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MHz晶體振蕩電路
本電路由晶體振蕩器、緩沖放大器、選頻放大器等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把晶體振蕩器輸出的弱信號,通過放大電路,再經選頻放大后,輸出70MHz的基頻頻率信號。
電路如圖3-5所示,它是一申聯型晶體振蕩電路。圖3-5中R1R2、R3.R4是三極管VT1的偏置電阻;C1.C2為旁路電容,使振蕩管VT1的基極處于交流零電位;電感L2和電阻R5均為抑制寄生振蕩元件。電感LI是回路電感,電容C3、C4C5,C6構成回路電容,C3、C4組成一個電容分壓電路,將振蕩電壓的一-部分通過晶體SJT反饋到三極管VT1的發射極,在晶體SJT的串聯諧振頻率左右,晶體所呈現的阻抗很小,反饋很強,電路可以滿足起振條件。
調節電容C5,電路可以在一個很小的頻率范圍內振蕩,振蕩頻率由整個反饋環的相位平衡條件決定,而不是單單取決于晶體SJT的串聯諧振頻率。但由于晶體SJT的等效Q值很高,在稍微偏離晶體SJT串聯諧振頻率時,相移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晶體SJT對諧振頻率的數值起主要作用。本晶體SJT振蕩器采用小公差晶體,頻率穩定度較高。
三極管VT2為緩沖放大器,主要用以穩定晶體振蕩器和放大振蕩信號;R8為三極管VT2的負載電阻;R9為VT2的發射極反饋電阻,用以穩定直流工作點。振蕩的信號經耦合電容C8送至選頻放大器VT3的基極,由VT3的集電極將放大的信號送入由電感L3、電容C11.C12組成的諧振選頻回路,調整電容C11使回路諧振在基頻頻率上,此振蕩電壓應大于3V,基頻信號經耦合電容C13輸出70MHz的信號頻率。R10、R11、R12為VT3的偏置電阻;C10為交流旁路電容;R13為VT3的發射極反饋電阻,用以穩定直流工作點。
元器件選擇
三極管VTl:3DG5F,β≥100;VT2、VT3;G711D或3DG5F,β==60~80;石英晶體SJT:JA-72A-70MHz;色碼電感L4、L5:LX-3A-5.6μH。其它元件參數值如圖3-5標注。只要元器件選擇無誤,焊接正確,電路安裝后只稍調節電容C5、C7和C11使信號頻率準確在70MHz.上即可。若信號衰減較大,可不接電容C9.為防止高頻信號分流到電源中去,本電路采用了高頻扼流回路,即電感L4,L5、電容C13~C15。反過來,也抑制了電源中的諧波竄入高頻電路中去,這樣就可以進--步降低噪聲。
70MHz并聯晶體振蕩器電路
圖3-6為70MHz并聯型晶體振蕩電路。振蕩器主要是由三極管VTI、晶體SJT及電容C1,C5等元件組成。
工作原理
晶體SJT在電路中等效為一個電感元件使用,從而構成一個電容三端振蕩電路。回路中的總電容C=(C1●C5/C1+C5)+Cm,式中Cm是與三極管VT1并聯的雜散電容,包括VT1的結電容及分布電容。而電路中的電感L就是晶體SJT等效電感,于是振蕩頻率為f=1/2πVLC。電容C在一定范圍內變化時,則頻率可在一定的范圍內變化。晶體SJT的標稱頻率是指在電路中配接一定的電容得到的。圖3~6的電路可獲得70MHz的頻率,由耦合電容C4送入三極管VT2進行信號放大,經電容C8耦合輸出。
其中,電阻R1,R2和電阻R5、R6、R7是三極管VT1和VT2的直流偏置元件。L2是高頻扼流線圈,給振蕩管VT1的集電極電流提供-一個直流通路。C2為隔直電容。C3、C7是交流旁路電容,使VT1的發射極處于交流零電位,但直流電位不為零。電感L1、電容C6、電阻R3為改善電源濾波電路,其作用是減少紋波電壓以振高直流分量。略調電容C4.C8,可以改變耦合信號的大小。
元器件選擇
電容C1為20p,C2為100p,C3.C7為820p,C4為56p,C5,C8為47p,C6為47p/50V.電感L1為22μH(色碼電感),L2為0.3μH。電阻R1為1.6kQ,R2為1kQ,R3為750,R4為1800,1W,R5為1.3kn,R6為3kI,R7為3600,R8為4700,R9~R12為3000、2W。三極管VT1、VT2選3DG82B,65≤≤115。晶體SJT用JA9B型-70MHz。繼電器KM為JUC-1M。
-
振蕩電路
+關注
關注
18文章
510瀏覽量
99840 -
晶體振蕩電路
+關注
關注
0文章
29瀏覽量
63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晶體振蕩器如何失效?
實用電子電路設計(全6本)—— 振蕩電路的設計與應用
27MHz HCSL晶體振蕩器選型與PHY對接設計指南
振蕩電路的設計與應用 [日 稻葉保]
采用PLL技術的可編程晶體振蕩器SG-8002CA
3ms之內起振!Epson低功耗晶體振蕩器助力FA相機的時鐘振蕩電路設計
石英晶體振蕩器的振幅條件及其在電路設計中的應用
壓控晶體振蕩器和石英晶體振蕩器的區別
振蕩電路評估方法(2)為評估振蕩電路而進行的工作(振蕩裕度與激勵功率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