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出售手機業務的傳聞愈演愈烈。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華為正就出售高端智能手機品牌P和Mate事項,與上海政府支持的企業牽頭的財團進行談判。
“從供應鏈端已經得到比較準確的消息,華為一定會將P和Mate系列出售,同時華為對折疊屏手機追加了20萬的訂單。”1月26日,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綜合上述兩個消息,預計華為會將有限的麒麟芯片用到更有價值的折疊屏手機上。
孫燕飚還透露,華為下一款折疊屏手機已經在設計中,目前明確將設計為內折手機而不是外折手機。
而對于華為P和Mate系列的接盤方,孫燕飚稱:“可能是榮耀。”
針對手機業務出售傳聞,1月26日,華為相關人士回復時代周報記者:“華為完全沒有出售手機業務的計劃。華為將堅持打造全球領先的高端智能手機品牌,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卓越的產品體驗和服務。”
“完全出售手機業務,對華為來說很難。但無風不起浪。”同日,北京看懂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宇軒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無論如何,選擇用出售手機業務來規避美國制裁,于華為而言,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芯片困局待解
據媒體報道,華為正就出售高端智能手機品牌P和Mate事項,與上海政府支持的企業牽頭的財團進行談判,談判已持續數月,談判由芯片供應不足引發。
1月26日,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華為出售手機業務,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趙振營認為,華為選擇性的剝離部分手機業務,實際上也是出于供應鏈方面的考慮,收縮戰線,做自己擅長且利潤率相對高的業務。
近年來,以手機為主導的消費者業務在華為銷售收入中占比不斷攀升,從2016年的34.5%增長至2019年的54.5%,2020年上半年進一步升至56.3%。其手機全球發貨量也從2016年的1.39億臺增加至2019年的2.4億臺。
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半導體研究處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前六大品牌排名依序為三星、蘋果、華為、小米、OPPO以及vivo,與2019年相較,最大的差異是華為市占的變化。
這與美國制裁加碼,華為手機業務發展受阻不無關系。去年9月15日之后,華為麒麟芯片無法繼續得到芯片代工廠商支持,采用第三方芯片也受到限制,華為只能依賴已有芯片庫存維持運轉。
“在芯片里的探索,過去華為10多年從落后到領先,投入了極大的研發,也經歷了艱難的過程,但是在半導體制造方面,華為沒有參與。”余承東在公開場合坦言。受此影響,華為有意幫扶國產半導體產業發展。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成立于2019年,經營項目為創業投資業務,主要投資國內的半導體產業。
2020年10月,任正非在C9高校校長一行到訪華為的座談會上強調:“芯片問題不是設計技術能力的問題,而是制造設備、化學試劑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在基礎工業、化學產業上加大重視,產生更多的尖子人才、交叉創新人才。”
教育和人才成為任正非2020年格外關注的話題,然而,“遠水難解華為近渴”。2020年11月17日,產業鏈自救呼聲下,華為不得不忍痛出售榮耀,由供應商接盤。1月22日,新榮耀表示,已經和所有供應商恢復合作,其中包括高通、美光、微軟、英特爾、聯發科等。
發力非手機業務
榮耀獲得新生,華為卻依然面臨美國“鎖芯”困局。
此前有報道稱,美國政府已通知包括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在內的幾家華為供應商,聲稱將吊銷向這家中國公司出售產品的某些許可證,并打算拒絕向這家電信公司供貨的數十個其他申請。目前不清楚新一屆美國政府是否會延續該政策。
“新一屆美國政府對華為采取怎樣的政策很關鍵。”1月26日,財富書坊創始人周錫冰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也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
目前,華為手機包括Mate、P兩大高端系列的品牌,還有Nova、麥芒等面向中低端市場的品牌。
TrendForce集邦咨詢認為,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產業可望回溫,透過周期性的換機需求,以及新興市場的需求支撐,預估全年生產總量將成長至13.6億支,年成長9%。從品牌排名來看,華為受禁令與新榮耀拆分事件影響,排名跌落至第七名。
芯片斷供危機下,華為通過多種措施盡力“補洞”,迭代操作系統、移動應用軟件,推進手機業務外的平板、電腦以及手表等業務。
2020 HDC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推出EMUI11、鴻蒙2.0、HMS生態等,還首發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除此之外,華為啟動了數千億的備胎計劃項目之一“供應B計劃”的“南泥灣”項目,該項目意在規避應用美國技術制造終端產品。筆電、智慧屏和IoT家居智能產品等完全不受美國制裁影響的產品,被納入“南泥灣”項目。
趙振營分析認為,華為剝離手機業務后,可能會更多地發力IoT。“萬物互聯時代,手機在網絡應用中占比會逐步降低,海量非手機連網設備(物聯網設備)才是真正未來。”
不過在市場觀察人士看來,眼下,鴻蒙系統是華為撬開萬物互聯時代的鑰匙,而系統建設并非易事,關鍵看有多少人愿意使用,有多少開發者愿意在上面開發,保持手機業務,讓華為擁有更多的硬件設備,更多的用戶去試錯、容錯,失去手機業務無疑就失去了主動權。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46瀏覽量
441643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628瀏覽量
183981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88瀏覽量
182394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224瀏覽量
2560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華為任正非:單芯片落后美國一代,集群讓算力追平美國先進產品/Q1全球晶圓代工TOP10出爐/熱點科技新聞點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