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十八年的發展時間,有著這樣長期積累的中國企業級存儲廠商,屈指可數。
浪潮存儲堅守在數據存儲領域,繼往開來,正面向新數據新存儲的未來邁進。
對此,浪潮存儲產品線總經理李輝自信地說,后疫情時代,隨著新基建的深入開展,浪潮存儲厚積薄發,在成就浪潮存儲、合作伙伴、用戶等多方多贏的過程中,一個全新的產業格局也正在形成,并為企業數字化進程注入了新動能。
業界認同新存儲引領新未來
浪潮存儲的創新飛躍,呈現出來了新的發展格局,也獲得了多家全球性行業權威機構的肯定和認可。
2019年9月,浪潮存儲成功入選國際知名咨詢機構Gartner的主存儲魔力象限報告(Magic Quadrant for Primary Storage)。Gartner主存儲魔力象限合并了以往的通用存儲陣列魔力象限和固態存儲陣列魔力象限,產品覆蓋了混閃和全閃兩種存儲形態,合并后的主存儲市場在全球存儲市場中的占比將高達70%以上,成為全球存儲業界最重量級的魔力象限之一。
這已經是浪潮存儲第三年入選Gartner魔力象限了。
憑借混閃與全閃存儲平臺的技術實力、服務能力、市場表現力,浪潮存儲得到了Gartner的高度評價,“浪潮在存儲領域的持續投入,擁有完整的存儲產品線,主流產品包括混閃存儲AS系列、全閃存儲AS/HF系列等,覆蓋了不同應用、不同等級的存儲產品,可為不同規模體量的用戶提供靈活的選擇,滿足企業多樣化的存儲需求。”
2020年3月和6月,存儲性能委員會(Storage Performance Council,SPC)公布了SPC-1基準測試報告,作為國內數據存儲領域的領先廠商之一,浪潮16控和8控存儲登頂SPC-1性能測試。
浪潮存儲以752萬、330萬 IOPS、0.387ms時延的評測值,創造了16控和8控存儲產品性能的全球最高成績,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在兩大存儲主流市場登頂SPC-1的廠商。同時在中國企業用戶最為看重的性價比方面也具備業界領先優勢。
存儲性能的攀高,對于任何一個行業用戶的數字化升級來說,都是福音。畢竟性能提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存儲效率,加上穩定可靠的企業級存儲能力,自然可以帶來更好的業務支撐與應用體驗。
2020年10月,全球知名數據分析機構IDC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存儲市場數據,浪潮存儲躍居中國第二,實現增速領跑。該季度中國存儲市場整體出貨量5.5萬臺,同比增長29%。浪潮存儲持續高速增長,出貨量6207臺,躍居中國市場前二,同比增長162%,以高于業界平均增速近6倍的速度遙遙領跑。
浪潮存儲的高速增長源于新數據存儲戰略的前瞻布局,在閃存存儲和分布式存儲領域以極致能力為核心實現了創新與引領。
同時,也與浪潮存儲與時俱進的創新定位密不可分。作為新數據時代新存儲的變革者和引領者,浪潮存儲的“云存智用,運籌新數據”存儲理念備受業內關注,在聚焦極簡架構、極致穩定、極致容量、極速性能、極易管理的存儲平臺創新同時,也為用戶帶來了新數據時代下的數據存儲轉型升級的創新落地之道。
當然浪潮存儲這樣的創新之道,也與IDC的分析不謀而合。IDC中國助理副總裁周震剛強調,新冠疫情徹底改變了這個世界,改變了企業的發展方式,企業亟需應用新的技術來應對新數據時代的挑戰。
從存儲產品到存儲平臺,可見浪潮存儲的定位已經在新數據時代發生了很大轉變。實現一個存儲平臺運維一個數據中心,這就是浪潮新存儲引領新未來的核心。
特別是處于新基建和后疫情時代,新數據帶來新存儲的用戶需求,任何一個數據存儲廠商,想要在這個時代贏得更多的發展,就必然需要在全新的發展趨勢下,在存儲架構創新、穩定可靠性、容量彈性擴展、性能極速表現、智能運維管理等多個方面發力,聚合多種能力于一身,方能引領新未來。
標桿效應新基建譜寫新篇章
當然,獲得分析機構認同的前提,必然是基于百行百業的用戶采用浪潮存儲并實現廣泛落地與成功應用。
畢竟浪潮存儲面臨的對手都比較強勢,面向企業級的數據存儲產品的發展,想要在眾多玩家高手之中贏得自己的地位,針對垂直行業打造示范性場景和應用案例顯得非常重要。
浪潮存儲產品線總經理李輝介紹說,對于垂直行業的拓展,一直是浪潮存儲發展的重點方向。憑借浪潮存儲在全閃和分布式產品方面的技術實力,面向數字新基建,浪潮存儲已經在金融、科研、運營商、能源、天文、醫療、氣象等多個行業實現大量落地。
在金融領域,浪潮存儲連續三年中標郵儲銀行集采,2019年郵儲銀行采用浪潮全閃存儲私有云,在北京、合肥構建兩地三中心,將業務部署上云,浪潮存儲為郵儲銀行構建了六大行里最快的私有云。
