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術競賽日益引發關注。Google和IBM開始發展量子計算機,預計將以我們難以想象的速度徹底顛覆運算。量子技術還有一個令人引頸期盼的優勢就是“密碼學”(cryptography)。
隨著物聯網(IoT)和下一代5G的快速普及,創造安全的通道至關重要。相形之下,攜帶信息的量子信道存在安全協議,并內置于加密的數據中。每個通道之間彼此各不相同,從而降低了在傳輸過程中被攔截的風險。
為了保護數據傳輸的機密性和完整性,目前最安全、使用最廣泛的方法是以對稱密碼學為基礎,而一種更可靠的安全性則是提供一種數學上牢不可破的密碼學形式,稱為“一次性密碼”(one-time pad;OTP),它采用一種與加密數據長度相同的隨機密鑰來加密數據。
有了量子密碼,當今所有的密碼技術都將相形失色。如今,為了解密機密的加密信息,必須具有相對的私鑰。而進行所謂的“暴力攻擊法”(brute force attack,即嘗試使用字母、特殊字符和數字的所有可能組合)將無法譯碼RSA密鑰,因為我們現有的計算機都將花費很長的時間解密,而使用量子技術,相同的操作只需花費幾秒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Singapore)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量子芯片,其尺寸比當前的量子配置更小1,000倍。在NTU Singapore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Liu Ai Qun和副教授Kwek Leong Chuan的帶領下,該研究團隊的結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上。
其結果為許多金融系統建置量子密碼學方法提供了新機會。該新芯片將以各種通訊方法提高安全應用,包括從ATM提領現金到在線購買商品等。當今的這些技術并不是十分安全,而且其通訊還可能會被攔截。該芯片寬僅3至4mm,采用量子通訊算法以及量子密鑰分配(QKD),因而能提供比現有標準更高的安全性。
QKD采用量子屬性交換諸如加密密鑰之類的機密信息,然后再將其用于加密經由不安全信道傳輸的訊息。QKD的安全性基礎在于自然和物理學的基本定律,有助于提高運算能力、新的攻擊算法或量子計算機。
以量子密碼學的情況來看,密鑰(針對訊息進行加密并因而再度具有可讀性的介質)被編碼為一系列光子,在必須共享訊息的雙方之間傳遞(例如透過光纖)。根據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即不可能同時知道量子物體的兩個特征),任何對獲得密鑰感興趣的人都無法在不干擾這些(極化)光子的情況下達到目的。事實上,任何干擾通訊的人都會改變其特征,留下使其提醒注意駭入的痕跡。
Liu說:“在當今的世界中,網絡安全至關重要,因為我們的許多數據都是以數字方式儲存以及進行通訊。幾乎所有的數字平臺和儲存數據庫都要求用戶輸入密碼和生物辨識數據,只要存在這種情況,就可能會有被竊聽或破解的風險。量子技術則消除了這種疑慮,因為密碼和信息都整合在發送中的訊息,從而形成量子密鑰。”
量子計算為人工智能(AI)、醫療診斷和藥物治療等領域帶來的新發現讓人難以想象。但量子計算機只是一種工具,有助于讓實現特定結果所需的操作次數大幅減少。創新并不在于提高每次操作的速度,而在于減少達到結果所需的操作次數。
然而,信息的安全性會因為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崛起而陷于風險,因為配備大量運算資源的量子計算機可能破解現有的加密技術。因此,量子密碼學和后量子密碼學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責任編輯:tzh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0文章
46210瀏覽量
392103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065瀏覽量
279379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47瀏覽量
35710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9瀏覽量
5735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商API的五大應用場景:解鎖增長新機遇
硬件創新帶來后DeepSeek時代新機遇 AMD中國AI應用創新聯盟(北京)論壇成功舉行

研華科技如何抓住邊緣計算和AI融合的新機遇
AI賦能邊緣網關:開啟智能時代的新藍海
AI技術驅動半導體產業升級,芯原布局未來智能計算領域
汽車智能化會帶來哪些新機遇?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共話出海未來,共謀發展新篇—“生成式AI,解鎖出海新機遇”沙龍成功舉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