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學術文獻中廣泛涵蓋了多輸入多輸出 (MIMO) 開環和閉環技術的理論限制,但有關相關電路實現復雜性的信息卻很少。Lekun 研究了這些技術所涉及的復雜性和性能權衡,并為實際系統實施推薦了指導方針。
MIMO 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技術,可用于實現未來無線數據系統所需的高速數據速率。可以使用 MIMO 傳輸多個流,從而提高系統吞吐量。有時單輸入多輸出 (SIMO) 和多輸入單輸出 (MISO) 也松散地稱為 MIMO。單輸入單輸出 (SISO)、SIMO、MISO 和 MIMO 天線配置如圖 1 所示。目前,MIMO 已被大多數 3G 和 4G 無線標準采用,例如 WiMAX、時分同步碼分多址 (TD- SCDMA) 和長期演進 (LTE)。
圖 1:無線數據可以通過 SISO、SIMO、MISO 或 MIMO 天線配置傳輸。
在傳統的無線系統中,接收器和發射器不來回通信。接收器獨自確定頻道信息和解碼流。這給接收器帶來了沉重的復雜性負擔,并阻止了系統充分利用信道分集或容量。這些系統稱為開環系統。
大多數當前的無線標準在手機和基站收發信臺 (BTS) 之間分配了有限的反饋信道。該信道可用于多種用途,尤其是用于將有關該信道的重要信息發送回 BTS。這些信息支持簡單的空間分集和多路復用技術,從而提高系統的有效信噪比 (SNR),并有可能簡化接收器架構。這些系統稱為閉環系統。
開環 MIMO
對于 SIMO 系統,接收器使用最大比率組合方法組合來自多個發射天線的數據流,以實現分集增益。對于多個發射天線,信道變得更加復雜,并且不同發射流之間存在干擾。如果發射機沒有信道知識,則接收機只能單獨利用 MIMO 容量,這通常意味著需要復雜的算法。
空間復用
空間復用是眾所周知的開環 MIMO 技術,廣泛應用于無線系統。通過每個發射天線發送不同的數據流。圖 2 中描述的 2x2 空間多路復用系統可以按照公式 1 進行建模。
圖 2:在 2x2 空間復用系統中,不同的數據流通過每個發射天線發送。
在這個等式中,x是發射信號向量,H是信道矩陣,n是添加噪聲向量,y是接收信號向量。從接收信號y估計發射信號x的直接方法是將y與逆信道矩陣相乘,例如迫零或最小均方誤差。然而,這不是最佳檢測。
使用最大似然 (ML) 標準可以實現最佳檢測。在大多數情況下,ML 可以通過找到最小化相對于接收信號向量y的歐幾里得距離的發射信號向量來實現,如公式 2 所示。
不幸的是,ML 的計算復雜度與發射天線的數量和可能的星座點呈指數關系,這使得它不適合實際用途。
一種廣泛使用的次優 ML 解決方案是球形解碼。球解碼算法的原理是在一個球半徑內搜索離接收信號最近的格點,其中每個碼字由格域中的一個格點表示。球體解碼顯著降低了檢測復雜度,其性能可與 ML 檢測相媲美。然而,盡管球形解碼可以降低復雜度,但它并不適合實現大量天線和高調制率,例如 64 正交幅度調制。
時空碼
另一種廣泛使用的開環 MIMO 技術是空時碼。使用空時編碼,從多個發射天線發射單個數據流,但對信號進行編碼以利用多個天線中的獨立衰落來實現空間分集。
最流行的時空碼是 Alamouti(圖 3),它被許多無線標準采用。典型的 Alamouti 代碼如公式 3 所示,并在公式 4 中重新排列。
圖 3:典型的 Alamouti 代碼從多個發射天線傳輸單個流。
等式 4 意味著信號x 0和x 1在兩個正交路徑中傳輸。因此,x 0和x 1可以獨立檢測,只需要簡單的線性處理。
與空間復用相比,使用 Alamouti 碼提供了更高的分集增益,并且不需要復雜的接收器檢測。但是,Alamouti 代碼僅傳輸單個流而不是多個流。空間復用以空間復用增益為目標,而空時碼以分集增益為目標。為了比較這兩種方案,請考慮信道條件。一種方案僅在指定的信道條件下優于另一種方案。許多無線標準采用這兩種方案。
鑒于這些信息,設計人員如何在兩種方案之間切換以實現最佳性能?RW Heath, Jr. 和 AJ Paulraj 提出了在分集增益或復用增益之間進行選擇的一個標準:選擇在接收器處具有最小歐幾里德距離的方案[1]。這種方法需要窮舉搜索,因此不適合實際實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Heath 和 Paulraj 建議使用 Demmel 條件數進行選擇。對于較大的 Demmel 條件數,通道更可能是奇異的;因此,應選擇時空碼。
