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CNET報道,如果Airspeeder公司所花的時間和努力得到了回報,它或許會向世界展示賽車運動的未來。而這種賽車將在天空中飛行。周三,該公司公布了其全尺寸Airspeeder Mk3電動飛行賽車。它目前并不是真正的飛行汽車,盡管該公司確實稱其為“飛行汽車”。
現在,它是一種無人駕駛車輛,團隊可以遠程控制,但Airspeeder希望這個原型為未來的載人版本鋪平道路。這項工作從今年開始,因為在澳大利亞開始了一系列的賽車活動,有一些未公開的車隊會收到用于比賽的專用車輛。
目前,Airspeeder Mk3以超過120公里/小時(75英里/小時)的速度行駛,但不清楚它們的Mk4形式(即載人版本)是否更快。更酷的是該系列的“快速進站”概念,包括一個鎖定和滑動機制,讓賽車手(飛行員?)降落并讓維修人員快速更換電池。
責編AJX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電動
+關注
關注
2文章
277瀏覽量
26900 -
飛行器
+關注
關注
13文章
741瀏覽量
463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廣汽首款復合翼飛行汽車完成首飛
近日,廣汽高域自主研發的首款復合翼飛行汽車GOVY AirJet成功完成首飛,標志著廣東在低空經濟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正式邁入“城市立體交通時代”,展示了廣汽高域在飛行汽車技術研發上的卓越實力。
邁凱倫賽車與TDK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邁凱倫賽車與TDK的合作,在 電動方程式賽場上展開。 這是一項由全電動方程式賽車角逐的國際系列賽事,在國際汽車聯合會(FIA)的監管下,書寫著賽車
億緯鋰能助力國內首款電動載人飛艇完成首飛
近日,中航工業自主研制的電動載人飛艇AS700D在湖北完成科研首飛,標志著我國在綠色航空裝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飛艇搭載億緯鋰能專為低空經濟領域打造的高性能電池,實現了零排放、低噪音飛行,最大航速80千米/時,
激光毀傷系統:低空飛行器的 “隱形獵手”
在現代城市的低空領域,無人機、小型直升機等各類低空飛行器數量與日俱增。它們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安全和管理難題。西安知語云科技出品的激光毀傷系統,猶如一位精準的 “隱形獵手”,讓這些低空飛行
發表于 02-26 17:26
芯和半導體擬A股IPO,已完成上市輔導備案
近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一則重要消息,芯和半導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芯和半導體”)已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備案。此次上市的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
大學計劃 | 同星智能贊助電子科技大學 Fury 電動方程式賽車隊
FURYFURY電動方程式賽車隊電子科技大學Fury電動方程式賽車隊成立于2016年,是電子科技大學智能駕駛聯合研究中心面向FSC組建的一支大學生創新科研團隊,旨在培養

寶駿汽車靈語智艙與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
近日,寶駿汽車靈語智艙與DeepSeek大模型已完成深度融合,是行業首批將AI前沿技術應用于量產車型的品牌,寶駿享境成為行業首個完成實車裝載車型!
飛行汽車興起,連接器/線纜將面臨哪些挑戰?
在科技飛速迭代的當下,飛行汽車與 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作為創新型交通載具備受矚目,承載著人們對未來出行的美好愿景。 雖然二者都致力于突破傳統交通模式的限制,但在各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連接器
Cadence助力本田加速電動汽車和飛行汽車開發
在汽車領域,本田是家喻戶曉的品牌。本田始創于 1948 年,自 1959 年起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摩托車制造商,每年生產數百萬臺內燃機 (ICE)。本田也是全球第八大汽車制造商。如今,本田正在研發電動汽車 (EV) 和電動垂直起降飛行
基于移相控制的電動汽車用充電機主電路分析研究
目前,我國已完成了電動大、中型客車的研究開發工作,在某些城市作為一種理想的日常公共交通工具已經投入示范運營。在城區繁華地帶開通電動汽車公交線路,可以有效地解決汽車尾氣排放和石油原材料緊缺等問題。因此

賽季表現可圈可點!億佰特助力江蘇大學和長安大學方程式賽車隊
2024年10月26日,2024「蔚來杯」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大賽(FSEC)暨中國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FSAC)在合肥駱崗公園圓滿收官。本次大賽于10月22日在駱崗公園開幕,吸引了來自中國

中創新航助力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完成全球公開首飛
近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舉行。中創新航超級飛行電池助力小鵬匯天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在開幕日完成全球首次公開飛行。
小鵬匯天“陸地航母”完成首次載人試飛
近日,小鵬匯天宣布其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已完成首次載人試飛,創始人趙德力親自上陣,率先啟動“高管5000公里試飛”計劃。這一里程碑式的進展標志著小鵬匯天在飛行汽車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據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