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政府13日在三星電子平澤工廠舉行“K—半導體戰略報告大會”,公布了旨在實現綜合半導體強國目標的戰略規劃。
具體來看,韓國政府將攜手相關企業,截至2030年在國內構建全球最大規模的半導體產業供應鏈——“K—半導體產業帶”,建立起集半導體生產、原材料、零部件、設備和尖端設備、設計等為一體的高效產業集群。作為此次戰略規劃的核心內容,該產業供應鏈西部北起依次有板橋、器興、華城、平澤、溫陽等城市縱向相連,東部覆蓋利川、龍仁、清州,呈“K”字形。
根據規劃,韓國政府將為相關企業減免稅負、擴大金融和基礎設施等一攬子支援。其中對半導體研發和設備投資的稅額抵扣率,最高將提升至40~50%和10~20%。預計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企業10年內將投資51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萬億元),今年的投資額將達41.8萬億韓元。
此外,韓國政府還計劃新設1萬億韓元規模的半導體設備投資特別資金,以低息為企業設備投資提供支援。韓國政府預測,如能順利執行規劃,韓國半導體年出口額將從2020年的992億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2000億美元,相關就業崗位也將增至27萬個。
韓國還計劃吸引更多來自國外的先進技術投資。荷蘭半導體設備制造商ASML有意斥巨資在韓國建立培訓中心,而美國半導體裝備巨頭科林研發也計劃將其在韓國的產能提高一倍。韓國希望在2022年至2031年間培訓3.6萬名芯片專家,為芯片研發投入專項資金,并討論專門用于幫助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立法。
彭博社13日稱,韓國此舉正值美國、中國和歐盟都在尋求提升其各自半導體實力之際。全球芯片短缺暴露全世界對亞洲屈指可數的制造商的依賴。如今芯片短缺正從汽車業蔓延到智能手機和顯示設備等領域,迫使多國將半導體產業問題列入其優先議事日程。
作為美國的安全盟友和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韓國希望增強其自身的半導體生產實力。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表示,半導體在韓國出口中的占比最大,且芯片出口有望到2030年翻番至2000億美元。三星和海力士生產全世界大部分用于存儲功能的芯片和基本半導體。但韓國在生產用于處理人工智能和數據處理等復雜運算的邏輯芯片方面落后于臺積電。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文勝煜表示,政府在全球半導體市場重新布局之際制定了上述戰略,旨在打造能夠穩定滿足全球需求的供應基地,進而助力韓企主導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電子發燒友綜合報道,參考自海外網、環球網,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499瀏覽量
2316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納微半導體氮化鎵和碳化硅技術進入戴爾供應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