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東麗公司(Toray Industries, Inc.)宣布開發(fā)出一種波長轉換技術,使用熒光粉(phosphors)將X射線閃爍體(scintillator)的亮度提高約30%。利用該技術能更清晰地識別肺部疾病和其他疾病,同時減少X射線輻射劑量。東麗公司表示,會很快把這項技術投入商業(yè)化。
非晶硅平板探測器由閃爍體(scintillator)和感光體(photosensor)組成,其中閃爍體將X射線轉換成可見光,感光體將可見光轉換成數字圖像。
閃爍體具有幾百微米厚的熒光層,可以吸收X射線并發(fā)光。
熒光層由CsI(碘化銫) 或GOS(硫氧化釓)組成。與CsI不同,GOS不需要長時間的沉積過程,因此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廉。
在X射線條件下,GOS非常穩(wěn)定和耐用,但GOS不如CsI明亮,這是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
東麗公司通過改進并創(chuàng)新相關技術,得以提高了GOS閃爍體的亮度。這項工藝的核心在于獨特的復合技術,可以混合“第二種熒光層”(second phosphor)。
采用第二種熒光層技術之后,350-400納米之間的短波光能夠轉換成接近550納米的長波光,而光電傳感器對GOS發(fā)射光譜中350-400納米的短波光靈敏度較低,對550納米長波光則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采用新技術的閃爍體(左)和光波長轉換示意圖(右)
使用這種技術,熒光層“GOS-α”保留了GOS本身的優(yōu)勢(比如成本低、穩(wěn)定性強以及GOS的高耐久性),與此同時,比類似厚度的傳統(tǒng)熒光體提高了30%的亮度。
自2016年以來,東麗公司一直使用常規(guī)GOS技術批量生產醫(yī)療普放X射線閃爍體。該公司表示,希望通過新的“GOS-α”熒光層產品,進一步擴展X射線閃爍體業(yè)務。
此外,新技術還將與使用了東麗專利技術的像素閃爍體相結合,使圖像銳化。
責任編輯:gt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4文章
52665瀏覽量
764209 -
探測器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699瀏覽量
74152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VirtualLab:通用探測器
TDK成功研發(fā)出世界首臺自旋光電探測器

紅外探測器晶圓級、陶瓷級和金屬級三種封裝形式有什么區(qū)別?

VirtualLab Fusion應用:用于光波導系統(tǒng)的均勻性探測器
硅探測器的基本原理

用于光波導系統(tǒng)的均勻性探測器
雷達探測器與GPS的結合使用
雷達探測器的工作原理 雷達探測器與激光探測器區(qū)別
探測器選擇指導

被動紅外探測器接線方法
被動紅外探測器與主動紅外探測器的原理比較
VirtualLab:通用探測器
AFE1256用于數字X射線平板探測器的256通道模擬前端數據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