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規模化商用部署節奏加速,國內運營商新建5G基站數量年內預計將達到60萬量級,如何選擇合適的前傳技術以滿足5G多業務差異化應用需求至關重要,基于波分復用(WDM)的前傳技術方案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在介紹5G前傳關鍵需求的基礎上,重點圍繞5G前傳WDM技術方案典型類型、產業化發展現狀、國際國內標準化工作進展、未來發展態勢等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關發展建議。
5G前傳呈現多維需求,25Gbit/s成為典型承載速率
5G RAN(無線接入網)的整體部署方案與4G網絡趨同,主要基于DRAN(分布式無線接入網)和CRAN(集中式無線接入網)兩種典型方式,但基站功能單元的構成相對4G發生較顯著變化,綜合應用需求及技術特性等將基站的功能單元重新進行了劃分。考慮業務提供能力、信號處理效率、資源協同共享和RAN云化應用等因素,5G基站主要分為CU(集中單元)、DU(分布單元)、AAU(有源天線單元)等功能單元,其中AAU和DU之間、DU和CU之間以及CU和核心網之間信息傳輸分別由前傳網絡、中傳網絡和回傳網絡承擔,目前中回傳網絡方案已經確定,而AAU和DU(或DU+CU合設)之間采用何種前傳方案近兩年引發業界重點關注。
相對4G基站,面對特定應用場景,5G業務的接入速率、傳輸時延、時間同步精度等關鍵性能參數要求提升一個量級以上,作為5G承載網絡的前端,前傳網絡的接口速率與傳輸容量、時延處理、時間同步傳遞特性等變得尤為關鍵。另外,考慮到基站實際部署條件、5G前傳網絡應用部署規模等,5G前傳方案選擇還要兼顧接入光纖資源限制、網絡運維監測能力、低成本部署等多維需求。
目前典型的前傳可選方案包括光纖直驅(單纖單向或單纖雙向)、WDM(含無源WDM方案、半有源WDM方案、有源WDM方案)及其他有源傳輸技術等。考慮5G商用初期業務量、有源前傳技術成熟程度、建網時效性等多種因素影響,預計5G部署的初期以光纖直驅和無源WDM兩種方案為主,同時根據技術成熟度啟動有源WDM方案的逐步應用,后續隨著5G網絡部署規模擴大,尤其是CRAN小集中和大集中部署模式的逐步規模應用,基于半有源WDM的前傳方案占比將顯著提升。
另外,綜合考慮5G業務可用頻譜帶寬顯著增加、基站處理功能重新分割等因素,面向5G的前傳典型接口速率發生了變化,原有4G基站BBU(基帶處理單元)和RRU(遠端射頻單元)之間基于10Gbit/s速率的CPRI(通用公共無線接口)接口已無法全部滿足5G基站DU和AAU之間的前傳需求,25Gbit/s已成為5G前傳eCPRI(演進型CPRI)接口的典型速率。
多種WDM前傳方案并存,產業化能力加速同步推進
面對大容量、低時延、光纖資源短缺等傳輸應用需求,基于WDM的5G前傳方案出現了CWDM(粗波分復用)、DWDM(密集波分復用)、LWDM(基于以太網通道的波分復用)、MWDM(中等波分復用)等多種并存技術方案(可統稱為xWDM方案),如果結合無源、半有源和有源等部署模式,基于WDM技術的具體實現方案會更多。
目前這些前傳WDM方案的共性特性主要包括采用25Gbit/s的傳輸速率、優選單纖雙向和半有源工作方式、增加在線維護管理機制、力求低成本等,但在傳輸容量、光模塊及合分波器件中心波長、波長是否可調、管控開銷實現機制等方面依然存在典型差異,同時業界對于這些WDM前傳方案的特性評價存在不同觀點,結合運營商原有建設及運維實際需求,對于前傳有源WDM的部署方案選擇出現非歸一分歧,目前整體上呈現按需并行發展的態勢。
目前國內已有多個傳輸設備廠商同步研制基于多種WDM前傳方案中的一種或多種設備,關鍵的核心光電芯片,譬如基于25Gbit/s速率的激光器、調制器及驅動單元、接收機、跨阻放大器等,國內芯片器件商和部分設備商已初具商用產品的自研制備能力。
