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可幫助制造業延長產業鏈,推動制造業轉型發展。幫助制造業延長產業鏈,推動制造業轉型發展。而5G+工業互聯網則持續推動產業生態發展。
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互聯網正在全國范圍內加速落地,尤其是隨著5G技術的日漸成熟,5G﹢工業互聯網加速融入傳統行業,幻化成形式多樣、功能強大的應用,為千行百業的轉型升級賦能。
近日,由中國電信集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5G應用產業方陣、IMT-2020(5G)推進組和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共同舉辦的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工業互聯網專題賽于北京舉行。
從參賽項目來看,5G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已進入應用落地新階段,在工業互聯網領域,5G與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AR/VR、高清視頻、機器人等技術不斷融合,在家電、汽車、機械、電子、鋼鐵、電力、礦山等細分行業,應用場景持續深耕,5G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正在賦予傳統制造業新的智慧與新的活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升級轉變。
據工信部最新消息透露,5G+工業互聯網已逐漸滲透到了企業生產的核心環節,標識注冊總量突破55億,進入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工業設施已達到4000多萬臺,在今年的新冠戰役中,工業互聯網為物資保障、供需對接、復工復產等都提供了重要支撐。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指出,近三年來,隨著中國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應用創新的生態持續完善、經濟社會貢獻不斷增強,已取得積極進展,有力的支撐了經濟高質量快速發揮發展。
政策紅利為5G+工業互聯網發展帶來新機遇
2020年是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的第一年,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仍處于工業探索的初級階段。中國高度重視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與發展,各省市都制定了促進5G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政策。
國家層面,從指導內容到目標明確的政策深入。2017年底,國務院《關于深化“工業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工業互聯網應用5G網絡技術試驗研究,協同推進工業企業應用部署5G”;
2019年,工信部出臺針對性政策文件《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首次提出建設5個工業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內網建設改造覆蓋10個重點行業,提煉形成至少20個典型應用場景,引導行業提升網絡關鍵技術產業能力;
創新應用能力和資源供給能力為進一步引導重點行業領域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了《有色金屬工業智能礦山建設指南(試行)》,《有色金屬工業智能冶煉工廠建設指南(試行)》,引導露天/地下礦山無人駕駛,遠程協作,移動設備互聯等“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
地方級層面,長三角地區最為活躍,上海、浙江、江蘇、安徽都有針對性的政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更加突出,廣東、深圳將5個G和產業融合應用作為產業規劃的重點;魯渝地區,川渝地區,湘鄂地區各有特點,遼寧、福建、山西、寧夏等省(市,區)結合自身特點出臺相關政策各省(市,區)因地制宜,陸續出臺地方產業政策。
近20個地方政策引導“五G工業互聯網”發展,其中北京、山西、遼寧、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寧夏9個區域政策文件明確了“五G工業互聯網”欄目政策。山西、天津、安徽、湖南、廣東、重慶等地區利用現有工業互聯網,單項冠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技術改造,智能制造支持引導政策,山東,遼寧,江西等地區通過五G產業投資基金支持北京市積極推動設立“北京五G工業互聯網產業投資基金”,上海市統籌五G基金,工業互聯網基金相關方向對“五G工業互聯網”給予支持。總體來看,隨著工業的發展,“5G工業互聯網”相關政策正在逐步完善,并向垂直行業和重點領域延伸。
5G應用落地深耕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憑借自身對工業信息化、數字化的賦能,近年來工業互聯網已經尋到了不少落地機會。而今年以來,疫情因素的影響更是進一步放大了其應用價值與空間,各種抗疫和復工應用對工業互聯網價值的催化,讓其進入到更多行業與企業的視野之中。
5G超大帶寬、超低時延、海量數據的特性,為工業互聯網建設和融合創新應用提供了關鍵支撐,并表現在能夠滿足工業無線聯接、促進柔性生產、支撐數字化決策三大方向上。
面對工業無線聯接的“剛需”,5G可支持工廠內外多場景、靈活、無縫的網絡覆蓋,打通人、機、料、物、法、環等各生產要素,有效化解工業現場環境高溫濕熱、嘈雜惡劣,有線網絡難以鋪設、組網復雜、覆蓋有限等弊端,實現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泛在深度互聯。
