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健康所劉青松、劉靜課題組研發了一種新型核—殼型納米遞藥系統。利用該遞藥系統,小鼠移植瘤模型上的藥效相對于原藥提升顯著,腫瘤抑制率由原藥的48%提升到98%,腫瘤基本消退。該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國際藥劑學雜志》上。
統計顯示,90%的候選藥存在水溶性差的問題,從而導致口服吸收差、療效不佳等后果,也使注射給藥面臨巨大挑戰。這嚴重限制了候選藥物的臨床轉化。通過對原料藥納米化獲得的納米晶可提升藥物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具有高載藥量的優勢;但納米晶存在穩定性不佳和藥物非受控釋放等問題。脂質體作為發展最為成熟的納米遞藥系統,具有高穩定性及表面易于功能化等優勢,但對于水溶性差的藥物,載藥量非常有限。兩者各自的缺陷限制了納米晶和脂質體的臨床應用,使其臨床轉化面臨巨大挑戰。
針對這些問題,劉青松、劉靜課題組整合納米晶和脂質體各自的優勢,將疏水性藥物納米晶顆粒載入脂質體親水內核,設計和發展了一種新型的核—殼型納米遞藥系統,它具備高載藥量、高穩定性、表面功能化和腫瘤組織/細胞靶向性等優勢,有效克服了納米晶和脂質體各自的缺陷。研究團隊將設計構建的納米遞藥系統應用于自有的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的候選新藥CHMFL-ABL-053,制備了高載藥量和高穩定性的納米藥物。體內生物表征顯示,CHMFL-ABL-053在大鼠體內的半衰期顯著延長,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上的藥效提升顯著,腫瘤抑制率由原藥的48%提升到98%,腫瘤基本消退。
這項成果有望為基于納米晶和脂質體的納米藥物的設計和研發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責任編輯:lq
-
納米
+關注
關注
2文章
706瀏覽量
37978 -
納米晶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瀏覽量
8611
原文標題:新型納米遞藥系統實現藥半功倍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國民技術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功率長脈沖綠光激光器技術”項目年度進展交流會在度亙核芯召開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選購我司HS-STA-001同步熱分析儀

歐洲科學院院士蔣田仔:智能化技術推動腦控和控腦技術發展

上海微系統所研發出超高速光子數可分辨光量子探測器

行易道科技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達成合作
中科馭數受邀出席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友論壇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智能光學顯微成像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及孵化企業“海地空”科研成果聯合亮相光博會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選購我司同步熱分析儀

阿里云攜手中國科學院地化所發布首個月球專業大模型
中國科學院大學:實現可再生高靈敏度生物傳感器新進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