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的無線通信網絡不斷向前發展,并向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地方提供連接,提供商正在轉向各種技術來提高容量和性能。
雖然5G,下一代蜂窩技術將帶來先進的頻譜共享技術,但也將帶來對新基礎設施的需求,以及基礎設施之間更為苛刻的協調。
隨著5G應用的普及和網絡的日益先進,運營商正在尋求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的幫助來管理復雜性。
結構化知識的作用是實現機器智能和智能應用
在過去的幾年里,供應商已經將人工智能融入到網絡中,主要集中在減少資本支出、優化網絡性能和建立新的收入來源上。
此外,愛立信(Ericsson)的高級微波洞察(Advanced Microwave Insights)等工具正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能力,從網絡中收集數據,進行分析,然后對傳輸問題進行近乎實時的根本原因分類。這類工具為運營商提供了網絡概況,同時提供了對每個傳輸鏈路狀態的可見性。運營商將被提醒何時,也許更關鍵的是,為什么一個鏈接關閉或表現不佳。
愛立信高級微波洞察公司的戰略產品經理尤利卡澄清說:“這種見解可以改善網絡質量,因為你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說明問題,性能也會提高。”“您可以采取預防措施,而不是進行故障排除。”
當然,人工智能提供的有價值的洞察力并不是憑空而來的。為一個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統提供大量的數據,并訓練系統內的算法,使其能夠應用這些知識對任何傳輸問題提供近乎實時的根本原因分析,這是一個耗時且具有挑戰性的過程。
Advanced微波洞察(Advanced微波洞察)目前在其系統上有近2萬條連接鏈路,它是一種功能強大、智能化的預測工具,它利用了來自上萬條鏈路的5年數據。
W?llgren Malmberg進一步解釋說:“我們花了五年的時間調整和學習,才真正生產出這個產品,并充分了解了所有不同的網絡影響。”
微波鏈路中的人工智能
圍繞在移動網絡中使用微波鏈路而不是光纖進行回程的有效性的討論,由于那些被認為是光纖資源豐富的國家的投入稍有偏差,導致了一種有點不正確的評估,即光纖是“更好”的選擇。
例如,愛立信微波產品的產品營銷經理Maria Edberg說,如果你把美國和中國等光纖覆蓋廣的國家包括在內,全世界40%的移動傳輸都是通過微波來完成的,但是如果你退一步,忽略那些光纖覆蓋廣的國家,60%的傳輸是微波完成。
愛立信的銷售總監艾利克斯補充說:“愛立信的客戶有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案。微波的容量從5G發展到了4G。微波完全能夠為農村、郊區和城市站點提供5G的回程和前程傳輸能力。”
正如愛立信公司戰略和業務發展副總裁、運輸主管Shane McClelland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微波傳輸技術的進步,如自適應調制、無線鏈路連接、多波段助推器和支持10Gbps的MIMO微波連接,正在實現5G就緒的微波傳輸。目前在D和W微波波段進行的研究和開發顯示出100Gbps微波傳輸的前景。”
運營商考慮的不是微波處理網絡容量的能力,而是微波如何幫助縮短上市時間和降低成本。
“光纖可能在六個月或一年內不可用,”Heredia解釋說,“而且成本很高,所以引入微波更方便。我們認為,在5G網絡中使用微波并沒有什么限制。5G網絡將更加密集,光纖也不會在每個站點都可用。即使是纖維含量豐富的運營商也將面臨這一挑戰,并預測微波的使用將增加。”
事實上,雖然目前美國有10%到15%的回程使用微波,但Heredia說,預計5G的回程率可能更接近15%至20%。
隨著微波越來越受歡迎,將其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結合起來以提高網絡性能、降低成本和避免不必要的站點訪問的機會也在增加。
W?llgren Malmberg說:“站點訪問成本很高,”他提供了一個假設情況,即網絡連接出現故障,但運營商不知道原因。
“如果你去網站,你可能有新的硬件與舊硬件交換,”她繼續說,“但根據鏈接失敗的原因,你回家后可能還是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問題不在于硬件。
在網絡管理領域,這是一個令人沮喪和常見的現象;然而,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工具可以幫助操作員避免這種情況,節省時間和金錢。
人工智能在行動
在分享他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價值的看法時,丹麥傳輸經理格倫·蘭德格倫首先指出,與固定和光纖相比,無線傳輸更容易遇到障礙,如天氣事件、視線問題和安裝挑戰。然后,他解釋說,這些類型的事件都會留下痕跡。
他說:“他們離開了數字模式,現在的人工智能模型非常強大,能夠識別和理解這些模式。”。“使用人工智能,我們實際上可以了解是什么事件導致了我們網絡中的大多數錯誤和中斷。我們可以理解何時何地何地了解原因。”
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根據鏈路的數字模式來區分幾種不同的根本原因,例如無線電干擾、障礙物、大雨和風引起的天線對準偏移。然后,操作員可以根據根本原因采取措施。
例如,如果在強降雨期間,AI系統顯示下降信號,它也會提醒操作員可能的原因:天氣。該系統已經學會了識別這種特殊類型的信號下降與降雨有關。
此時,操作員可以決定簡單地監視受影響鏈路的性能,而不是派人去檢查它。當雨過天晴,信號恢復正常指標時,操作員可以確認無需采取任何措施,因為從鏈路角度來看,這不是問題。
W?llgren Malmberg解釋說:“我們可以確定干擾背后的原因,以及設備沒有任何問題的事實。”“這使得操作者更容易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它是什么樣的干擾。”
責任編輯:tzh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093瀏覽量
27951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9008瀏覽量
249301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501瀏覽量
134577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9瀏覽量
5735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熱門5G路由器參數對比,華為智選Brovi 5G CPE 5 VS SUNCOMM SDX75
5G網絡中,信令測試儀如何幫助提升用戶體驗?
在TIDA-00570提供的參考設計中,并沒有100歐姆的端接電阻,請問怎么處理?
CHA3218-99F低噪聲放大器適合5G通信嗎?
ADS1198 DRDY并沒有自動變成高電平,而是一直維持在低電平,為什么?
FDD在5G網絡中的作用
通訊電源在5G網絡中的應用 通訊電源市場趨勢分析
光纖與5G網絡的結合趨勢
愛立信在2024進博會展示5G及6G創新技術
5g網絡是什么頻段的電磁波
為什么INA188的GBW并沒有1Mhz?
5G網絡毫米波支持的最大載波帶寬是多少?

單獨使用AFE031芯片并沒有任何輸出怎么解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