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制造業持續陷入低迷狀態,汽車和工業行業也隨之萎靡不振,由此帶來整個產業鏈上游行業的持續萎縮,半導體行業就是其中受波及較大的一個。根據高盛集團數據,汽車和工業行業所購買模擬半導體的貿易額規模分別占該行業總營收的12%和30%。如此大的依存度,使得半導體受汽車市場影響較大。
根據美國美光科技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6月至8月,美光營業利潤環比下滑40%。兼之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尚不明朗,出于謹慎盈利,該公司表示,2019財年(截至2020年8月底),美光投資在半導體主要生產工序的資金將減少30%。此外,據分析師預測,韓國的SK海力士、由東芝存儲改組的Kioxia第三季度也將出現環比下降,甚至虧損的狀況。
根據三星10月8日發布財報顯示,第三季度,三星營業利潤僅為7.7萬億韓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6%,但環比增長17%。根據該公司的看法,這意味著,此前急速惡化的業績有了觸底反彈的跡象。甚至半導體行業也將開始接近觸底反彈期。據市場人士觀察,半導體存儲器價格正在止跌企穩,似乎也給三星的觀點予以支持。
在此觀點的支撐下,區別于其他友商由于全球經濟形勢比較緊張兼之市場低迷而理智地減少投資,三星似乎想要再賭一把,重現2016年的投資輝煌。當時,三星在半導體接近觸底期,抓住黃金時機,精準加大投資,使得三星在NAND和DRAM兩大主要存儲器產品方面成功占據了高達40%的市場份額,并維持了近2年的銷售輝煌期。
有了賭贏的經驗,三星打算在這個黃金期前夜進一步縮減成本、擴大自身優勢。據悉,三星似乎欲借助同業競爭者都紛紛收緊投資之際,掌握與設備廠商進行價格與交貨期談判的優勢地位,以減少成本,擴大三星的單品利潤率。故而,在市場行情大概率觸底的情況下,三星果斷投資,以在下一個黃金期掌握優勢,擴大利潤。
目前,三星就十分看好中國的半導體市場潛力。目前,優惠政策與研發投入持續加大雙管齊下,使得中國半導體產業進入蓬勃發展期。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9月14日發布的報告,在全球半導體行業普遍低迷的情況下,第二季度,中國半導體出貨額仍高達33.6億美元,環比增長43%,位居第一。
據相關報道,三星將以數千億日元的資金規模為其在中國西安的現有工廠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用于興建可用于智能手機等方面的最尖端NAND型閃存生產線。據悉,新生產線最早將于2020年春季投產,主要向華為、小米等中國智能手機供貨。
那么,三星入局中國的半導體市場對中國有什么影響呢?一方面,對于小米、OP等半導體采購商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此前,三星一直將半導體生產的前端工藝放在韓國,而后端工藝則在中國進行。這中間多出來的運輸成本,進出口成本也會隨著在中國新生產線的投產而降低,中國采購商收到的報價也將會更加低。
而對于三星的同業競爭者來說,競爭壓力將有所增加,但是壓力轉化爆發出的動力或許會讓他們更上一層樓。而且,據外媒9月29日報道,近6年間,三星累計投資中國的高科技產業資金規模高達228億美元(折合約1624億人民幣)。三星對中國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投資的加大,總體上將會對中國的高端技術產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此外,三星對中國的投資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自救的賭博行為。三星改變其原有的半導體生產模式,在中國加大投資新建生產線,或許也可以抵消部分日本貿易限制帶來的負面影響。避免未來三星賭贏了,進入下一個銷售黃金期后,其出貨量受到日本限制而擴張計劃擱淺。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86瀏覽量
237493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88瀏覽量
182341 -
產業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55瀏覽量
263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