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積電為蘋果代工7400萬顆A14處理器
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芯片代工商臺積電的5nm工藝,在今年一季度就已投產,為蘋果等客戶代工最新的處理器,蘋果的A14處理器,就是由臺積電采用5nm工藝制造的。
在此前的報道中,外媒曾提到,蘋果要求臺積電今年為他們代工8000萬顆A14處理器,用于將推出的iPhone 12系列。但在最新的報道中,外媒表示臺積電可能無法完成蘋果要求的數量,他們今年最多只能生產7400萬顆,未完成部分將推遲到明年。
考慮到臺積電代工的A14處理器,需要經過其他廠商的測試,才能用于蘋果的硬件產品,中間多個環節還需要運輸,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臺積電如外媒的報道那樣,在今年最多只能代工7400萬顆A14處理器,那蘋果今年可供應的iPhone 12,就將低于7400萬部。
此外,在9月16日凌晨1點開始的發布會上,蘋果新推出的iPad Air,搭載的也是A14處理器,這也會導致可用于iPhone 12系列的處理器減少。從蘋果方面公布的消息來看,A14處理器采用5nm制程工藝,集成118億個晶體管,采用6核中央處理器和4核圖形處理器,性能和能效較上一代均有提升,擁有蘋果設計的新一代16核神經網絡引擎,每秒可處理11萬億次運算。
二、臺積電3nm首波產能大部分將留給蘋果
在5nm工藝大規模投產之后,臺積電將投產的下一代重大芯片制程工藝,就將是3nm,目前正在按計劃推進,計劃在2021年開始風險試產,2022年下半年大規模投產。
雖然現在距離臺積電3nm工藝大規模投產還有近兩年的時間,但已有眾多廠商在關注臺積電的這一先進制程工藝。外媒的報道顯示,臺積電3nm工藝準備了4波產能,其中首波產能中的大部分,將留給他們的大客戶蘋果。
臺積電3nm工藝首波產能中的大部分留給蘋果,其實也在意料之中。蘋果是臺積電的大客戶,從2016年iPhone 7系列所搭載的A10處理器開始,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就全部交由臺積電獨家代工,臺積電能有今天的規模,除了他們領先的技術,還有蘋果大量訂單的功勞。
3nm工藝是5nm之后一次完整的工藝節點跨越,將使芯片的性能得到明顯提升。在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財報分析師會議上,臺積電CEO魏哲家都有談到3nm工藝,他透露同5nm工藝相比,3nm工藝將使晶體管的密度提升70%,芯片的速度提升10%到15%,能效提升25%到30%。
三、臺積電2nm制程取得突破
芯片制程的提升是有瓶頸的,當芯片尺寸小于5nm時就會產生量子隧穿效應,電子會自行穿越晶體管的柵極和源極通道,造成0和1的邏輯錯誤。因此很多業內人士都說3nm制程很可能就是硅基半導體工藝的極限,2017年張忠謀也表示臺積電的2nm制程工藝需再等數年才能下結論。
不過實際情況要樂觀得多,近日有報道稱臺積電的2nm工藝取得重大突破。臺積電在去年成立了2nm研發團隊,針對FinFET因制程微縮產生電流控制漏電的物理極限問題,團隊綜合了成本、設備相容、技術成熟及效能表現等多項條件,一改過去3nm、5nm的鰭式場效應晶體管(FinFET),改用以環繞閘極制程為基礎的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MBCFET架構。
同時極紫外光(EUV)微顯影技術的提升,使臺積電研發多年的納米片(Nano Sheet)堆疊關鍵技術更為成熟,良率提升進度較預期順利。臺積電此前透露2nm研發生產將在新竹寶山,規劃P1到P4四個超大型晶圓廠,占地90多公頃。
以臺積電2nm目前的研發進度研判,供應鏈預計臺積電2023年下半年可望進入風險性試產,2024年正式量產。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綜合報道,內容參考自TechWeb、臺積電等,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81瀏覽量
440620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752瀏覽量
1697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