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器人由于“無接觸”式服務,不懼怕傳染,可24h在線運營等特點,正在成為科技抗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機器人擔當的科技防疫力量
當前,上海疫情防控已經取得明顯成效,8個區和浦東部分街鎮實現了社會面基本清零,疫情走勢趨穩向好。這其中,人工智能擔當的“科技抗疫”力量發揮了不可小覷的重要作用。
這次,思嵐的機器人科技力量不僅從智能配送、垃圾回收等場景入手,還賦能移動機器人移動宣導、每日流調等創新性應用,形成一整套全方位、高效的疫情服務和督導機制。
除了餐食配送之外,思嵐的配送機器人機身上內嵌8寸超清屏幕,方艙內的工作人員可通過后臺操作,自定義編輯屏幕播放疫情防控宣傳素材,結合語音播報,實現文字、圖片、視頻等各類素材的自由搭配展示,形式新穎,操作簡單方便。相比較于固定式的海報或者電視播報,智能移動的機器人不僅可以根據設置的路線把“防疫宣傳”、“流調提醒”帶到方艙的各個角落,還更能吸引病患的目光,了解機器人上播報的防疫知識,更有參與感。
智能機器人提醒病患完成“每日流調”
關鍵技術賦能,筑牢科技“防疫墻”
人工智能讓防疫機器人擁有了“無接觸”的本領,利用自主移動/語音/圖像/手勢等交互模式,減少了醫護和病患的接觸,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在方艙醫院中,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場館面積大
2、長直走廊多
3、環境相似度高,無明顯特征點
4、病患多,環境嘈雜
5、工作量大……
思嵐科技將專業的智能移動、大場景建圖、語音圖像交互技術應用到這場“抗疫”戰中來,通過“智能配送”、“網格流調”、“無接觸”的一站式智能方案,為防疫助力。
500m*500m大場景建圖和閉環
在方艙中服務,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機器人大場景建圖和建圖閉環問題。思嵐科技的機器人采用“圖優化”的方式,可對500m*500m的超大場景建圖。同時擁有主動式回環閉合糾正能力,能很好的消除長時間運行導致的里程累計誤差,解決了“建圖不閉環”問題。
臨港方艙某一區域地圖,占地約20000㎡
理解方艙“劃區管理”的邏輯能力
為了規范化、智能化運營和管理,方艙內一般被劃分為區域部落。機器人要如何理解并高效運營他所負責的區域,這對機器人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多機協作,提升運行效率
思嵐的云平臺系統可以對區域內機器人的運動信息進行讀取和控制,利用虛擬墻和虛擬軌道等技術,對多臺機器人進行監測與控制。通過RoboCloud云端調度中心智能分配,提升機器人多機協作配送效率,做到自主避障,心中“自有紅綠燈”,禮讓通行。
方艙內機器人多機協作,提升運營效率
在用餐高峰期,思嵐的配送機器人以雙層艙設計提供服務,50L的大艙體,可同時容納多份餐食送達。點對點配送,平均3-5分鐘/單配送時長,配送成功率高達99%。基于送餐業務云端全自動配送邏輯,可30分鐘內實現全艙餐食配送,配送效率高。同時,車規級懸掛,杜絕傾灑安全高效。
智能回充,隨時待命
當配送機器人任務完成之后,會自動通過紅外和激光技術匹配充電樁,自主回充。等待完成消殺之后,隨時待命,隨時上崗。
數字化管理,智能加碼
通過智能化機器人云管平臺實時監測機器人運行狀態,對數據進一步挖掘,可為方艙服務提供精準數據模型,提升整體運營能力及服務質量。
上海這次疫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漸趨穩,科學防疫也在各個角落里彰顯了力量。思嵐科技利用配送機器人,發揮“有AI”的力量,為這場科技防疫戰的最終勝利提供了科技化手段。這些,待生活恢復正常后,我們在酒店、餐飲等眾多生活場景中見。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4071瀏覽量
275192 -
配送機器人
+關注
關注
0文章
35瀏覽量
6400 -
思嵐科技
+關注
關注
2文章
87瀏覽量
549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復合機器人抓取精度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
工業機器人工作站的建設意義
MiR推出MC600移動協作機器人
協作機器人TM25S:高效人機協作改變傳統作業方式

Molex莫仕發布2024年機器人技術報告
協作機器人在焊接領域重要的八個原因
優傲機器人升級高負載協作機器人,助力客戶生產效率飛躍
協作機器人拽拖示教詳解
探索機器人快換盤技術的未來之路:智能化與協作的革新
友思特分享 1小時800件?Ensenso 3D相機如何加速智能機器人的分揀效率
思嵐科技SLAMKit定位與建圖解決方案介紹

思嵐科技推出新一代圓形通用機器人底盤Apollo2.0
協作機器人在零部件組裝中的卓越效率表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