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體、聯合體是C語言中的構造類型,結構體我們平時應該都用得很多。但是,對于聯合體,一些初學的朋友可能用得并不多,甚至感到陌生。我們先簡單看一下聯合體:
在C語言中定義聯合體的關鍵字是union
。
定義一個聯合類型的一般形式為:
union聯合名
{
成員表
};
成員表中含有若干成員,成員的一般形式為:類型說明符 成員名
。其占用的字節數與成員中最大數據類型占用的字節數。
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結構體、聯合體結合使用在C語言、嵌入式中的一些實用技巧。
1、應用于管理不同的數據
示例代碼:
enumDATA_PKG_TYPE
{
DATA_PKG1=1,
DATA_PKG2,
DATA_PKG3
};
structdata_pkg1
{
//...
};
structdata_pkg2
{
//...
};
structdata_pkg3
{
//...
};
structdata_pkg
{
enumDATA_PKG_TYPEdata_pkg_type;
union
{
structdata_pkg1data_pkg1_info;
structdata_pkg2data_pkg2_info;
structdata_pkg3data_pkg3_info;
}data_pkg_info;
};
這里把struct data_pkg1、struct data_pkg2、struct data_pkg3三個結構體放到了struct data_pkg這個結構體里進行管理,把data_pkg_type與union里的三個結構體建立一一對應關系,我們需要用哪一結構體數據就通過data_pkg_type來進行選中。
在進行數據組包的時候,先給data_pkg_type進行賦值,確定數據包的類型,再給對應的union里的結構體進行賦值;在進行數據解析的時候,通過data_pkg_type來選擇解析哪一組數據。
思考一下,如果在union里面再嵌套一層union會怎么樣?會變得更復雜?以前的話,我會覺得越嵌套會越復雜,我也很抵制這種不斷嵌套的做法。但后來看了我同事魚鷹的設計之后,我驚呆了!這可太秀了,他就是這么嵌套使用把原本復雜的系統數據管理得明明白白的。我們看他怎么設計的(看個大概的圖):
可以看到最左邊和最右邊這就建立起了一一對應關系,我們的模塊很多,數據很多,但是在這樣的設計中顯得很清晰、很容易維護。
2、寄存器、狀態變量封裝
我們看一看TI的寄存器封裝是怎么做的:
所有的寄存器被封裝成聯合體類型的,聯合體里邊的成員是一個32bit
的整數及一個結構體,該結構體以位域的形式體現。這樣就可以達到直接操控寄存器的某些位了。比如,我們要設置PA0
引腳的GPAQSEL1
寄存器的[1:0]
兩位都為1,則我們只操控兩個bit
就可以很方便的這么設置:
GpioCtrlRegs.GPAQSEL1.bit.GPIO0=3
或者直接操控整個寄存器:
GpioCtrlRegs.GPAQSEL1.all|=0x03
位域相關文章:【C語言筆記】位域
如果不是工作于芯片原廠,寄存器的封裝應該離我們很遠。但我們可以學習使用這種方法,然后用于我們的實際應用開發中。
下面就看一種實際應用:管理一些狀態變量
。
示例代碼:
unionsys_status
{
uint32all_status;
struct
{
boolstatus1:1;//FALSE/TRUE
boolstatus2:1;//
boolstatus3:1;//
boolstatus4:1;//
boolstatus5:1;//
boolstatus6:1;//
boolstatus7:1;//
boolstatus8:1;//
boolstatus9:1;//
boolstatus10:1;//
//...
}bit;
};
之前記得群里有一位小伙伴問系統有幾十個狀態變量需要管理,怎么做比較好。如上例子就是比較好的一種管理方法。
3、數據組合/拆分、大小端
(1)驗證大小端
#include
typedefunsignedintuint32_t;
typedefunsignedcharuint8_t;
unionbit32_data
{
uint32_tdata;
struct
{
uint8_tbyte0;
uint8_tbyte1;
uint8_tbyte2;
uint8_tbyte3;
}byte;
};
intmain(void)
{
unionbit32_datanum;
num.data=0x12345678;
if(0x78==num.byte.byte0)
{
printf("Littleendian
");
}
elseif(0x78==num.byte.byte3)
{
printf("Bigendian
");
}else{}
return0;
}
運行結果:
(2)數據組合、拆分
