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三大電信運營電信運營商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至今一年有余,5G落地情況怎樣了?
一、數據疑似“注水”
查了相關情況看,午茶君發現總體情況似乎并不樂觀,還爆出了5G用戶數據相互打架的現象,比如5G套餐用戶數甚至超5G手機出貨量。
有人對比了權威渠道數據后發現,截至今年4月底,國內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4421萬部,而僅僅中國移動+中國電信5G套餐用戶就已經超過6500萬,午茶君覺得那多出來的2000多萬用戶不是虛構的,就是“被5G”了,大家覺得呢?
該事件說明大家對5G的需求并沒有大家相信中的那么強烈。再加上5G套餐性價比不高:貴,但沒有提高相對應的價值,大家對此不興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反正對我來說,升級5G沒啥吸引力,大家呢?
午茶君認為,大家可能高估了5G對生活的影響。
二、5G對生活影響沒那么大
4G升級到5G和2G升級到3G有著本質的區別。很多用戶現在升級5G后,個人體驗并沒有得到明顯提升,而當年從2G升3G時,卻顛覆了大家的想象,比如手機網速可以和電腦相媲美,網頁瞬間加載,看視頻也較為流暢。
簡而言之,和2G相比,3G狀態下手機網速出現了質的飛躍。據中國聯通相關人士介紹,2009年無線上網速度下行達到7.2M/S、上行達到5.76M/S,現在的熱門應用基本都能玩的轉。
3G升級成4G,4G理論速度是3G的20多倍,提升很大,但從用戶體驗來說,升級帶來的沖擊遠遠沒有當年2G到3G那種震撼。
巧合的是3G升4G之際,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來了。有人把這歸結為4G的功勞,其實移動互聯網浪潮和4G網絡的聯系并沒有那么大。
移動互聯網浪潮的推動因素有兩個:一是智能手機的普及;第二是運營商資費的下降。網絡速度的提升只是起到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即使當時4G沒有出現,只要滿足前面兩個條件,3G升級后依然能夠滿足移動互聯網浪潮的需求。
4G比3G更快更穩定,但這并不能說明移動互聯網浪潮是基于4G才發展起來的。現在,4G網速已經可以完全滿足大家的辦公、視頻、游戲、文件傳輸等各類互聯網需求,所以升5G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強。
值得一提的是,4G發展起來后,3G網絡卻越變越慢了(逼迫大家升級4G)。
現在,4G已經非常快了(可達100Mbps),升級5G后給用戶帶來的邊際效益很少,需求不大。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大家在4G基礎上,承受高昂的成本升級成更快的5G,理智的用戶并不會買單,這也就是大家對升級5G冷淡的內在原因。
總而言之,5G對個人其實意義不大。對我來說,手機網絡提升帶來的那點好處還不如營運商降費來的實在。
三、5G的缺陷
5G最大的特點是速度快,最高速度可以達到4G的100倍,但5G缺點也非常明顯,主要有兩個。
一是穿透力弱,單個基站的覆蓋面小。由于信號頻率、波長與傳輸衰減的原因,一個2G基站可以覆蓋7公里,一個4G基站可以覆蓋1公里,一個5G基站僅能覆蓋300米。
韓國首爾,一個僅有上海、南京十分之一城市已經部署了8W個5G基站,還是會出現經常掉線,信號有時也及其不穩定。
有人說,這不算什么,技術進步可能解決這個問題。其實,覆蓋面太小這個問題是沒辦法用技術突破可以解決的,因為它是物理學常識。
中國為了4G的覆蓋,投入了巨額的資金。全球4G基站大約有500萬+個,中國占據了340W+個。考慮到成本因素,5G網絡想達到4G這樣的大范圍覆蓋范圍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發展5G過程中,4G甚至3G長期存在以提供偏遠地區的網絡服務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二是耗電量大。5G基站的功耗非常大,5G基站單系統的典型功耗分別為:華為3500W,中興3255W,大唐4940W,而一般4G的單系統功耗僅為1300W,5G是4G的3倍。如果覆蓋同樣面積需要4倍于4G基站,因此5G單位面積耗電成本是4G的12倍。