例如,浙江雙環傳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我國齒輪散件生產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齒輪生產企業,著力打造參數級智能工廠,建設基于齒輪行業的工業互聯網數據采集平臺,承載了數以億計的數控設備、信息化系統、工藝參數、軟件工具、雙環傳動業務需求和制造能力,極大釋放了數據價值和效能。
報喜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立足服裝行業,打造“云工廠”“云定制”“云數據”的云翼智能平臺,利用互聯網對接用戶個性化需求,以銷定產,實現產銷無縫對接。正泰集團依托工業互聯網構建正泰智能制造體系,打造電氣行業智能化應用,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車間項目在復工復產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工業縫制機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通過物聯網化設備、邊緣計算能力、工業物聯網平臺的建設,迅速成長為全球縫紉機行業提供智能成套解決方案的服務商……
而對于工業產線必須具備可隨時調整的“多品種、小批量”定制化“柔性”生產能力的需求,5G可用“無線”代替“有線”貫穿工業制造的全過程,能夠更靈活便捷地部署、調整產線上的設備單元,節省線纜支出、減少布線人工,滿足產線高效率、零停機、高穩定可靠要求,使能工廠向柔性生產轉型,提升企業規模化定制能力。
運營商功不可沒
值得一提的是,電信運營商在推進工業互聯網落地中扮演著重要的“搭臺”角色,從傳統的網絡建設者、運營者轉變為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除了為行業龍頭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電信運營商搭建的通用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助力廣大中小企業加速應用5G﹢工業互聯網,有效促進相關應用的普及。
據了解,中國電信已經在全國16個重點工業省份展開了工業互聯網的探索實踐,在超過10個省市建立了工業云平臺,為本地中小企業提供綜合化的云網與應用服務。同時深入10余個細分行業,打造了30余個具備示范效應的行業標桿,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同進行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探索和創新實踐。當前,數字經濟發展已經進入跨界融合階段,中國電信將繼續發揮云網融合優勢,致力于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新路徑與新模式,通過在云、光網、AI、安全、DICT、終端等多層面的共同發力,進一步整合資源,構建5G+工業互聯網的核心能力,持續推動產業生態發展。
中國移動方面,正實施“五個升級”策略,推動5G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網絡升級方面,發布5G專網產品,實現網隨業動、按需建網;平臺升級方面,發揮5G的放大疊加倍增效應,全面升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應用升級方面,甄選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打造產業數字化“樣板房”;模式升級方面,促進跨界融合創新;生態升級方面,中國移動做大工業互聯網朋友圈,促進生態應用繁榮。
中國聯通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梁寶俊表示,中國聯通與“空、地、陸、海”的行業龍頭與創新者們一道,開展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探索與實踐。比如,在航空領域,中國聯通與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打造了幾十個個5G工業互聯網場景。目前中國聯通開展5G工業互聯網八大行動,包括5G專網和工業外網的網絡賦能行動,通過推廣AI賦能工業企業的AI賦能行動,全連接工廠賦能行動,產業集群升級賦能行動,安全護航行動,應用場景聯合創新行動,5G工業互聯網生態共贏行動以及基于中國聯通的100億母基金的資本助力行動等。
5G﹢工業互聯網猶如星星之火,在各大行業和各大企業中點燃,啟動轉型發展新引擎。而未來,隨著技術和產業的進一步成熟,5G﹢工業互聯網的賦能效應將進一步凸顯,最終呈現燎原之勢,有力驅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助力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pj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626瀏覽量
73303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9瀏覽量
573579 -
工業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5文章
2443瀏覽量
662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國移動出席2025年5G新通話產業發展圓桌會議
中國移動和中興通訊5G云化核心網榮獲行業大獎
5G與工業互聯網如何進一步融合?
中國移動攜手華為發布全球首個5G新通話DC應用
華為助力中國移動全面升級“九州”算力互聯網
東風汽車與中國移動達成戰略合作
共創AI+時代 廣和通攜5G AIoT解決方案智赴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

共創AI+時代 | 廣和通攜5G AIoT解決方案智赴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