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電科技)
雖然可穿戴設備的概念早在移動互聯網起步時就已經誕生,但是受限于時代,僅僅出現了幾款極具科幻概念的可穿戴產品后,這個品類就陷入了沉靜期,就當我們以為可穿戴設備不過是科技史上一個微不足道的錯誤分支時,市場和廠商卻告訴我們事情并不是如此簡單。
IDC數據顯示,2019年Q3,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8450萬臺,同比暴漲94.6%,創下了可穿戴設備誕生以來的增長記錄。此外,IDC還預測,預計2023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將會增加到3.023億臺。有意思的是,恰好正是從2019年開始,手機廠商們也都開始紛紛加緊備戰可穿戴設備這一賽道,比如蘋果在2019年一年內發布了兩款無線耳機,小米在2019年11月推出了小米手表,OPPO也早2019年末就頻頻預熱自家的Watch產品。
得益于智能手機在便攜性、聯動性等方面的優勢,曾打算孤立發展但嚴重受阻的可穿戴設備,或許將會迎來一個不一樣的春天。雖然從大的范圍考慮,智能手機與可穿戴設備完全屬于兩類科技產品,但是就像兩塊磁鐵一樣,智能手機與可穿戴設備在某些方面有著十分巧妙的和諧共振,也就決定了這兩個不同類型的產品有著強烈吸引的趨勢。
首先,智能手機廠商之所以“不務正業”進軍可穿戴設備領域,主要是時勢使然。IDC數據顯示,2019年Q4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688億部,同比下滑1.1%。這已經是智能手機行業連續第十一個季度出貨量下滑。由此,智能手機廠商會有兩個方面的想法,一是,手機行業已經逐漸萎縮,必須找到一條新的賽道。二是目前智能手機依然是大眾計算平臺。
這兩方面綜合考慮,也就引導出了,以智能手機為流量池,研發可穿戴配件,以刺激營收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蘋果確實是這么做的,根據蘋果財報顯示,其可穿戴業務是公司增長最快的板塊,2019財年,蘋果可穿戴業務同比增長了40.8%,達到了245億美元——如果沒有iPhone在下面托底,只支持連接iPhone的Apple Watch一定不會有出色表現。 其次,智能手機雖然在功能和形態上一直進化,但是始終有一些場景沒有覆蓋到。當然了,如果這些場景通過手機的巧妙設計可以覆蓋,比如通過增加一個攝像頭以支持廣角拍攝,那么消費者或許也可以接受。
然而,一些跨場景、跨空間的需求,卻是單一的手機永遠不能覆蓋的,比如實時監測心率、統計睡眠數據、檢測運動狀態等等。消費者的這些碎片化需求,也就導致了必然會有碎片化的設備誕生。
此外,雖然碎片化的設備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可穿戴的另一大要求就是便攜,畢竟誰也不想隨身攜帶幾個手機尺寸的可穿戴設備每天跑來跑去。然而,這又給可穿戴設備提出了一個很大的挑戰——小尺寸限制了設備的計算量和網絡連接。 比如,Google Glass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計算量與網絡的需求太大導致續航衰減。
從這個角度來看,擁有更大電池、更出色網絡表現的智能手機顯然可以解決可穿戴設備體積與性能之間的矛盾。換句話說,可穿戴設備沒有必要強塞進去大電池、高功耗的芯片,只需要做好本職工作,將高負荷的數據以及網絡交給手機即可。
綜合這三方面的因素,相信大家就能發現,智能手機與可穿戴設備現在早已不是兩個孤立的個體,相反,在市場、功能等因素的影響下,這兩個產品進而結合,實現了1+1>2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這也對可穿戴設備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責任編輯:fqj)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623瀏覽量
183798 -
可穿戴設備
+關注
關注
55文章
3846瀏覽量
1686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FCO-3K 32.768kHz 振蕩器|低功耗 | 適用于 RTC、IoT、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
FCO-6K 32.768kHz 低功耗 SMD 振蕩器 | RTC、可穿戴設備、醫療監測應用
固態鋰微型電池助力可穿戴設備電源方案突破

是德DSOX4024A示波器可穿戴設備信號測試
TRIZ理論解鎖可穿戴設備新體驗!

Meta拓展可穿戴設備領域,計劃推出Oakley智能眼鏡
2025年可穿戴設備市場預測樂觀
OLED技術:從顯示照明到光醫療與可穿戴設備的多元化應用探索


可穿戴設備論壇順利召開!看可穿戴設備如何撬動萬億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