在字母a的前面出現了123,表示a重復出現123次
#那么一開始ch為1,當訪問到ch為2的時候,1和2要組成數字12
#再出現3,12和3組成數字123
if'0'<=?ch?<=?'9':
#先將字符轉成整型數字ch-‘0’
#補充知識:將字符'0'-'9'轉換為數字,只需將字符變量減去'0'就行
#因為字符和數字在內存里都是以ASCII碼形式存儲的
#減去'0',其實就是減去字符'0'的ASCII碼,而字符'0'的ASCII碼是30
#所以減去'0'也就是減去30,然后就可以得到字符對應的數字了。
num=int(ch)
#再將這個數字和前面存儲的數字進行組合
#1和2組成數字12,也就是1*10+2=12
#12和3組成數字123,也就是12*10+3=123
digit=digit*10+num
#2、如果是字符
elifch>='a'andch<=?'z':
#說明它就出現一次,可以直接存放到res中
res+=ch
#3、如果是"["
#出現了嵌套的內層編碼字符串,而外層的解碼需要等待內層解碼的結果
#那么之前已經掃描的字符需要存放起來,等到內層解碼之后再重新使用
elifch=='[':
#把數字存放到數字棧
numStack.append(digit)
#把外層的解碼字符串存放到字符串棧
strStack.append(res)
#開始新的一輪解碼
#于是,digit歸零
digit=0
#res重新初始化
res=""
#4、如果是"]"
elifch==']':
#此時,內層解碼已經有結果,需要把它和前面的字符串進行拼接
#第一步,先去查看內層解碼的字符串需要被重復輸出幾次
#比如e3[abc],比如內層解碼結果abc需要輸出3次
#通過數字棧提取出次數
count=numStack.pop()
#第二步,通過字符串棧提取出之前的解碼字符串
outString=strStack.pop()
#第三步,不斷的把內層解碼的字符串拼接起來
forjinrange(0,count):
#拼接到outString后面,拼接count次
outString+=res
#再把此時得到的結果賦值給res
res=outString
#返回解碼成功的字符串
returnres
四、復雜度分析
-
時間復雜度 O(N),一次遍歷
s
- 空間復雜度 O(N),輔助棧在極端情況下需要線性空間。
審核編輯 :李倩
-
解碼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6瀏覽量
27878 -
字符串
+關注
關注
1文章
590瀏覽量
22231
原文標題:LeetCode 394:字符串解碼
文章出處:【微信號:TheAlgorithm,微信公眾號:算法與數據結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