在頂尖科研領域,經過數年的攻關,清華大學推出了綜合指標國際領先的多維多尺度高分辨光學顯微成像系統(RUSH腦成像),采用浪潮分布式存儲平臺AS13000提供PB級容量,滿足20.16GB/s數據通量、最長拍攝時間72小時、拍攝過程中不丟幀等嚴格要求,承載了小鼠全腦皮層神經元的實時成像研究。其中智能運維也發揮了關鍵作用,RUSH腦成像系統采用了浪潮智能統一存儲管理平臺InView,在數百萬個文件的環境下,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存儲部署、運維、管理、調優的自動化,實現了對于故障盤90%以上的預測準確率。
同樣是在頂尖科研領域,面對腦科學和類腦研究帶來的海量數據,復旦大學正在構建亞洲規模最大的腦影像中心。據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和大數據學院副院長薛向陽介紹,人類大腦信息處理的奧秘在于它復雜的網絡結構,復旦大學基于浪潮存儲平臺承載腦影像和腦數據庫,以最高精度實現人腦網絡聯結結構重構,為解秘大腦提供更多可能性。2020年5月,由復旦大學和張江實驗室共建的張江國際腦影像中心已投入使用。該中心正圍繞腦發育與老化過程、腦疾病的早篩及預后等問題,開展一系列前沿合作與研究。
此外,浪潮存儲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園在生化細胞研究領域也獲得了成功合作。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信息建設與運維部主管徐姚晨表示,浪潮為中科院細胞所提供了IT整體解決方案,涵蓋計算、網絡、存儲、大數據、虛擬化、安全、備份等的多種IT設備。其中在數據存儲方面,浪潮存儲為中科院細胞所提供了數據全生命的存儲解決方案,采用多套高性能、高可靠的統一存儲承載細胞所在線并行文件系統、大數據、數據庫和虛擬化等業務,具有極致擴展能力的分布式存儲平臺承載細胞所海量實驗室數據,備份軟件和PB級磁帶庫備份系統為寶貴科研數據再撐起一個“保護罩”。
在智慧交通領域,浪潮存儲基于分布式存儲平臺 AS13000,為成都市智慧交通構建了新一代的存儲平臺。浪潮存儲承載成都智慧交通超6000路視頻流并發錄入、每天1億文件寫入和10億次查詢,將智能交通管理效率提升500%。
在運營商領域,2020年,浪潮存儲順利完成中國電信年度存儲設備集采交付,存儲出貨金額達到千萬級。其中AS5500G5為中國電信業務運行提供支撐,滿足中國電信在5G時代持續增長的數據存儲需求。
中國移動基于浪潮分布式存儲平臺,為集中網絡云資源池二期工程構建了云化基礎設施平臺。該項目的落定可以說是樹立了運營商在分布式塊存儲應用采購上的一個 " 標桿 ",也代表著通信行業云化轉型的推進走入了一個全新階段。浪潮存儲在連續 3 年內 4 次服務中國移動,不僅獲得了用戶的信賴,也獲得了行業的認可,浪潮分布式存儲解決方案成功斬獲《通信產業報》"2020 數據中心新基建優秀解決方案“這一殊榮。
在能源領域,浪潮存儲為東方物探提供了超大規模分布式存儲,32個存儲節點、總容量8PB,帶寬達到50-60GB/S,可以滿足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小數據的分析需求,支撐三維物探的海量數據分析。
在天文領域,貴州國家天文臺采用50個浪潮高密度分布式存儲節點提供的30PB容量,滿足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的海量數據歸檔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2月全民抗疫最緊張的時候,浪潮存儲工程師克服重重困難,過了數道管卡,全副武裝去大山里的FAST基地做實施,幫助FAST實現了海量數據本地化,省掉非常可觀的一筆公有云服務支出。
在醫療領域,中南醫院PB級影像數據,基于浪潮分布式存儲得到了有效的管理。采用浪潮存儲AS13000-M3作為高密分布式存儲節點,構建了一套大容量、高可靠、高可擴展的分布式存儲集群,滿足了醫療影像數據的存儲需求。
在氣象領域,由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主導的國家級IT基礎設施資源池建設項目在2020年5月正式落成,浪潮存儲獨家承建其PB級分布式存儲平臺。國家氣象信息中心收集管理國內外各類氣象數據總量近17PB,年數據增量近4PB,年用戶訪問量約1.2億人次,快速增長的數據量和用戶訪問面臨很大存儲挑戰。浪潮基于分布式存儲平臺,為其實現百億級文件系統支持、秒級數據處理,讓氣象數據真正“活”起來,推動氣象大數據向智能、交互、融合方向演變。
一系列的行業標桿效應,為浪潮存儲的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這也是浪潮存儲整體實力與能力的集中表現,特別是在后疫情時代,新基建發展的關鍵時期,標桿效應給浪潮存儲進一步拓展行業用戶帶來了催化作用。
更多系列的浪潮存儲產品,在IDTC大會現場展示:
智慧加速新源力激活新動能
如今,數據已經成為企業毋庸置疑的核心資產,不僅帶來企業決策的輔助,而且也成為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源力。
