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到現在,芯片短缺可以說一直是汽車行業的話題,現在市場上芯片極度短缺,各汽車品牌廠商可謂是招數都使盡了,事實上,現在絕大部分的汽車正在朝著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這兩大方向發展。恰好這兩個行業趨勢也催生了對汽車半導體種類的多種需求,甚至是對性能的高要求。在電動汽車的發展和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帶動下,汽車很可能成為未來十年增長量最快的半導體細分市場。
按照功能劃分,汽車芯片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負責算力和處理,比如用于自動駕駛感知和融合的AI芯片,用于發動機/底盤/車身控制的傳統MCU;第二類負責功率轉換,如IGBT等功率器件;第三類是傳感類芯片,用于自動駕駛各種雷達,以及氣囊、胎壓檢測等等。
生產制造一輛傳統式汽車一般必須 使用500-600顆上下的芯片,伴隨著汽車領域的持續發展,汽車慢慢由腳踏式轉為電子式的方位發展,汽車做得愈來愈智能化,那麼所需要的芯片數量當然就越來越多了。2021年均值每輛車所需芯片數量早已做到了1000顆之上。除開傳統式汽車之外,新能源技術汽車才算是芯片“種植大戶”,這類車必須 很多的DC-AC逆變電源、變電氣、直流變換器等構件,而那些對IGBT、MOSFET、 二極管等半導體元器件的需要量也是有大幅度提升,一臺好點的新能源技術汽車芯片很有可能做到2000顆上下,需要量十分令人震驚。對比于消費芯片及一般工業生產芯片,汽車芯片的環境更加極端:溫度范圍可寬至-40℃~155℃、高震動、多煙塵、干擾信號等。
燃油車的芯片數量大約在500到600個,新能源車的芯片數量大約在1000到1200個。方向盤前的儀表,中控屏幕,自動駕駛系統這些不用說沒了芯片基本上玩不了了!小到遙控鑰匙、車載收音機、感應雨刷、自動大燈,大到復雜的無人駕駛系統,都需要芯片來控制,甚至還不止一枚。平均每輛車搭載半導體約為1600個,這些半導體器件分布于汽車的各個設備與系統,主導它們協同工作的正是汽車芯片,如邏輯計算芯片、存儲芯片、微控制器MCU等。
從應用的角度,汽車上小到胎壓監測系統TMPS、攝像頭,大到整車控制器、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都離不開各式各樣的芯片,可以說汽車的智能化就是芯片的智能化。
文章整合自:百話財經 籮筐技術 冰艷說汽車
審核編輯:ymf
-
汽車芯片
+關注
關注
10文章
935瀏覽量
43951 -
半導體元器件
+關注
關注
0文章
37瀏覽量
116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打造一臺可以制作PCB的微型CNC雕刻機

山野來電 | 一臺儲能電源如何“喂飽”你的詩與遠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