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科技專家,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認知來自與世界頂級科技專家和企業家的交談,我從中認識到,他們在人工智能對社會及生活的利弊這一問題上存在廣泛的分歧。但是,這場關于AI善惡問題非此即彼的辯論,太過于注重“假設”而忽略了當務之急,即我們當前必須采取行動以確保能夠負責地利用人工智能的無限潛力。為了最大程度地發揮人工智能的優勢并降低其風險,我們需要為人工智能的研究、應用和部署訂立全球契約。
目前,各國主要尋求獨立發展人工智能技術,而沒有付出足夠的努力來確保它們的科研活動能夠相互契合。更令人擔憂的是,人工智能的發展日益成為國家間的零和博弈。這種行為將為合作帶來重大障礙,并可能削弱當前最能惠及人類社會的科技的發展勢頭。當前,一些多邊組織已在國際合作框架方面開展工作,這非常鼓舞人心,但是這些舉措需予以優先考慮,并加快其落地進程。
各國可以在眾多領域進行全球合作,例如在醫療健康、教育和制造業領域。影響地緣政治穩定的領域,如國家安全和自主武器研發領域,也需要國際合作和相互監管。
這些領域的合作將會帶來巨大的好處。在醫療健康領域,人工智能有潛力應對與解決歷史性和全球性的挑戰,例如醫療成本迅速上升、以及治療與患者可及性方面的不平等。在教育領域,人工智能可以用來改善教育成果,并幫助各個國家重新培訓勞動力,從而緩解部分行業產生的可能由AI進步所導致的勞動力流失的狀況。在制造業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安全、浪費更低的工作環境,并使得全球供應鏈更為可靠,以應對全球性突發事件。
每個國家在上述及其他領域的最佳實踐都應該共享,以造福全人類。在創新中提供新的經驗和教訓有助于促進負責任的人工智能開發和應用。這將反過來促進國際關系的改善,并為我們所有人創造更和平和繁榮的世界。
頭部公司、大學和科技專家必須與各自的政府合作,并最終與其他各國政府合作,為這項強大的技術制定標準和法規。過去在制定關于核武器和生物武器協議時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各國就這些技術的全球標準達成的協議讓世界變得更安全。
好消息是,國際合作模式的基礎已經奠定。
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組織都發布了人工智能倫理發展原則和指南,為全球討論提供了良好起點。盡管在某些問題的解釋和相對重要性、以及執行意見上仍存在復雜的地區和文化差異,但全球似乎對以下核心原則達成一致:透明、公平、安全、責任和隱私。
一是透明原則,該原則要求創建決策易說明、可解釋、可審核,且在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可監督的人工智能系統。
二是公平原則。科技不應該加劇不平等、偏見和歧視,而是應該促進包容性,并服務于大多數人的福祉。
三是安全原則。人工智能技術絕不應造成可預見或意外的傷害。人工智能技術的設計應可靠且不易受損。
四是責任原則。如果人工智能系統的決策導致了問題的產生,就需要明確責任,并在必要時進行強制性補救。
最后是隱私原則。因為如此多的人工智能應用依賴數據,所以需要有適當的機制來保護人們的權利、利益和個人隱私信息。人工智能系統需要以易理解的方式披露如何使用、存儲和保護個人信息,用戶也應該能夠隨時撤銷其使用個人信息的權利。
越早通過共同治理結構協調和應用這些原則,就越有可能避免人工智能的負面后果。
這是一個不小的成就,也并不容易實現。但當務之急是越過原則這個議題,先明確全球承諾、協議、以及對違法行為后果有明確規定的國際法。
只有通過全球合作,我們才能確保,即使面對,特別是面對快速和革新性技術變化的巨大壓力而被迫采取不同行動的時候,世界各地的國家和機構能夠遵循和平與穩定、包容與安全的原則。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9012瀏覽量
249382 -
人工智能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39瀏覽量
107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最新人工智能硬件培訓AI 基礎入門學習課程參考2025版(大模型篇)
Cognizant將與NVIDIA合作部署神經人工智能平臺,加速企業人工智能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