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半導體市場調查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公布了2019年和2025年的功率半導體(離散元件和模組)的市場規模調查結果。
Yole的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為175億美元(約人民幣1,225億元),未來,年均增長率預計為4.3%,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為225億美元(約人民幣1,575億元)。此外,從2019年的功率半導體市場的明細來看,其中,車載方向(包括EV、HEV,硅MOSFET)為15億美元(約人民105億元),電機驅動(Motor Drive,IGBT 模組)為14億美元(約人民幣98億元),智能手機以及無線設備(硅MOSFET)為13億美元(約人民幣91億元),計算機技術(Computing)以及存儲(硅MOSFET)為12億美元(約人民幣84億元),工業方向(硅MOSFET)為11億美元(約人民幣77億元),EV、HEV方向(IGBT模組)為6億美元(約人民幣42億元),其他為104億美元(約人民幣728億元)。
從各種元件在功率半導體市場上的占比(金額)來看,硅MOSFET占45%。另一個主要元件是IGBT模組,2019年的市場規模為37億美元(約人民幣259億元)。在工業、能源再生型變頻器、EV、HEV方向的應用頗受人們關注(尤其是EV、HEV作為最新的一項應用方向)。
因此,據Yole預測,從2019年到2025年,功率IGBT模組整體的年均增長率為18%,在2025年將會達到54億美元(約人民幣378億元)的市場規模(占整個功率半導體市場的24%)。
此外,由于美國特斯拉、中國比亞迪等車廠的需求,硅制模組正在逐步取代作為主變頻器(Main Inverter)的IGBT模組,據預測,SiC MOSFET的市場也因EV、HEV的增長而會出現增長。SiC離散晶體管作為高效的車載充電器系統,未來會與MOSFET形成競爭。
從整個功率半導體市場來看,未來,年均增長率預計為4.3%,到2025年會增至225億美元(約人民幣1,575億元)。
2019年功率半導體廠家銷售額排名
據Yole調查,2019年的功率半導體市場(離散元件和模組)上各家廠家的銷售額排名如下:德國的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處于絕對領先地位,第二名為安森美(ON Semicondsuctor),第三名為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三家公司都計劃未來繼續擴產(或者剛剛進行了擴產)。
就日本企業而言,前五-九名為:第五是三菱電機,第六為羅姆,第七為東芝,第八為瑞薩電子,第九為富士電機,五家公司的合計銷售額幾乎等于英飛凌的銷售額。某位業界相關人士表示,這些日本功率半導體廠家(包括排名之外的其他中小企業)雖然已經公布了企業的經營方針,但并沒有M&A的征兆,照此發展下去,很有可能被增長迅速的中國功率半導體廠家奪去市場份額。
中國力求實現功率半導體的自給自足
中國的功率半導體供應商已經在當下的功率電子“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Yole的Power&Wireless部門的科技和市場分析師---Anna Villamors認為就元件模組而言,中國依舊十分依賴海外供應鏈:“中國是某幾種功率半導體應用的領導者,比亞迪、華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CRRC)、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Sungrow)等中國企業是引領全球的功率半導體客戶。就功率電子設備的生產而言,中國依然極其依賴英飛凌、富士電機、三菱電機等海外供應商。的確,中國是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最大市場,但是海外供應鏈仍為中國的大部分系統提供功率半導體模組。”
中國的功率半導體企業和中國政府正在努力強化功率電子元件的國產化,以改變現狀。Yole認為,中國的功率模組、半導體廠家的占比也在增長,且元件的質量、性能也在提高,因此中美貿易摩擦反而是促進了中國的功率半導體國產化。中國以外的一部分主要功率電子廠家雖然懷疑中國的功率電子元件的研發能力,但是我們決不能忘記迄今為止中國廠商克服困難的能力,決不能忽視。
責任編輯:tzh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624瀏覽量
183821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918瀏覽量
237857 -
無線
+關注
關注
31文章
5555瀏覽量
1760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功率半導體器件——理論及應用
傳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將大規格重組
半導體機器人行業前景如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