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青年教師王鵬博士在多肽熒光探針可視化檢測研究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和《Journal ofHazardous Materials》國際著名期刊上。
人體血漿中的三肽Gly-His-Lys(GHK)和二價銅離子有很強的親和力,能自發形成絡合物銅勝肽(copperpeptide或GHK-Cu),GHK-Cu不僅在肌膚活化過程中扮演著關鍵性角色,而且在皮膚正常膠原蛋白、彈力蛋白、蛋白聚糖和葡萄胺聚糖的生成、不同細胞類型的生長速度和遷移、抗炎、抗氧化等生理反應中起到重要作用。王鵬博士通過模擬銅勝肽與銅離子的結合位點,以三肽Gly-His-Lys為探針接受體,并將其與熒光團異硫氰酸熒光素巧妙結合構建出可視化多肽生物探針L(Fitc-Ahx-Gly-His-Lys-NH2)。L可以很好地和Cu2+結合,基于銅離子的順磁淬滅傳感機制實現其熒光的快速淬滅。作為一個新穎的可視化熒光探針,L-Cu能夠在純水緩沖溶液中實現對H2S的可視化快速高靈敏度檢測,檢測極限(LOD)低至14.7 nM。另外,L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實用性,在兩個真實環境樣品中特異性高靈敏地檢測了Cu2+和H2S。最后,基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較低的生物毒性,我們將L應用于RKO活細胞中實現了生物成像研究。該研究成果以“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inaqueous medium and live cells using peptide-based bioprobe to mimic the bindingsites of the ceruloplasmin for Cu(II) ions”為題發表在分析化學領域著名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西華師范大學為該論文唯一通訊單位,王鵬博士為該論文第一兼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bios.2020.112283
隨著人類社會進步和工業發展,銅離子(Cu2+)和硫離子(S2-)的過度排放對人類健康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實現對Cu2+和S2-的高選擇性、高靈敏度以及可視化快速檢測對環境保護、人類健康以及社會發展都有重大意義。基于此環境污染問題,王鵬博士模擬銅硫金屬蛋白結合銅離子的結構模型,通過對三肽(Gly-His-Lys-NH2)結構的設計和異硫氰酸熒光素的修飾構建出雙功能多肽探針L(Fitc-Ahx-Gly-His-Lys-NH2)。L在純水緩沖體系中通過比色和熒光兩種傳感模式實現了對Cu2+和S2-的可視化“On-Off-On”型連續響應檢測,其檢測限分別為76.7 nM(Cu2+)和27.2 nM(S2-)。研究表明L顯示出良好的水溶性、細胞滲透性和生物低毒性,從而在RKO活細胞中實現了Cu2+和S2-的快速靈敏檢測。該研究成果以“A dual-functional 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t peptide-based probefor sequential detection of Cu2+and S2- in 100% aqueous buffered solutions and living cells”為題發表在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西華師范大學為該論文第一通訊單位,王鵬博士為該論文第一兼通訊作者。
責任編輯:lq
-
探針
+關注
關注
4文章
219瀏覽量
21003 -
熒光
+關注
關注
0文章
68瀏覽量
16971 -
可視化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64瀏覽量
21866
原文標題:西華師范大學在多肽熒光探針可視化檢測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Micro-Fluidics,微信公眾號:微流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微雙重驅動的新型直線電機研究
氧化鎵射頻器件研究進展

可視化組態物聯網平臺是什么
VirtualLab Fusion中的可視化設置
VirtualLab Fusion應用:光波導k域布局可視化(“神奇的圓環”)
石墨烯鉛蓄電池研究進展、優勢、挑戰及未來方向
中山大學:在柔性觸覺傳感電子皮膚研究進展

什么是大屏數據可視化?特點有哪些?
可視化大屏在水務領域都有哪些應用場景?帶你一次看透!

智慧能源可視化監管平臺——助力可視化能源數據管理

智慧樓宇可視化的優點
上海光機所在多路超短脈沖時空同步測量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焊接過程可視化的應用前景有哪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