考慮到5G部署應用需求的緊迫性,為了加速推進相應WDM前傳方案成熟并協同發展,近兩年IMT-2020(5G)推進組的5G承載工作組協同研究機構、運營商、設備商、模塊器件芯片商等積極開展5G前傳整體方案的研究以及關鍵光模塊評測工作。另外,三大運營商圍繞各自側重關注的前傳WDM方案已開展或近期準備開展5G前傳設備樣機的測試驗證工作——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別聚焦MWDM技術方案、LWDM技術方案、基于波長可調的DWDM技術方案等持續開展半有源WDM關鍵參數規范和測試評估工作。
考慮到5G網絡建設的緊迫性,初期選擇基于無源CWDM作為主要候選方案之一開展5G前傳部署已獲得運營商共識,基于25Gbit/s或25Gbit/s和10Gbit/s速率并存的無源CWDM方案已在今年的部分運營商集團總部及多個運營商省公司的5G建設集采招標中明確采用,基于半有源的xWDM方案有望加速推進,以便盡快實現產業化規模部署應用。
前傳標準化工作逐步啟動,聚焦共性協同發展至關重要
5G前傳的國際國內標準化工作主要由ITU-T、CCSA等標準組織負責制定,近兩年已有多個與5G前傳有關的標準立項并已開展研究工作,三大運營商近期也各自啟動或初步完成了內部企業標準的制定。
在國際方面,ITU-T的SG15 Q6主要承擔光傳輸物理層的標準化工作,2019年已啟動立項了面向5G前傳應用需求25Gbit/s WDM的標準化工作,主要圍繞G.698.x系列(G.698.1/G.698.2/G.698.4)標準進行增加25Gbit/s速率的修訂,包括基于固定波長(G.698.1/G.698.2)和可調波長(G.698.4)的DWDM方案。另外,考慮到在現有版本的CWDM標準G.695中,25Gbit/s速率接口僅支持2km量級、4個波長通路的短距離互聯,SG15 Q6也啟動了是否面向前傳應用需求開展基于25Gbit/s速率CWDM技術標準的文稿討論,這就涉及到和DWDM方案如何明確區分應用場景的問題。
在國內方面,CCSA TC6 WG1 2019年也正式立項了面向CWDM、DWDM、LWDM、MWDM的傳輸系統以及前傳WDM系統總體架構標準項目,TC6 WG4也同期立項了4種WDM技術方案對應的光模塊標準項目,目前均在正在加速制定之中,預計到2021年上半年整體制定完成,這將進一步助力5G WDM前傳方案的部署應用。
5G前傳xWDM方案并存發展的態勢預計短期內依然持續,鑒于實際應用需求趨同,實現方案技術機理類似,采用不同中心參數的器件導致產業鏈細分支路過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前傳產業鏈的規模協調發展。為了盡可能降低多方案并行帶來的潛在影響,建議5G前傳相關業界從部署需求、傳輸性能優化、低建設成本及便捷運維管理、產業鏈良性發展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加強多方案共性技術協同推動,統一管控模型及OAM(運行管理維護)機制,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產業發展格局,多方位助力5G網絡快速部署。
責任編輯:tzh
-
光纖
+關注
關注
20文章
4146瀏覽量
75192 -
帶寬
+關注
關注
3文章
994瀏覽量
42142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9瀏覽量
5735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熱門5G路由器參數對比,華為智選Brovi 5G CPE 5 VS SUNCOMM SDX75
5G網絡中,信令測試儀如何幫助提升用戶體驗?
5G網絡優化中,信令測試儀如何幫助故障排查?
5G數采網關助力工業“智改數轉”,打造5G智能工廠

華為助力Telkomsel打造大雅加達Hyper AI自動駕駛5G網絡
中國5G發展成就顯著
華為助力非洲5G產業加速發展
光纖與5G網絡的結合趨勢
我國5G發展成就顯著,面臨挑戰與對策
我國5G發展成就顯著,面臨挑戰與對策并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