圍繞數據生命周期的價值,數據帶給企業新源力同時,必然需要在數據存儲方面獲得更好的支撐,在提速數字新基建的發展過程中,如何發揮數據存儲的新動能,已經成為企業創新升級的又一個關鍵環節。
在這個方面,越來越被業界認同的浪潮存儲,持續倡導“云存智用,運籌新數據”的理念,在全面布局集中式存儲與分布式存儲上,融入存儲智能化的創新策略,以新存儲之道加速企業邁入智慧時代。
2020年10月20日,IDTC(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nference)2020浪潮存儲數據科技峰會在上海成功舉辦。
據浪潮存儲上海負責人介紹,這是疫情之后,上海舉辦的最大的一場數據存儲年度盛會,同時也拉開了浪潮存儲2020年全國巡展的帷幕。
全球存儲觀察分析發現,浪潮存儲面向分布式存儲和集中式存儲兩大平臺,已經將原來極致容量、性能、架構、管理四大極致,升級為七大極致能力。包括了基于iTurbo智能引擎實現極速性能、“一個存儲平臺,一個數據中心”的極簡架構、自動感知風險的極致安全、六重保護的極致穩定、EB級且實現最優利用率的極致容量、基于iSCMI多云接入的極致云化、基于AIOps智能運維的極易管理,從而為智慧時代的用戶智算中心帶來“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易用易管”的存儲平臺。
IDC中國助理副總裁周震剛分析指出,面向多云、性能、軟件定義和智能化管理是新數據時代存儲創新的重點方向。
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已成大勢所趨,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加速驅動著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在新技術的驅動下,數據發生本質改變,從過去人工采集、人工干預過渡到現在機器產生、機器處理的新時代,數據需要存好、管好、用好。如何實現呢?其中的關鍵就是數據存儲的智慧加速,這也是浪潮七大極致能力亮點中的亮點。
同時,基于AIOps智能運維的極易管理,也得到了浪潮存儲重視。目前,權威IT調研與咨詢服務公司Gartner和清華大學AIOps專家,都把磁盤故障和性能、容量預測放在了AIOps最重要的能力中。
并且Gartner在持續關注存儲智能化的發展中,給出了AIOp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IT Operations)的定義:AIOps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增強IT管理和運維的能力,包括:可用性和性能監測、事件關聯和分析、IT服務管理和自動化。同時,IDC在2018年6月完成了一項全球存儲用戶的智能化特性調查,用戶對使用AI / ML算法推動存儲系統的改進抱以積極的態度。
據浪潮資深存儲架構師葉毓睿介紹,浪潮存儲的AIOps管理能力,實現了磁盤故障預測、性能容量預測及其關鍵技術。利用AI技術,對存儲的性能、容量變化趨勢進行準確預測,也為用戶帶來了直接的好處。不僅可以準確告知用戶進行存儲擴容、軟硬件升級的時間點,也能為用戶提供存儲規劃的具體參考指標。
全球存儲觀察分析認為,智慧加速數據存儲的應用創新,浪潮存儲基于InView智能管理平臺,為企業提供了智能、簡單且易用的存儲管理和運維。在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的基礎上,浪潮存儲迎來了新的飛躍。
基于極簡架構、極速性能、極致安全、極致穩定、極致容量、極致云化、極易管理的七大極致能力,也必將進一步助推浪潮存儲在后疫情時代,在新基建的賽道上,幫助企業用戶充滿數據存儲新動能,為數字化轉型加速,為未來加速。
責任編輯”:xj
-
數據存儲
+關注
關注
5文章
999瀏覽量
51737 -
浪潮
+關注
關注
1文章
475瀏覽量
246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曙光存儲連續三年蟬聯教育存儲市場份額第一
佰維存儲亮相COMPUTEX 2025,全場景存儲方案賦能“AI +”未來生態

#### KEPServerEX 數據存儲插件\\-2
浪潮信息存儲SATA SSD:技術創新引領數據存儲新時代
浪潮信息存儲SATA SSD:以技術創新,開啟數據存儲新篇章
浪潮信息SATA SSD推動數據存儲技術發展
浪潮信息剖析智能時代數據存儲領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如何優化EEPROM的數據存儲策略
佰維存儲亮相2024中國數據與存儲峰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