閉環 MIMO
閉環 MIMO 在現代無線通信中變得越來越重要。BTS 發射機利用信道信息實現簡單的空間分集或波束成形技術,從而提高系統的有效 SNR 并潛在地簡化接收機架構。
例如,考慮具有兩個發射器天線和兩個接收器天線的閉環 MIMO 系統。在完全了解信道H的情況下,發射機可以實現最優傳輸方案,如公式 5 所示。
在這個方程中,x是2x1的發射信號向量,s是2x1的信息向量,V是H的奇異值分解中的右側酉矩陣,W是如方程6所示的注水矩陣,α為2 + β 2 = 1。
使用酉矩陣V,通道H被分成兩個正交路徑。使用注水矩陣將更多的功率分配給具有較大 SNR 的流可以實現最大容量。需要注意的是,設置α = 1 和β = 1 意味著所有功率都放在 SNR 較大的路徑上,并且只傳輸一個信號流,從而創建最大 SNR 解決方案。
這里,主要問題是如何在發射機處獲得信道知識。大多數當前的無線標準分配一個反饋信道來向 BTS 傳輸信道知識。這種反饋解決方案可以在頻分雙工 (FDD) 和時分雙工 (TDD) 系統中工作。由于冗余信道信息給系統上行鏈路帶來了很大的開銷,因此通常對信道信息進行量化以減小反饋消息的大小。這種量化的信息反饋稱為有限反饋。
在 WiMAX 和 LTE 中,系統提供了一個碼本,其中包括對應于可能信道的預編碼矩陣。根據手機中估計的信道,選擇相應的預編碼矩陣索引并發送回BTS。正如 P. Xia 和 GB Giannakis所討論的,信道信息量化不可避免地會引入量化誤差并導致性能損失。
反饋解決方案中另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是它的延遲。在慢衰落信道中,信道條件在多個幀中保持不變。然而,在快速移動的環境中,信道會變得快速衰落,這將重點放在反饋延遲上。如果延遲長于信道的相干時間,閉環 MIMO 將遭受顯著的性能損失。
獲得信道信息的另一種方法是通過上行鏈路探測,其中手機在上行鏈路中發送探測信號。BTS利用信道的互易性來獲取下行信道信息。上行探測的優點是它比反饋解決方案具有更少的延遲,并且不需要反饋信道。然而,這種方法有一些缺點。上行探測適用于TDD系統,但在FDD系統中,下行和上行使用不同的頻帶,其信道屬性可能不同。盡管有一些方法可以補償變化,但無法避免性能損失。在某些系統中,分配一個特殊信道僅用于上行鏈路探測,這增加了上行鏈路開銷。
權衡利弊
在開環MIMO技術中,空間復用追求最大的復用增益。雖然這種方法可以在多個發射天線上發射多個數據流,但它需要在接收器中使用復雜的檢測算法。與空間復用相比,Alamouti 碼提供了簡單的最優檢測,可以實現最大的分集增益,但它在多個發射天線中只傳輸一個數據流。選擇空間復用還是 Alamouti 碼取決于信道條件。
與開環 MIMO 方法相反,閉環 MIMO 技術利用信道知識來提高 SNR 或容量并簡化接收器設計。由于接收信道信息存在延遲,因此設計人員在高度移動的環境中應用閉環 MIMO 時應小心謹慎。此外,閉環 MIMO 由于有限反饋和上行鏈路探測中的不完整信道知識而遭受性能損失。
每種 MIMO 技術都有優點和缺點。在設計無線系統時,設計人員應通過考慮其服務類型、信道條件、復雜性和延遲來選擇合適的 MIMO 技術。
審核編輯:郭婷
-
接收器
+關注
關注
15文章
2571瀏覽量
73902 -
發射機
+關注
關注
7文章
516瀏覽量
48575 -
MIMO
+關注
關注
12文章
601瀏覽量
779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在LTspice中采用運放構建開環仿真,同時構建參數一致的閉環電路進行仿真,發現二者的閉環增益曲線不一致,為什么?
LMX2582開環相位噪聲和閉環相位噪聲的區別是什么?
運放電路的閉環增益能大于開環增益嗎?1200字搞定運放選型的關鍵參數開環增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