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產業觀瀾)
眾所周知,芯片是信息時代的糧食,其中存儲器芯片應用領域十分廣泛。而從中國海關數據來看,2018年我國進口芯片金額達到3120.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6萬億元)。其中存儲芯片進口金額達到1230.7億美元,占集成電路進口總額的38%,國產存儲芯片供給嚴重不足。面對巨大的國產替代市場,國內產業在相關市場方面隨著國內政策及產業基金的不斷扶持,目前國內龍頭企業已經實現了部分重大的技術突破,與國際一流產品的代差在逐漸縮小。
作為中國存儲芯片的領頭羊,長江存儲在2018年已經實現了32層3D NAND的小批量生產,2019年基于自主研發Xtacking架構的64層3D NAND存儲器實現批量化生產,預計2020年底產能提升至月產6萬片晶圓的水平。這是中國首次實現64層3D NAND閃存芯片的量產,將中國與全球一線存儲廠商間的技術差距縮減至兩代。預計到2020年,長江存儲將直接跳躍到128層3D NAND的目標,步入世界一流廠商水平。
合肥長鑫是是大陸唯一擁有完整技術、工藝和生產運營團隊的DRAM公司,其DRAM產品19nm級第一代8Gb DDR4預計年底開始投產,滿產后可以達到每月36萬片產能,未來將國產替代的步伐。目前,在存儲領域國內企業已在奮力追趕,形成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紫光存儲三大陣營,分別專注于NAND Flash、DRAM和利基型DRAM。
不止在存儲芯片領域,隨著人工智能發展勢頭迅猛,目前AI芯片市場的規模也有逐步做大的趨勢。有分析認為,到2020年AI芯片市場約占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12.18%。而國際權威基金評級機構Morningstar則預測,2021年全球AI芯片市場規模有可能超過200億美元。作為芯片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國內外企業已經開始逐步布局這一未來藍海以求在日后的競爭中求得一席之地。
近年來,英特爾、微軟、谷歌等國外科技公司都在積極布局人工智能芯片,國內大批企業也都投入巨資研發人工智能芯片。由于國內布局得早,國外在芯片生態上并未形成壟斷,催生了大量的人工智能創業企業,如地平線、深鑒科技、寒武紀、云知聲、云天勵飛等。
同時,國內人工智能芯片已經有部分成熟的商業貨架產品和應用,廣泛分布在金融證券、商品推薦、安防、消費機器人、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等眾多領域,例如,寒武紀通過和華為、曙光等公司合作,將人工智能芯片應用于華為智能手機和曙光的服務器上。而隨著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等國內互聯網巨頭的入駐國內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未來的發展前景必定會迎來一個高潮。
(責任編輯:fqj)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81瀏覽量
440620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649瀏覽量
1673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半導體存儲芯片核心解析
貞光科技代理紫光國芯存儲芯片(DRAM),讓國產替代更簡單

2025存儲國產化進程加速:存儲芯片主要廠商介紹

DeepSeek與存儲芯片為AI眼鏡注入新動能
貞光科技代理品牌—紫光國芯:國產存儲芯片的創新與突破

劃片機在存儲芯片切割中的應用優勢

長江存儲否認“借殼上市”傳聞
突破1億顆!國產存儲芯片大廠江波龍自研SLC NAND Flash出貨量創新高

存儲芯片的基礎知識

一文帶你了解什么是SD NAND存儲芯片
UV三防漆:存儲芯片的隱形盔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