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相信不少人都還記得DECT這一標準,采用這一標準的數字無繩電話主要是為辦公和家庭場景準備的。不過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這一標準和相關的產品也逐漸被人淡忘。然而今年,DECT-2020 NR這一新標準卻以5G無線技術的形象再度出現,面向龐大的IoT市場。
DECT-2020 NR
DECT-2020 NR是由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開發的一種非蜂窩且免授權的無線電標準,也在今年10月成了國際電聯IMT-2020技術推薦中5G標準的一部分,旨在為各種用例和市場中的無線應用提供一個強大的技術基礎。該技術的適用范圍也不再局限于無繩電話,而是覆蓋了音頻串流、專業音頻、消費和工業物聯網應用等等。 與此同時,由于DECT-2020 NR運行于免授權的1.9GHz頻段,所以借助該標準搭建網絡時無需考慮頻段租賃的費用。同時考慮到1.9GHz是全球通用的,所以相關產品只需用到一個頻段和單個BOM,避免了面向不同地區推出不同版本的硬件。
DECT-2020 NR支持頻段 / ETSI 包括1.9GHz頻段在內,DECT-2020 NR還支持6GHz以下的17個頻段,最高支持到221MHz的帶寬,用于未來進一步改善延遲和性能。
非蜂窩5G的優勢
非蜂窩5G是基于與蜂窩5G完全不同的原理打造的,前者最大的不同之處也是最大的優勢即去中心化的網絡。在非蜂窩5G網絡中,每個設備都可以看作一個節點,每個設備都可以成為路由器,這在蜂窩5G網絡中就相當于每個設備都可以充當基站,從而免去了基站部署所需要的大量費用。與蜂窩網絡的部署相比,無論是成本還是碳足跡都要低上一大截。 這樣的特性帶來了哪些優勢呢?首先,設備可以自動找到最合適的路由,新設備加入網絡路由的過程也是自動完成的;其次,如果其中一臺設備出現故障,設備會自行重路由,從而徹底消除了單點故障,提供了可靠的網絡,極大減少了維護成本。 非蜂窩5G對于專用網絡的建設同樣大有益處,傳統的企業自建5G專網需要承擔高昂的部署費用和頻譜授權費用,后期也需要長久的維護工作,而運營商構建的5G專網則很難做到較高的獨立可控性。
URLLC和mMTC
這時你可能會說,這樣的技術為何會與5G扯上聯系呢?相信大家還記得完整的5G系統包含的三大特性:eMBB(增強移動寬帶)、URLLC(超可靠低延遲通信)和mMTC(大規模機器類型通信)。DECT-2020 NR的特性很好的解決了URLLC和mMTC的挑戰,這也是國際電聯青睞這一標準的原因。 盡管DECT-2020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但它已經有望填補無線物聯網在mMTC上的空白了。mMTC的不少應用中,單個設備的故障可能是致命的,很可能會使自動化進程或關鍵基礎設施面臨風險,比如工廠中的自動駕駛汽車、倉庫中與操作員協同工作的高速機器人等。
不同設備密度下的延遲表現 / IEEE Nordic半導體作為DECT-2020 NR標準的貢獻者之一,也已經開始部署支持該標準的產品。根據Nordic的說法,已有的無線IoT技術在mMTC(每平方公里一百萬個設備)應用中,性能表現普遍在100kbps以下的帶寬和10s以下級別的延遲。由上圖我們也可以看出,一旦設備密度持續增大的話,NB-IoT和LTE-M等蜂窩IoT技術的延遲可能會達到無法正常使用的程度。 而在測試中,Nordic首個基于nRF91系列的DECT-2020 NR方案將可以達到最高3Mbps的速率和1ms的延遲。如此顯著的差距極大降低了消息傳輸的時間,既保證了現代傳輸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又避免了延遲帶來的損失,在工業物聯網和以安全為重心的物聯網應用中至關重要。 mMTC應用中的另一個關鍵參數是能效,高設備密度下由于存在極大的干擾,無線通信的能效也會隨之降低。然而在芬蘭一所大學的研究中發現,在同樣的無線電功率下,DECT-2020 NR系統層級上的能效要比傳統的蜂窩方式要高出60%。
小結
盡管DECT-2020 NR這種非蜂窩5G看起來潛力十足,但它的角色并不在于替代蜂窩技術。DECT-2020 NR主要用于建設無線鄰域網絡,而真正要想要擴大覆蓋范圍的話,必須要做好與廣域網的互通。這也是DECT-2020 NR也做了與3GPP 5G標準兼容工作的原因,只有在兩者的互通下才能發揮出無線物聯網的全部優勢。
原文標題:非蜂窩5G,物聯網的下一塊拼圖?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文章
46276瀏覽量
393076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818瀏覽量
91017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24瀏覽量
574171
原文標題:非蜂窩5G,物聯網的下一塊拼圖?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熱門5G路由器參數對比,華為智選Brovi 5G CPE 5 VS SUNCOMM SDX75
用于小型蜂窩無線電的 5G NR TDD 4T4R 射頻前端參考設計 skyworksinc

5G網絡入門科普:原理、優勢與實測對比大公開

5G網絡中,信令測試儀如何幫助提升用戶體驗?
5G網絡優化中,信令測試儀如何幫助故障排查?
5G網關是什么?有哪些功能特點?
請大神指點!!! 在找一本射頻方面的書的名字,只知道目錄:射頻,5G,PA,蜂窩,目錄如下:答案正確者有獎勵!
CHA3218-99F低噪聲放大器適合5G通信嗎?
6G通信技術對比5G有哪些不同?
光纖與5G網絡的結合趨勢
華為5g技術介紹 華為5g技術的優勢
5G和新型蜂窩網絡技術概述
5G邊緣計算網關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