雖然有局限性,但中國在5G已取得領先優勢,建設方面更是不遺余力。中國在5G領域布局較早,因為舉國體制集中資源辦大事,具有先發優勢。作為5G行業的領軍者,華為在5G標準專利族申報量達到了3147族,獨占鰲頭。
四、5G應用前景
5G的最大優勢僅僅是更高的網速嗎?
并不是。
5G的核心特質,是更低的延遲,更低的網絡波動,更高的設備接入量,更大帶寬,這反饋到C端用戶,未必有質的提升,但對有些應用可就大了。
5G領軍人物任正非認為將來5G最主要不是提供大流量,如果只是提供超大規模流量,那5G本身就失敗了,他表示5G有很多性能適合用于工業控制,高帶寬、低時延等功能都有利于工業制造。
他說:“5G面向企業業務,這叫ToB,面向消費者是ToC,我們認為最大用處是ToB,就是給商業用戶使用,造出一些先進的東西。”
任總說的這段話,讓我首先想到的是阿里5G和云計算結合的指揮交通用的”城市大腦”項目。
這套系統把紅綠燈和AI交通攝像頭連到了一起。用海量的攝像頭,布設在城市的各個路口。然后通過視頻識別技術,實時抓取車牌號和車輛流動信息(5G高速穩定的網速是基礎),后端(云端)對海量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動態調整信號等待時間,提升交通路口的通行效率。
為了提高通行效率,這個甚至可以改變城市道路的結構。比如,原來是雙向四車道的馬路,可以臨時改成一去三回的車道。該項目直接把杭州的堵車程度排名從全國第四降到了第五十七。
這個案例為5G應用指出了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那就是與AI、云計算、大數據深度結合。當然,5G應用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但我們也不能“神話”其作用。
五、結語
了解5G的優缺點后,我們就能更冷靜的看待這個行業的發展,比較容易避開“大坑”、找到相關的投資機會。
大力推進5G,對普通人來說機會在哪呢?
首先受益的是5G設備制造商。5G建設的初期階段,賣鏟子往往比淘金更賺錢。
其次,5G提供服務的行業。比如電信鐵塔行業。鐵塔是提高網絡密度的重要資產,5G建設需要大量的鐵塔資源,而且這些資源一直需要,變成電信企業運營成本的一部分,為鐵塔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現金流。
第三,是5G普及之后,各行各業對移動端技術的創新,不過現在還是一個起點,未來潛力巨大,不過目前還處于瞎猜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電信運營商受益非常有限。根據經驗,電信運營商需要在2-3年內產生大量資本支出,而這些資本支出并不能帶來更高的營收,因此電信運營商現金流在技術升級初期會明顯惡化,后期收益也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和以往升級不同的是,5G單個基站的覆蓋面太小,基建成本將大于4G,這個費用最終注定將由運營商和消費者買單,希望運營商不要像4G不要像當年3G那樣降速,強迫用戶轉入5G。
當然,5G未來在toB方面存在極大的想象空間,哪怕僅有一些領域的應用成為現實,也足以改變你我的生活。從這個角度來看,5G不僅不會讓大家失望,反而會給大家帶來驚喜。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623瀏覽量
183791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9瀏覽量
5735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5G RedCap網關是什么
5G RedCap是什么
熱門5G路由器參數對比,華為智選Brovi 5G CPE 5 VS SUNCOMM SDX75
RedCap和eRedCap如何為5G推廣應用注入新活力

5G網絡中,信令測試儀如何幫助提升用戶體驗?
5G網絡優化中,信令測試儀如何幫助故障排查?
智慧路燈是否支持 5G 微基站搭載?

CHA3218-99F低噪聲放大器適合5G通信嗎?
6G通信技術對比5G有哪些不同?
5G工業網關有什么功能特點

華為5g技術介紹 華為5g技術的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