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制裁華為升級后,網絡上關于聲援華為的聲音越來越大,最近一段時間,“關于華為前途的10條預測”在網絡上被瘋狂傳播,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轉發。關于華為未來的命運,這10條預測是這么說的:
這些預測的內容,大多數容易理解的,有幾千名網友熱議預測,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
但對于第八條“華為手機在【回收寶】保值榜上的保值指數還將繼續下降,由于GMS無法使用,華為在歐洲市場遭遇滑鐵盧,受全球供應鏈影響,華為在市場的流通效率會大大降低”,部分網友表示不太理解。
在評論中也有熱心的網友給出了解釋——
這個解釋獲得了高達80個點贊,看來對于這次美國制裁華為的升級,確實牽動了很多民眾的心。
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哪怕華為手機性能被迫下降,哪怕華為手機在回收寶保值榜上排最后一名,我還是會買華為手機!
華為目前已經不局限于一家企業了,它深深的和這個國家的命運融在了一起。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037瀏覽量
2551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跟著華為學硬件電路設計,華為全套硬件電路設計學習資料都在這里了!
是無數失敗的集合,華為作為遙遙領先的代表,今天就來推薦一下華為全套的電路設計資料。
資料主要包含了數字電路寄存器級電路整理介紹,模擬電路講座,華為硬件設計規范,華為柔性印制電路板(F
發表于 03-25 13:59
華為技術資料合集(硬件開發/C語言/PCB設計/天線通信)
本帖最后由 yuu_cool 于 2025-3-17 09:54 編輯
本資料內容介紹:包含
華為硬件工程師手冊_全(159頁), 華為C語言編程規范, 華為PCB設計規范, 華為
發表于 03-17 09:54
華為PCB的EMC設計指南【可下載】
轉載一篇華為《PCB的EMC設計指南》,合計94頁PDF,對PCB的EMC設計從布局、布線、背板的EMC設計、射頻PCB的EMC設計等方面做了系統的總結,供大家進行PCB的EMC設計參考。
獲取完整文檔可下載附件哦!!!!
發表于 02-26 15:52
華為支付-商戶基礎支付場景準備
一、場景介紹
例如用戶出行需要提前預定酒店房間,此時用戶可打開商戶開發的APP應用/元服務,選好預定房間后發起支付,商戶通過接入華為支付拉起華為支付收銀臺完成單個訂單支付。
支持商戶模型:直連商戶
發表于 02-13 14:51
華為支付接入規范
。
涉及支付方式說明(如涉及根據系統語言環境做國際化,也請對該支付方式說明一并做處理),請統一使用:華為支付(中文)、Huawei Pay(英文)。
華為支付提供了支付圖標設計規范,以此保證用戶在
發表于 01-23 09:27
華為支付-(可選)特定場景配置操作
授權操作。
涉及商戶:服務商
處理人:商戶在華為支付商戶平臺設置的超級管理員
場景四:設置支付賬戶留存金額
商戶交易款項會結算到卡,商戶可設置支付賬戶留存金額并充值留存一定的余額在支付賬戶,以此保證退款
發表于 01-21 10:30
Payment Kit(華為支付服務)概述
Payment Kit(華為支付服務)提供了方便、安全和快捷的支付方式,開發者在開發的商戶應用/元服務中接入華為支付服務便捷且快速。
商戶應用/元服務接入Payment Kit后,可在商戶的應用/元
發表于 01-20 16:17
支付寶與華為終端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移動支付進入“碰時代”
升級,進一步優化手機用戶使用支付寶“碰一下”功能的體驗。這一舉措無疑將加速移動支付的智能化進程,推動其邁入全新的“碰時代”。 與此同時,支付寶也表示將持續加大在原生鴻蒙生態上的投入。
華為終端可持續發展報告公布 使用清潔能源電量近28.7億度占總用電量比例超過50%。
在原生鴻蒙之夜暨華為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中《華為終端可持續發展報告(2023-2024)》正式公布。《華為終端可
同風起,耀星河!華為攜手伙伴一起創造無限可能
的視野,數據顯示,未來五年全屋智能市場銷售額將以46.9%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快速增長,市場規模正在以勢不可擋的形式突破發展。在空間智能化的浪潮下,華為全屋智能通過自身的迭代發展,驅動著空間交互技術的不斷
發表于 10-10 12:13
同風起,耀星河!華為攜手伙伴一起創造無限可能
的視野,數據顯示,未來五年全屋智能市場銷售額將以46.9%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快速增長,市場規模正在以勢不可擋的形式突破發展。在空間智能化的浪潮下,華為全屋智能通過自身的迭代發展,驅動著空間交互技術的不斷
發表于 09-30 17:56
華為HDC 2024看點 華為云盤古大模型5.0正式發布
、建筑設計、具身智能、媒體生產和應用、高鐵、鋼鐵、氣象等領域的豐富創新應用和落地實踐,持續深入行業解難題。 此外,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主任姚駿、華為云CTO張宇昕分別就盤古大模型5.0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