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日前正式宣布4nm、3nm及2nm工藝的最新進展,其中3nm預計在2021年風險試產,最終在2022年正式量產。按以往規律,智能手機處理器廠商會更愿意嘗試最新工藝,因為他們對處理器芯片性能尤其是散熱及功耗有更高的要求,業界普遍猜測應該是蘋果的A16處理器首發。在此之前蘋果也是5nm A14、5nm+工藝A15的首發,3nm的A16是下下下代處理器。不過這兩年,華為也搶下了不少新工藝的首發,比如麒麟980、麒麟990 5G分別首發了7nm、7nm EUV工藝。
根據臺積電的說法,相較于5nm,3nm將可以帶來25-30%的功耗減少、10-15%的性能提升。此時臺積電的主要合作伙伴已經在3nm PDK的初始版本上開發其未來的硅片。
不過據臺積電日前公布的消息,其3nm工藝首個客戶居然是英國初創AI芯片公司Graphcore。這家該公司主要研發自研架構的IPU智能處理單元,被稱為西方國家中唯一的半導體AI獨角獸,其股東包括 戴爾(Dell)、博世(Bosch)、寶馬(BMW)、微軟(Microsoft)和三星(Samsung) 等科技巨頭。
最近該公司才推出了第二款產品——Colossus MK2 IPU芯片,相比16nm工藝的其一代產品——Colossus MK1 IPU芯片,Colossus MK2升級到了臺積電7nm工藝,晶體管數量從236億增加到了594億個,有效核心數高達1472個。
他們推出的PCIe接口加速卡最多可集成4個Colossus MK2芯片,AI性能可達1PFLOPS,內存容量高達450GB。
在7nm工藝的Colossus MK2芯片之后,Graphcore公司決定跳過5nm工藝,直接進入到3nm節點,這可能是他們最快成為臺積電3nm客戶的關鍵原因。
Graphcore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Nigel Toon表示:”Graphcore是第一個打造出高晶體管數量芯片的公司。Graphcore率先建立一種全新的完全可編程處理器,從頭開始為機器智能設計。我們的IPU架構的許多創新功能,以及即使在最新工藝節點的最前沿也能看到的高良率,都證明了我們與臺積電的密切技術合作關系。作為臺積電的技術創新合作伙伴之一,我們將繼續與臺積電密切合作,探索包括N3在內的新工藝節點和技術的優勢,以便我們能夠繼續提供更多的性能提升,使客戶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新的突破。”
目前來看,Graphcore基于其Mk1和Mk2 IPU打造了多款產品,包括與戴爾合作的系統。2020年Q1的Graphcore在今年年初進行了D輪擴大融資,目前已經籌集了4.5億美元,公司估值為19.5億美元,投資者包括寶馬、微軟、DeepMind的CEO以及一些風險投資公司。據TechCrunch在2月份報道,該公司仍有3億美元的現金儲備。
責任編輯:pj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893瀏覽量
235174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05瀏覽量
440801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10019瀏覽量
1416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格平科技推出1200W可編程開關電源
HMC1023LP5E 72MHz雙通道可編程低通濾波器技術手冊

可編程交流負載標準
可編程交流電子負載各領域的作用
PLC可編程控制器的簡介
可編程電阻焊控制器:智能化工業焊接新解決方案探究
瑞薩電子推出全新AnalogPAK可編程混合信號IC系列
德州儀器推出全新可編程邏輯產品系列
愛普生(EPSON) 可編程快速交付有源晶振(SPXO)
用TMAG5328電阻器和電壓可編程霍爾效應開關實現可編程性和診斷

可編程的只讀存儲器是否可以改寫
嵌入式系統中常用的五種微處理器類型
可編程晶振都有什么頻率的呢?分享3個挑選可編程晶振的技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