這其實也就是上一篇文章《面試題 | 獲取整數各個字節》介紹的。在數據組合與拆分之前首先需要確實當前平臺的大小端。比如小編使用的平臺是小端模式
。
① 把0x12345678拆分成0x78、0x56、0x34、0x12:
#include
typedefunsignedintuint32_t;
typedefunsignedcharuint8_t;
unionbit32_data
{
uint32_tdata;
struct
{
uint8_tbyte0;
uint8_tbyte1;
uint8_tbyte2;
uint8_tbyte3;
}byte;
};
intmain(void)
{
unionbit32_datanum;
num.data=0x12345678;
printf("byte0=0x%x
",num.byte.byte0);
printf("byte1=0x%x
",num.byte.byte1);
printf("byte2=0x%x
",num.byte.byte2);
printf("byte3=0x%x
",num.byte.byte3);
return0;
}
運行結果:
② 把0x78、0x56、0x34、0x12組合成0x12345678:
#include
typedefunsignedintuint32_t;
typedefunsignedcharuint8_t;
unionbit32_data
{
uint32_tdata;
struct
{
uint8_tbyte0;
uint8_tbyte1;
uint8_tbyte2;
uint8_tbyte3;
}byte;
};
intmain(void)
{
unionbit32_datanum;
num.byte.byte0=0x78;
num.byte.byte1=0x56;
num.byte.byte2=0x34;
num.byte.byte3=0x12;
printf("num.data=0x%x
",num.data);
return0;
}
運行結果:
但是數據組合與拆分有更好的方法:移位操作
。篇幅有限不再貼出代碼,詳細代碼可參考:《面試題 | 獲取整數各個字節》、《C語言、嵌入式位操作精華技巧大匯總》兩篇文章。
4、結構體 & 緩沖區
#defineBUF_SIZE16
unionprotocol_data
{
uint8_tdata_buffer[BUF_SIZE];
struct
{
uint8_tdata1;
uint8_tdata2;
uint8_tdata3;
uint8_tdata4;
//...
}data_info;
};
這種應用得很廣泛,用于自定義通信協議。struct里面的內容可以設計得很簡單,比如全是有用的數據,或是設計得很復雜,包含一些協議頭尾、包長、有效數據、校驗等內容。
但無論如何,我們組包發送的過程是填充結構體->發送data_buffer
;反之接收數據解析的過程就是接收數據存于data_buffer->使用結構體數據
。我們之前分享的《干貨 | protobuf-c之嵌入式平臺使用》也是這個思路。
5、傳輸浮點數據
unionf_data
{
floatf;
struct
{
unsignedcharbyte[4];
};
}
類似的,使用這樣子的方法可以用于傳輸浮點數,更具體地不再展開,網絡上有很多這一塊的資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操作驗證驗證。
END
審核編輯 :李倩
-
C語言
+關注
關注
180文章
7632瀏覽量
141626 -
結構體
+關注
關注
1文章
130瀏覽量
11112
原文標題:結構體、聯合體嵌套使用的實用操作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c472c2199c88,微信公眾號:嵌入式微處理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Cubeide1.18.1在線調試改變\"現場表達式\"中的值提示找不到地址,為什么?
C語言中結構體與聯合體的深度解析:內存布局與應用場景
長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教聯合體正式成立,拓維信息當選理事長單位

產教新篇|長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教聯合體揚帆啟航!

商湯科技與多家廠商共同成立語料終端創新聯合體
軟通動力發起精細化工與新材料行業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生態聯合體

拓維信息參與牽頭組建!長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教聯合體正式獲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